“崇宁重宝”背阴、阳巨星母钱

时间:2022-10-19 10:53:55

崇宁重宝为宋徽宗年间(1102~1106年)所铸,面文隶书,有铜、铁两种当十大钱,小钱多为私铸,当十大钱,版式繁多,存世较丰,其铸工质量,远比“崇宁通宝”逊色。但在笔者的藏品中,有―枚“重宝”大钱,胜过“通宝”样币。如果将此钱置于千枚“重宝”大钱之中,也能显出母钱风范(如图)。此钱特别之处有三:

一、广穿细郭,钱文深峻挺拔。钱为广穿细郭,面文大字。“崇宁”二字为1.1 x 1.1厘米,“重宝”二字为0.9 x 1.1厘米。“崇”字山头中竖穿达盖头,“示”字开足,中竖与穿郭相连;“宝”为大方贝,贝字四角为直角,下两点分开,竖折成直角。整个钱文,轮廓深峻,笔文细而挺拔。特别是连接处纤细而有力,笔锋间无流铜痕迹。直观感觉,清晰纤细,精整秀美。字口底部呈梯状,钱体有似经研磨加工之感,内郭、文字、地章光洁细润,铸工精细,工艺有胜过机铸之钱。经测,直径3.37厘米,穿径o.95厘米,厚0.3厘米,重12.5克。

二、铜质精良,钱体厚重而精美。该钱铜质特别精良,面、背轮郭规整。外郭内上缘直径略大于地章直径,面略大于背穿,穿孔内四壁修饰整洁,绝无铸钱痕迹,而且有明显的拔模斜度。面穿郭宽厚,略显四决。此钱整体好像涂了一层胶质保护层,擦拭后光泽发亮。钱体无坚硬的板结锈层,为传世黑漆古色,锈色熟旧,层次分明,属开门见山的铸母无疑。

三、钱背阴、阳巨星,可谓脱谱之物。此钱特别怪异的是背有阴、阳两颗巨星。阳星位于背上方,星体外缘平滑,星巨而不甚突显;阴星位于背左上方,外缘如碗状,深凹而圆润。笔者以为,此母钱也许就因其阴、阳巨星特殊,使其无子下传,成了绝代寡母。为此,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据《古泉辞典》中所载的一枚“崇宁重宝”背上星者,虽直径大小基本相符,但穿郭细部不属同版背星之品。又据《中州钱币》1995年12月第5期所刊之崇宁重宝母钱,与此钱相比,这枚阴、阳巨星母钱,比其略厚0.04厘米,略重1.5克,此钱比刊载之母更为精美。

综上所述,此钱属异版之母。

(责编:丁丑)

喜得古泉珍品隶书“淳化元宝”

陈展翔 谭正明

近日,闻听湘中某县于施工中意外地发掘出一批宋代窖藏古泉,约5千多斤,其坑口锈色均不错。遂有湘中泉友致电是否有意向该批古泉,余和本地另一障姓泉友闻听后自是喜不自胜,当口即将该泉品弄回了长沙。

翌日,我二人便开始了紧张地清理工作。近中午时分,一枚北宋太宗时期铸就的“淳化元宝”小平钱同时引起了我俩的注意,只见该枚“淳化元宝”钱,自锈结成块状的泉品中分离出来以后,而背通体红斑裹身,缘上有些许绿锈粘结,而地章上的朱砂小颗粒自是成了点缀。仔细观察,确是一枚泉币界中久负盛名的隶书“淳化元宝”,即俗称的缩水淳化。欣喜之余,乃找出华光普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钱目录》上卷查阅,只见余手中这枚泉品较之书中之拓图特别接近,该钱画文较深,而背则浅。书中标价只是体现了当时之行隋,是泉价值暂且不说,余到过许多地方,也去了不少泉市,像手中这玫品相锈色包浆如此完美者确是首次见到。余以为,缩水淳化为何这般少见呢?该泉在当时应是一种试铸钱,铸额不大,流用极少。

美泉在手,不敢独享其乐,乃借贵刊一隅,与普天下之众泉友赏之,以此为乐,仅此而已。

(责编:丁丑)

上一篇:市场篇 艺术品市场上永远的宠儿 下一篇:妙趣天成的玛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