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研究

时间:2022-10-19 10:10:36

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研究

摘 要: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收到实效,成为我们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论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学科设置和生源等方面的自身特点,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特点概述

1.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教育的定位。而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大多采用2年或者3年学制,并且注重学生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因此,高职生大多在校时间在一年半到两年之间。为此,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之间发生争夺学时的情况成为必然。

2.高职学生偏向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成绩不高,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生总体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和生活、学习习惯不好。他们不喜欢常规的学习方式,而是比较喜欢动态的学习方式,大多善于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不擅长逻辑思维。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是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思想道德的基本内容、理论和原则;帮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掌握相关法律基础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教给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生活问题、人生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立场、主要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爱自律、互爱互助、关爱包容、博爱报国”的“四爱”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关爱社会、报效国家的品德素质,解决好成才先成人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能力,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三、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

1.教材针对性不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国家统编教材,具有权威性。优点是理论阐述透彻,逻辑严谨,但是内容过于全面而且传统,课程体系设置仍然延续的是传统思路。此教材适合一般本科院校,并且课程讲授所需课时数明显多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份额。那么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和自身特点,此教材的理论叙述过多,事例有限,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并且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而教材的不合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教学时数偏少。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在校时间少,学校和学生更侧重于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课时数在80-100之间,其中还包括实践课时,理论讲授课时一般在64个课时。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要让学生把理论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并从实践中理解相关理论,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能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调查和动手能力。思想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实实践环节,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形式进行实践活动。但实际上实践性教学却难以落实。

四、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建议

1.教学内容的适应性选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到教学时间、教学条件限制,不可能呈现教材全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坚持“保留各章、精选其中、补充热点”的原则,必须凸显精讲、精读,既成体系,又有重点,使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达到和谐统一。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所选案例必须是当前热点问题,贴近国情、市情,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老用过去的例子,最好用最新的例子来论证理论,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的基础上达到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3.教学主体的转变。要从教师为主体思考问题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思考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根据学生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图文并茂,音像兼备,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也更加贴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特点。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现实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具现实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去验证书本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让社会走进校园,使大学生在校园内了解和接触社会,同样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有效形式,如讲座、演习等活动形式。

参考文献

[1]柳礼泉 邓演平 “两课”教育学实效性析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6期。

[2]潘晨光 娄伟 发展与挑战――来自社科院的报告.中国职业教育,2007年。

[3]李建效 试析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职教论坛,2011年,20期。

上一篇:“系列化电影”海报设计的品牌化思维 下一篇: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追风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