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3年中专学校新生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19 10:02:21

建水县3年中专学校新生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本地近3年来中专学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并对感染的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及对急性感染者进行有效干预。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2008年、2009年、及2010年三年的入学新生共4513例中专生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其中2008年1538例,2009年1483例,2010年1492例,并对检测模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2010年中: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分别为584/1538例、608/1483例、716/1492,乙肝阳性分别为181/1538例、139/1483例、116/1492例,其中大三阳分别为108/181例、84/139例、70/116例,小三阳分别为52/181例、38/139例、32/116例,单项乙肝病毒携带者分别为:12/181例、12/139例、14/116例。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3年新生乙肝病毒感染者及携带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逐年上升,学校应对阴性的学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HBV携带者管理、对急性感染的学生应进行干预。

【关键词】 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感染率

【中国分类号】 R446.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478-01

对建水县三所中等专业学校近三年来4513例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了乙肝两对半指标检测。分析2008年至2010年三届新生的感染情况,旨在了解入学前中专生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资料 对建水县三所中等专业学校2008-2010年新生4513例进行健康体检,其中,男3219例,女1294例,年龄16-24岁,平均17岁。

2.方法 抽取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等5项指标。两对半试剂采用上海科华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3.结果 见表

2008至2010年4513例学生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测定结果,见表1。

2008-2010年3年中HBV感染男女生性别间的比较 表2

注:两组比较P>0.05

4 讨 论

乙肝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曾感染乙肝,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检查乙肝两对半是了解健康人群的感染情况,接种乙肝疫苗情况及未产生抗体者及时的补种的重要依据,能更好控制感染及降低感染率。从本次检测情况看,本地区中专学生乙肝感染率2008年为12.43%,2009年为9.36%,2010年为8.12%,感染类型以大三阳为主分别占7.67%、5.66%、4.69%,小三阳次之分别为2.73%、2.56%、2.55%,说明这些学生近10%左右的学生(三年均值为9.97%),均存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状况,据本文统计显示感染状况在逐年下降。另外,本次统计结果也表明,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也在逐年上升,这与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国家计划免疫有密切关系。从本次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男女同学乙肝的感染情况无差异。而感染率较高的原因是否与这些中专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初中毕业生,防护意识缺乏有关。本实验HBsAb单项阳性率分别为25.48%、31.96%、34.72%,说明本地区中专学生乙肝预防保健工作还欠缺,必须加强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国家已把接种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项目之中,只要经过3次疫苗接种后就可产生保护性HBsAb抗体,并且阳性率可达90% -96%。对未感染HBV的易感学生(本文2008年为50.26 % 、2009年为49.63%、2010年为44.23%,三年平均48.04% )和HBsAb水平较低的学生,应组织及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或复种,防止感染。同时在学校内加强卫生宣教,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降低中专学生HBV的感染率。而对已感染的学生,学校领导和校医应引起重视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同时进行药物治疗,控制好传染源,防止HBV在学校传播。

上一篇:电针足三里穴在治疗麻痹性肠梗阻中的应用 下一篇:云南省富宁县、广南县新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