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70例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9 09:42:32

天等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70例的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是一项改善民生、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的开展优生优育,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天等县于今年启动对全县待孕夫妇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方法:对2012年元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站进行检查的870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其中男390人,女480人,共检出异常者43人,异常检出率4.9%。对检出的结果由评估小组进行医学评估分析,异常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并积极做好技术服务,科学普及优生优育知识。

【关键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05-01

结论 该项分析工作为全县的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起了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并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避免不良妊娠结局,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深受广大育龄夫妇群众的欢迎。

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免费为所有计划怀孕夫妇提供的各项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为实行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站自2012年元月―2012年6月共检87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自2012年元月―6月来我站免费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所有检查者的检查资料。

1.2 检查方法,凡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对象须持有所在地计生办出具的天等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卡。检查完后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发现医学上不宜妊娠的高风险人群,建议暂缓怀孕。或不宜生育的,建议采取医学治疗措施,并尊重受检者的意愿。

1.3 检查内容,对前来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按照服务卡的提示均要求早上空腹来,并详细登记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家庭档案,严格遵遵循知情自愿原则,通过向计划怀孕夫妇详细介绍孕前服务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在充分知情基础上,征得夫妇双方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而后免费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包括健康教育、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优生咨询指导以及早孕/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一系列优生健康服务。所有检查对象均录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2 结果

半年来我站共检870例,其中男390例、女480例,检出异常43人,异常检出率4.9%。见表1

3 讨论

3.1 近年来,我国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是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和残疾仍大量存在,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依然居高不下,在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的同时,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并没有随之同步下降,并已成为导致婴儿死亡和残疾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大量研究表明,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是生物、环境、心理、行为等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危险因素在孕前就影响着夫妇的身心状况,而不是在妇女怀孕时才开始作用。现行的产前保健模式错过了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最重要、同时也是对致畸因子最敏感的胚胎期(受精后的15―56天)[1]。丧失了从病因学上预防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最佳机会。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孕前就由专业技术人员对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免费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旨在通过服务提高计划妊娠比例;提高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孕前风险防范意识;改善计划怀孕夫妇健康状况,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评估小组对双方的健康状况、家族史、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及早识别夫妇自身和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可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这些风险因素的医学建议和干预措施。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咨询和健康指导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最终目的。

3.2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控制了传染病的再传播,特别乙型肝炎,进行孕前检查的870例夫妇中,查出乙肝患者1例,均已住院进行治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27例占总孕检人数的3.1%,对HBsAg阳性者根据不同结果采取不同处理措施。有生殖道感染的6例均已接受治疗,3例性传播疾病中有1例梅毒、2例淋病,建议治愈后再怀孕。

3.3 孕前健康检查可以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提高健康水平,检出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均及时进行治疗,并指导生育时机,减少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死产、子代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智力下降等。能够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评估小组对以上这些孕前高风险人群进行集中化管理系统。提供特殊的优生指导、转诊咨询和风险预警服务,建立危险因素分析、风险预警建模、干预效果评价、干预策略制订等智能化、个性化的高风险人群管理、预警体系并对预防出生缺陷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沈铿 《 妇产科学》p116页。人民卫生出版社.

上一篇: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探究 下一篇: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特点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