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出海”动因及反思

时间:2022-10-19 09:32:15

截至目前,已经有不少品牌房企开始布局海外房产市场。

2012年以来,已有10余家大型房企在海外有房地产项目或确定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已达上百亿美元。

中国房企“出海”不仅仅是战略布局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想利用国内房企在销售渠道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高端职业客群到海外置业投资,从而房企在这个细分市场上获得收益。具体来讲,中国房企“出海”的原因如下。

第一,部分大型房企的全国化布局基本完成,从战略布局角度需要国际化。

第二,从投资项目来看,多为旅游地产项目,而锁定的客户多为国内客户,企业也可借此整合产业链,吸引国内客户投资。

第三,当前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环境相对宽松,部分内地房企通过在香港或境外上市,建立境外业务发展融资平台,开展海外房产投资业务,借机布局国际房地产市场。

第四,国内限购、限贷、房产税等房地产调控政策频繁出台,投资客投资海外可以规避国内投资风险,从而导致部分龙头开发企业也转投海外市场。

第五,大部分海外的土地和房产都拥有永久产权,且生活、教育环境相对于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对投资者和开发商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这两年人民币士气大涨、持续升值,进一步坚定了中国投资者海外置业的信心。

从当前中国房企相继赴海外拓展业务的现状来看,虽然当前布局海外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潜在的市场风险,但目前有拓展计划的都是国内龙头房企,规模并不大,更多的只是测试市场反应,且大多数都采取与当地的发展商合作发展模式,风险并不是太高。但是,要进行规模化扩张势必会存在种种问题。

第一,海外的开发模式和中国不同,国内房企需要因地制宜进行突破。中国房企基本为香港模式,各个环节只靠自己;而国(境)外大量使用金融机构,分几个层面来融资,中国开发商可能不适应。第二,布局海外市场需要充裕的现金流或融资渠道进行支撑,否则难以抗拒国际市场风险。第三,政治壁垒与障碍或许会成为中国房企布局海(境)外的最大阻力之一。第四,当地房地产市场购买力有限,不一定像国内那样具有买房投资的市场氛围。即使依靠“绿卡”将国内资产进行转移的购房者也会存在一定市场风险,投资客投资海外不一定就非常可靠。

其实,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的市场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会有至少10~20年的发展机会。从机会成本及投资回报率的角度考虑,在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影响下,尽管楼市会一直经受调控的影响,但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比国外具有投资价值。

上一篇:“一城一墅”评选受设计界关注 2013“金堂奖”... 下一篇:商业地产的未来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