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数学小游戏 搭建活力大课堂

时间:2022-10-19 08:05:54

用好数学小游戏 搭建活力大课堂

【关键词】数学游戏;活力课堂;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1-0068-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将数学小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能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搭建出一个宽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

1.课伊始而趣即生。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恰当的游戏可以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这样一组数列:1、2、3、1、2、3、1、2、3……让学生做数字接龙游戏:请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说第几个数,学生来猜它是几。学生的热情被激发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学生的回答多数是猜想的,往往有差错。然后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说第几个数,由教师来猜它是几。当教师一一答对时,学生感到奇怪,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教师是怎样做到的。教师把数学知识巧妙地包装在游戏中,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开心地学习,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难点不再难。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中,以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呈现教学难点,必定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使教学过程顺畅有效,同时课堂上妙趣横生,师生情感融为一体。例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可设计“对号入座”的游戏,利用全班学生的学号来引导学生判断质数和合数。先让全体学生起立,教师说:“认为你的学号数字是质数的同学请举手,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报号入座。”教师一一板书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报合数,最后还有一位学生站着,教师故作不解地问:“你怎么没坐下?”“我是1号!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不等于0的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哪几类?”“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会了相关概念,并弄清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数学教学中突破难点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关键是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有效地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独立思考,并从中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3.让作业不再是负担。

在数学课堂中,巩固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巩固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很多有趣的练习游戏,如:“数学扑克算24点”“猜谜语”“对口令”“开火车”“夺红旗”“找朋友”“摘苹果”“小动物找家”“小猫钓鱼”“小小邮递员”等,把枯燥乏味的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学生乐于参与,开心练习。

总之,把数学小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此,教师要用好数学小游戏,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演绎出无限的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高林中心小学)

上一篇:巧用Mind―map助力英语复习课 下一篇:多种策略让学生真正爱上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