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一元:后现代经济的核心命题

时间:2022-10-19 07:51:37

心物一元:后现代经济的核心命题

后现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在颠覆很多现代社会中已经固化的观念。相对于现代社会的一切皆需结构,而后现代社会的主题词则是:解构。

“老福特让造汽车的普通工人都能开上T型车”,量化生产极大地推进了物质文明的建设,资本主义短短百年间的积累超过了人类文明历史上的总和。现代社会的标志无不和巨型有关:高楼大厦、巨大车间、开阔广场、笨重机械等等。人们借助有效率的量化生产,能够操控起历史上从未能操控的罕见规模力量,为自己谋求财富。然而,吊诡的是,物质虽然越来越丰富,但似乎人们,却越来越不快乐。

这就是后现代大类下诸学派一直在探讨研究的问题。很多人对后现代这个“后”字有个误解,以为现代之后就是后现代了(于是就有人经常用诸如后奥运经济、后布什时代),但其实,后现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在颠覆很多现代社会中已经固化的观念。相对于现代社会的一切皆需结构,而后现代社会的主题词则是:解构。

今天这个世界已经日益复杂,传统的一套认知模式及范式越来越疲于应付眼下的格局。后现代这三个字大有“离经叛道”之意,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后,现实生活不断地证明着这些“离经叛道”其实就是当下现实中的“经”和“道”。

《后现代经济》是一本以信息化为切入点,扬弃现代经济学,反思工业化的一本学理性著作。凡七章,分别从价值、交换、货币、组织、资本、制度和福利这七个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维度展开。价值这一章,可谓总领全书。现代经济学所探讨的价值更多的是和财富有关。一方面,人们如饥似渴地追求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人们在如饥似渴地追逐时发现,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精神的愉悦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必然关系。“后现代性的价值分析,特别强调色随心变。后现代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心物一元心物一元这里的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扩大点说就是与心理有关的情感、个性化、信息等不确定的东西。在物质财富中,加入心的成分,成为后现代的要求。”比如,互联网有两大规律可以探寻。首先,帮助人们节省时间(或者金钱等资源),网络购物也好、搜索引擎也好都带有这种性质。其次,帮助人们消费时间(俗称kill time,或者金钱等资源),比如网络游戏或带有游戏性质的虚拟社区。前者,符合现代经济学的框架,因为机会成本是可以测算的,被赞誉为“促进效率的创新”。但后者,却被称为无聊经济,被很多自诩理性的人嗤之以鼻,并认为毫无“意义”。比如花些许银子,在QQ上购买金钻、黄钻或者网游里练成500级江湖高手。

但如果我们细细究来,就会发现,其实这两类规律在最本质的地方是极其相似的:体验良好。搜索引擎可以免去为求一信息上下奔走之苦,网游里炼成高手可以享受横扫江湖带来的酷感,二者如出一辙,都是人们“心”中的感受。而人们其实各心不一的事实造成了互联网服务必须体现一定的个性化。这就对本文开头的“量化生产”发出挑战。

量化生产的结果必然是同质性产品的诞生(比如T型车),而信息产品由于直指人心,则会产生异质性产品。搜索引擎看似是一个同质性产品(页面大家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但由于用户不同,它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就五花八门,最终形成的结果页面更是千人千样。作为异质性的产品,它也是一种产品,该如何交换?又该使用什么媒介进行交换?信息方是开启这扇通往后现代解构之门的钥匙。现代工业就是从委托人中分化出人,并不断使这一中间环节膨胀。一方面,人由于专司其职而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和效率,但另外一方面,人极有可能为了自己的私利去坑害委托人。书中亦然给出了解决之道:“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人行为的透明化,最终实现人向委托人的复归。具体说来,应在传统货币市场外发展两种独立的虚拟经济,一为金融虚拟经济,它的核心不再是货币,而是以异质信息为中心的信贷服务,但权力必须交给委托人;一是信息虚拟经济,它不再以传统货币为中介,而发展出交换中介与具体服务合一的信息工具”。

在讨论完相对宏观的社会交换问题后,该书仍然以有机论式的比喻,切入组织、资本和制度这些相对微观的商业层面。在组织上,主张摒弃蜘蛛式的科层官僚体系而奉行扁平化的决策权分散的海星型体系。书中认为蜘蛛型组织都是非生命体组织,是压抑人性的,它或许能做大做强,但由于不能做活故而也只是一时之强大。只有尊重人性的海星式生命体组织,才能达到广大企业的终极目标:做活。

总体说来,这本书是一本思考之作,虽然也涉及微观的商业部分,但着力点依然是在理念这个范畴上。这并不是一本操作性的书,作者也无意如此。更多的是,让读者明白,我们面临的世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的理念,究竟该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要说稍有不足的话,那就是此书读来并不易。后现代主义学派在中国其实被推广得并不够,大量引用的学者名和概念,对没有涉及过后现代著作的人来说,恍如天书。不过,我以为,对于商界人士们来说,后现代学理所让人感觉到的晦涩,恰恰是阅读不足的缘故。而了解后现代这个其实就是现在发生的世界,从这本书开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上一篇:超越竞争 第12期 下一篇:大冒险家李书福和他的“吉利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