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19 05:24:45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认真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采取各种方法,创设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才能,大胆地阐述观点。

关键词:主体性;学习兴趣;教学环节

一、尊重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托尔斯泰指出:“教师的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令其运智。”因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奋发向上的生机。现代教育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多鼓励、少批评,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真正地使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得到落实。

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为此我利用这一点,注意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或儿歌中慢慢习得简单的数的分与合和10以内的加减法。我把要掌握的10以内的加减法,以儿歌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地记住不同的得数是几的加法和减法。在他们对所学知识似懂非懂的情况下,笔者又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渗透,加深其理解和巩固。

三、设计教学环节,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数学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努力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在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一课时,我设计一些问题:( )+3=9,9-( )=5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范例的基础上,分小组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要求各组自编的题目不受教师思维的影响,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积极参与,探讨更深的问题。可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主体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设置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问题中探究不同的答案及解法,培养学生积极求异思维的能力。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运用现有知识去解决问题,又能启发他们用多种方法或多种渠道去解决问题。如: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和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一个学生的观点:摸出的球不是白球就是红球,所以,摸出白球和摸出红球这两种情况是等可能的;另一个学生的观点:红球有2个,如果给这2个红球编号,那么摸出白球、红球1、红球2这三种情况是等可能的。我当即让同学们思考:你认为谁的说法有道理?让学生经过一番探究,很快知道了谁说得更有道理、更清楚。这样一来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很自然地用数学问题思考,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学生的主体性由此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五、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在学生最忌讳的就是在一堂课中,全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学生没有插嘴的份,整堂课只听得到教师的声音,学生就被晾在一边,以致于学生很厌烦老师,所以教师应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让学生知道他们才是课堂中的主体。以前每次上课看到学生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我就有点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们即将做出答案的时候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真正放手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总之,主体性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呼唤学生的主体性,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释放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点滴[N].教师报,2004(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突破浅析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