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大戏看主题

时间:2022-10-19 05:23:49

反弹大戏看主题

本轮反弹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在通胀见顶的条件下,紧缩政策出现放松预期,加之前期的严重超跌,共同构成了此轮反弹的基础。

10月24日开始的强势反弹让投资者收益不菲,在海内外多空因素纠结相伴出现的背景之下,大盘在2550这个阻力位未能再创新高,上证指数在2500点附近进入了盘整阶段,这也是目前券商分析师所认可的多空点位。

一旦行情陷入盘局,去留之间让人彷徨,所以认识行情性质,有助于我们把握节奏。目前市场普遍认为,本轮反弹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在通胀见顶的条件下,紧缩政策出现放松预期。尽管欧债危机烧到意大利,但危机的解决正朝着较实质的方向迈进。这些基本面因素,加之前期的严重超跌,共同构成了此轮反弹的基础。目前来看,这种基础没有改变。在与政策偏暖的激发之下,此轮反弹有望在整固之后延续上升趋势。

政策空间加大

进入10月份,各种政策纷至沓来,围绕中小企业、新兴产业、地方融资平台、消费等领域展开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微调措施陆续出台,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开始积极应对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形势。

招商证券的研报认为,随着通胀的加速下行和资金拐点的显现,政策的底部已经出现,影响市场的焦点也将由盈利下滑转向政策放松10月份信贷数据超预期,这表明政策放松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出现了实质性的松动。11月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的100{L1年期央票利率相对于上期回落了1.07个BP,虽然幅度有限,但信号意义强大,标志着货币从紧的基调将有所变化,意味着未来准备金率存着下调的可能。

渤海证券策略分析师周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CPI的快速下行和政策放松初期阶段,利空和利好交织,市场的分歧会仍会很大,悲观者担忧经济和盈利仍会下滑,乐观者看到了政策已将放松,但最终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将渐渐由经济下滑的担忧转为政策放松的利好上来,市场是个筑底和慢慢反弹的过程,这意味着一个估值修复主导的反弹阶段即将到来。

券商普遍看好近期的行情,焦点仍在国内,理由多是政策出现微调信号、通胀确立见顶回落态势、中国经济已基本实现“软着陆”、地产调控效果开始显现等等。不过,对上述原因的不同解读也导致券商的乐观程度有所不同。而欧债危机不确定性等,普遍被认为对国内影响较小。

东莞证券表示,因政策并非全面放松、A股短期资金面压力仍不宽松等,大盘反弹难以一蹴而就。其预计11月中下旬将可能是上下空间不会太大的强势震荡整固行情,2600点突破有难度,如果大盘在目前位置出现100点以内的回档,随后能够重新企稳,则后市酝酿中级反弹的概率极大,或许成为中级反弹的前奏或者序幕。

持类似意见的还有银河证券,其在11月份A股投资策略报告中表示,宏观政策取向的调整是其变得积极乐观的核心逻辑,并指出历时一年的股市下跌趋于结束,上涨周期已经开启,预计11月份沪指核心波动区间为2400~2650点,但上行过程将伴随着震荡,主要原因是投资者信心不足、经济数据及融资速度可能影响上涨节奏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

相对更为乐观的广发证券、中信建投、东北证券等认为市场或在11月份迎来较大的反弹。三者的着眼点均在于估值修复,广发证券和东北证券给出的沪指运行区间分别为2300~2600点及2420~2700点,而中信建投判断,至少在未来3个季度,随着短周期的回升、政策的结构性放松,市场将迎来一个周期回升和估值修复主导、主题不断的理性反弹行情。

周喜认为,市场经过短期调整,随即又步入反弹,尽管力度较之前有所降低,但是个股机会依旧是层出不穷,而且位居涨幅榜前列个股大多源于产业政策等事件性冲击。两种预期的博弈以及市场自身的技术性因素将成为影响大盘走势的核心所在。

一方面,投资者应该考虑到CPI增速已然进入下行通道,关注的重点仅仅在于幅度的多少,相对于此,主导经济下行预期的工业增加值和主导政策微调预期的信贷数据则更为重要,就这两种预期的博弈来看,后者的预期显然是刚刚形成的,也是最需要数据支持的。目前,有关“四大行10月底加大放贷力度”的传闻不会是空穴来风,应该是管理层应对国际经济复杂形势的一种前瞻性尝试,同时考虑到相对于经济增速下行这一预期,以信贷放松为特征的流动性改善预期无疑算是市场新的影响力量,所以其对市场的边际影响力更大,在工业增加值不出现超预期回落的情况下,流动性改善预期对市场的支撑力将占据主导。

另一方面,经过持续反弹及板块轮涨后,发动本轮反弹的传媒和环保类个股已经进入调整,由此分析市场在目前点位所面临的获利回吐压力正在持续强化,短线整固要求明显提升。综合两方面因素,市场或将通过横盘震荡以完成对前一阶段反弹的整固。

主题有机会

从市场机会角度看,券商对于结构性反弹行情的延续还是普遍给予期待,尤其看好由政策驱动的主题投资机会。10月底反弹以来,市场板块轮动特征更加明显,从最初的龙头一一文化以及环保两大板块,再到信息技术、锂电池等“十二五”规划驱动的题材,热点轮动的逻辑鲜明。相比6月份和8月份的两次反弹过程中热点散乱且缺乏持续性的盘面特征,此轮反弹资金介入的广度和深度都符合中期反弹的特征。

东方证券认为,一般来说中期反弹有如下规律:反弹初期龙头板块领涨、完成大部分涨幅;反弹中期龙头板块高位横盘筑头、其余个股轮番活跃;反弹后期龙头板块完成筑头后开始破位下行、其余补涨个股开始分化。仅从目前龙头板块所处的位置来看,龙头股如天舟文化(300148)、中视传媒(600088)等仍处于第一波涨幅的末期,刚进入高位横盘期,因此目前市场的调整属于反弹上半场结束后的中场休息,随着未来“十二五”规划的密集公布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新的热点将会不断涌现。本轮反弹A股在调整过程中电子支付概念股的轮番活跃,并未出现跌停个股且跌幅较大个股并未出现明显放量,均显示出事件驱动型的活跃资金并未撤退。

第四季度产业政策密集,区域规划再次出现,相关行业和区域投资性和交易性机会不时显现。10月份以来,产业政策密集,继文化、环保、科技产业政策出台后,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钢铁“十二五”规划、内贸“十二五”规划相继出台,为相关行业带来了交易性机会和投资性机会。除产业政策之外,区域发展规划也再次出现,如近期国务院批准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座谈会》在内江召开,《皖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向社会征求意见等。这些产业和地区政策的出台将成为部分行业活跌的催化剂;同时,第四季度还面临着经济继续下滑的风险,业绩作为股

市上涨的重要因素受到挑战,因而需要挖掘具有真正成长性的公司,从三季报以及2011年年报预告中,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中金公司的研报认为,未来3~6个月最为看好以服务业板块为核心的结构性机会,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文化传媒、软件、环保、物流交通、医疗教育服务、商业流通等几个子板块。其主要观点为,从政策面E看,2012年政策主推服务业发展是大势所趋;从流动性环境看,未来数月内流动性环境略有改善的可能较大,也较为有利于题材类板块的炒作;而从基本面上看,2012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下滑将较为显著,周期股面临较大的盈利下滑风险,而非周期估值不具备足够吸引力。

兴业证券建议关注实质性受益于信贷和财税鼓励的“保就业、促转型、稳经济”相关的产业链,包括电力设备、旅游商贸、文化传媒、医疗、现代物流业、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通信设备、水利、高铁等。

在操作方面,周喜提醒投资者,在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至少需要有效控制隔夜仓位,日内T+0这一手段依然有效。具体就品种而言,投资者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关注受益于近期会议召开的相关板块,如涉矿和智能电网等主题;其二,关注前期超跌个股的补涨机会;其三,持续关注水利建设、节能环保和文化传媒等政策扶持板块的低吸机会。

反弹机会仍然存在

本轮市场反弹的逻辑在于政策的微调以及信贷放松预期,10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了实体层面的风险因素依然较多,而实体的恶化将进一步强化政策调整预期。从政策近期调整的节奏看,目前政策微调依然在进行,例如1年期央行利率下滑1.07个BP的信号意义以及银监会关于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快速推进,小微企业金融债开始发行等等。从这些因素可以看出,支撑本轮反弹的因素依然存在,只不过边际上有减弱的趋势,因此市场仍将继续反弹,但空间和力度可能难以达到10月底以来的强度。可持续的主题性投资机会:水利、软件、北斗系统等

水利

水利方面的主题投资机会主要来源于财政的支持,在未来2个月财政支出的力度将有所加大,而增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将非常明确,结合我们年中推出的报告《水利主题投资十年磨一剑》中的结论,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水利投资将明显加速,那么水利建设、管材、泵材以及节水等将明显受益。可以关注安徽水利、大禹节水、葛洲坝、粤水电、南方泵业、青龙管业、国统股份等。

软件

10月1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的出台是软件行业政策驱动力,而四季度是软件行业业绩确认最多的季度,并且是为实体层面的驱动力,软件行业四季度值得期待。关注信雅达、鹏博士、银江股份、东华软件、用友软件等。

北斗系统

北斗应用示范开始抢滩,十二五期间示范项目经费将达百亿量级。我们预期北斗产业化将经历军方先导、行业示范、民用推广三个阶段,短期看好终端和系统集成,中期看好芯片、0EM板和地图,长期看好LBs和运营服务。建议重点关注在卫星导航产业积极布局且有稳定坚实的业绩支撑的海格通信、国腾电子、华力创通、中海达等股票。

(华创证券)

上一篇:欧洲汇率战 下一篇:失色的投行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