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妇产科护理课程开发实践

时间:2022-10-19 04:22:44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妇产科护理课程开发实践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工作过程;课程开发

文章编号:1003-1383(2012)06-0895-04 中图分类号:G 423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2.06.060

21世纪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新型护理人才,是摆在每个护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使中职护理教育模式不断深化,日趋成熟完善[1],依据妇产科护理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多种教学手段,形成校内“学、练、评”与岗位“观、悟、做”相结合,加强实训课的护理教学。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校内“仿真医院”实训及院校结合的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学科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护理人才,以适应护理第一线工作。现将有关改革实践总结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2008级和2009级普通中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均为应届女生,年龄16~18岁。以2009级223例为实验组,2008级223例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及专业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2.教学方法

(1)实验组:试行以妇产科护理工作流程为导向,采用“教、学、做”一体化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①依据妇产科护理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重新设计具有职业定向、贴近职业实践的12个学习情境和素材。按照典型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原则设计教学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采用问题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阶段性临岗学习、顶岗实习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做到理论与技术操作实践紧密结合。同时结合临床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并与护士资格考试接轨,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学习方法以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个人学习为主要形式。②加强实训课的教学,充分利用护理实训基地这一优质资源,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③形

容与组织结构。

(2)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与“学”统一,学生个体学习为基础,按学科的自然流程进行学习,即专业基础课程再到临床应用课程。各科目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进行讲授理论与实训分开上课,实习时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结合统一。

3.实施途径

(1)实验组: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校内“仿真医院”实训室及院校结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满足“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需要。①通过实施院校结合,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阶段性临岗学习和顶岗实习的“课堂”资源的教学过程。首先让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触临床实际,并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以利于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医院提供的临床真实病例,引出学习性工作任务, 按照“展示病例病例分析找出健康问题选择护理措施制订护理方案实施方案观察、记录分析评价”的护理工作流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②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情境教学一体化多媒体实训室进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将图、文、声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③充分利用校内“仿真医院”实训室。在“仿真医院”进行教学,在设有病房、模拟产房、洗婴室、抚触室等模拟真实医院环境中做到一体化教学,增加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面对病人的感受和信心。④建立学生学习信息库,供学生查阅资源。一体化多媒体实训室配备有电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学习资料,如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录像资料等。⑤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成立专门的网络学习室和电子阅览室,长期面向师生开放使用,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在线测试”, 网上查询资料等。

(2)对照组: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实践教学分开,大班上理论课,再分成20~25人为一小组,老师演示完后,学生再按老师的演示进行练习。考核的方法理论占70%(平时作业为10%,段考20%,期考40%),实践占30%(期未以抽签的方式抽考试内容)。

4.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问卷调查表格为自制,主要分为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护理操作技能、学习主动性以及综合能力七个方面,每个方面设置好、较好、一般和差等4个等级供学生选择应答。

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6.0 进行统计分析,等级分组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讨 论

1.课程开发的依据 通过调研认知广西作为东盟的主办国,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广西经济建设对高素质卫生技能型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用人单位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远远不能满足高素质卫生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结合我校提出的“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升学竞争能力,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以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标准”的建设理念,强化职业技能和创新意识,完善“以岗位定能力、定知识,以能力、素质需要定课程”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校院合作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实现学校和医院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改革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学科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适应护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2.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的生源主要是未能考上高中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自制力差、学习无压力不努力的初中学生。而传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机械模仿老师操作,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针对这种情况,“要办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要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必须要改革课程体系,来适应学生的这种变化,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课程的改革以适应学生学习要求。

3.实施的保障性措施

(1)完善师资培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一体的教师队伍。①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提高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3]。让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言传身教。在思想道德方面:强化青年教师的事业心,鼓励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专业业务方面:从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考核、教学方法等多个环节展开全面指导,包括教学观摩、试讲、教案与课堂检查等。②引进传授: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讲授教学及科研方法,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同时与护理专家来校交流了解临床的新技术等。③采取“双向挂职、专兼互动”进行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职业学校的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这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政策性规定[4]。学校与教学医院紧密联合,由教学医院推荐护理专家、护理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遴选出结构合理的人员,组建兼职教师资源库,学校专任教师到教学医院顶岗实践和挂职锻炼。

(2)校企共建,建立实用、足够、优质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必备硬件,是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主要场所,必须针对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实践能力,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训项目,逐步形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5]。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学校护理实训室和模拟实训医院,见习医院和社区医院,同时对现有的临床实习医院加强管理,发挥医院的优势,根据护理专业实践要求,培训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带教能力的临床带教老师队伍,为专业教学实现课堂与临床实践“零距离”提供保障。不断完善学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联动的护理专业实习教学管理体系。

4.定准课程体系改革的基调 按照护理技术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以项目为导向,以项目涉及的理论、实践任务并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主要教学内容,打破学科体系,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构造新的综合课程。课程体系改革强调三个对口即:基础知识与专业课要对口、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要对口、实践技能与护理岗位要对口。

5.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实验室、医院及社区实践教学与训练,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树立整体护理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增强实践技能,提高人文关怀素养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妇产科护理基础理论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妇产科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实现“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人文素养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6.实现学校、医院双赢 学校与医院密切结合,形成双元驱动、联动、互动的关系体,调动医院培养急需人才的欲望,提高医院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积极性;调动学校拓宽教学渠道和学生就业能力空间,提高学校利用医院资源的积极性,实现双赢[6]。

总之,在中职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妇产科护理课程开发的教学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汪国珍.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塑造护理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1):8586.

[2] 梁 党.开展中职《护理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右江医学,2011,39(1):9596.

[3]李 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J].右江医学,2010,38(3):361362.

[4]王 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创办一流卫生学校的关键[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9):67.

[5]李艳萍,刘金权,张立虎.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创新理念构想[J].卫生职业教育,2010,(9):9293.

[6]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6873.

(收稿日期:2012-06-13 修回日期:2012-12-07)

上一篇: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 下一篇:中外主流体育学期刊引文评价参数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