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立场的体育教学例谈

时间:2022-10-19 04:02:30

基于学生立场的体育教学例谈

《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写到:“体育基本上是关于肌肉、神经和反射作用的训练。但是体育应该越出这个范围,还把重点放在竞争精神的价值以及体力训练与品德修养的关系上。”当下的小学体育,正在经历一个从没有过的美好时代,以生为本的课堂改革正在铺展开来,但是以教为主的惯性操作却使课堂远不如期望的那般美好。

不能否认,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了指挥,学生习惯了跟从,列队、训练、测验、达标……这些都使当下的“学”不容易、不简单。例如,把前置作业、小组合作等流行模式依葫芦画瓢,结果学习成了学样;又如,无论哪类知识、哪种技能都放手学,结果学习成了“放羊”;再如,虽然大的环节有所放开,但小的细节依然扣死,结果学习成了过场……

以上种种,游离了“学习运动”和“在运动中学习”的体育本义。由此,我们亟须提炼出如何“学”的有效方式,提高体育学习活动的质量,促进体育学习能力的形成,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铺垫,学有准备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伊始,设计一定的活动、游戏,让学生获得激趣、热身等铺垫工作,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片段1:三年级“前滚翻”

(1)准备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跳跃运动、团身动作。

(2)游戏“斗牛”:以前滚翻的低头含胸动作顶“驯兽师”,而后通过过呼啦圈前后滚动引出保护者(单腿跪在练习者侧方持圈,当练习者滚至臀部着垫时,顺势推其背帮助起立)。

【分析】教师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做操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实现了肢体部位的适度热身。良好的身心状态为后续的主教材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常规,学有规则

以生为主的体育教学,应当是一种自由教育。但它绝不是不要常规,而是需要教师在一定的课堂常规约束所形成的良好秩序下,通过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来自由发展,以此充分展现个体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据此,课堂常规就是为了自由而建立的约束,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教学片段2:低年级“短跑”

学生屡屡出现不按直线跑、故意阻拦对方跑等问题。

教师:请您想一想,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生热烈言说)

教师:请你们再想一想,跑步时要不要遵守规则?要遵守哪些规则?

(学生自主归纳)

【分析】本案例中,跑步时的“乱”,即教学常规的缺失。教师没有简单地呵斥,而是巧妙地链接生活事件,与现实生活中“交通问题”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性,从而引领学生对短跑规则的再思考,有效地解决了安全隐患。

三、分组,学有平台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伴随一定的组织形式方可完成学习任务,而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小组的同伴学习中,取长补短,互助合作。

教学片段3:高年级“耐久跑”

第一次分组:按学生对耐久跑的感受进行分组,可分成“感觉良好”“感觉一般”“感觉难受”三个组。在对耐久跑的学习内容进行身体确认后,进行耐久跑过程体验时,不同的组其练习量不同。如“感觉良好”组进行800米跑、“感觉一般”组进行600米跑、“感觉难受”组进行400米跑。第二次分组:按学生跑的能力进行分组,分成“发展组”“提高组”“健身组”。第三次分组:可分成“竞赛组”和“健身组”两种。

【分析】上述教学片段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分组,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特别是仔细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身体体验。耐久跑,其动作技术不难,但学生对耐久跑的心理感受非常重要,在首次分组时可从学生对耐久跑的感受进行。当学生对耐久跑的体验有了好的感受,就可从学生的耐久跑的能力进行二次、三次分组,以适合于学生身体体验的需要,让枯燥的跑更有趣。

四、调控,学有保障

体育教学中,学生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有快慢之别,掌握同一个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有长有短。再者,由于体育学习的空间相对宽广,师生交往相对频繁,意外之事时有发生,为了能保障体育学习方式正常进行,需要对其过程进行调控。

教学片段4:五年级“跨越式跳高的摆动腿伸腿上踢”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调控如下:①在讲解示范中,依据学生接受的程度进行调控;②在动作模仿练习中,依据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进行调控;③在实际跳高练习中,依据学生动作的展示情况进行调控;④在正误中,依据学生对主要问题的认识程度进行调控;⑤在出现意外情况时,依出现意外的性质进行调控。

【分析】任何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是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经过不断的多次重复和体验,期间必定伴随着学生自我的调节和教师从旁的调控。尤其是教师的调控,通过对学习氛围、个体情绪、完成情况等仔细观察、整体把握,才能控制学的过程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五、评价,学有激励

学生学的情况如何,需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客观的评价,有效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来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片段5:四年级“单杠的杠上支撑前翻下”

A同学先来考核,他身体素质好,动作技术也掌握娴熟。杠上动作规范,加上漂亮轻巧的落地,教师给了一个高分――90分。

接下来的B同学,个子比较矮小,身体素质差,平时不大喜欢运动,在以往的练习中他是能躲就躲。轮到他时,虽然动作没有A同学那么漂亮,但完成得基本无误,教师也给了他一个90分。

这一下班上炸开了锅。这个说:“他的动作根本不能和A相比,也这么高的分。”那个说:“我比他好多了……”

教师解释说:“的确,从动作的完成质量来看,A同学有90分,而B同学还差了一截。但是,老师不光看动作,还看努力程度。B同学刚开始的时候,连上杠都不敢,现在能勇敢地正确地完成动作,值得表扬,所以我在80分的动作分上再给他10分的努力分。希望其他同学也要提高信心,只要你努力练习,就会有好的成绩。”

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练得特别认真,技能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考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分析】评价要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才能真正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真正促进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学会体育、喜欢体育。对班级中相对较弱的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另眼相待”,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言真意切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上述案例中的两个90分,大大缓解了部分学生怕做不好的顾虑,增加了赶超优秀生的底气,化被动为主动,激活了课堂。

正如斯普兰格指出的那样:“只会教身体活动,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懂的体育教师是不会使我们感到满意的。当然,只会自己运动而不会教人运动的体育教师更糟糕。在我们眼里,体育教师必须代表他们所肩负的文化使命的灵魂和意义。”教师,作为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课堂,作为承载学生未来的成长现场,我们将持续致力于“学习运动”和“在运动中学习”的体育教学,将有效增强学生体能与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中奋斗与进取、竞争与合作、坚持与成功,在学中感受体育、体验体育、享受体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

上一篇:论宁波市江北区文化馆“三部曲”路径初探 下一篇:基于我国民航经济的空中服务改进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