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时间:2022-10-19 02:20:59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21例,好转7例,无效1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2.98%,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42.55%,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炎 多索茶碱 氨茶碱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21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58-01

慢性阻塞性肺炎(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是一种以慢性气流受限或者气流阻塞并可逆为典型特征的肺部炎症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胸痛、气闷等[1]。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蛋白酶和氧化物释放过多致使呼吸道出现炎症反应,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引发肺心病、呼吸衰竭甚至是死亡等严重后果[2]。随着当今人们生活环境以及工作方式等因素发生剧烈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3]。临床中针对该病症形成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氧疗、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等要去治疗方案,不同的治疗措施疗效具有很大差异,本文研究了临床中常用的两种药物,即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炎,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炎诊断标准[4],并排除心肝肾系统性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降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39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61.28±13.41)岁。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41岁至77岁,平均年龄为(62.03±12.26)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家庭支持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具体方法为:取200mg多索茶碱粉针剂,使用25%葡萄糖溶液稀释至40ml静脉注射,1次/d。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具体方法为:取0.25g氨茶碱注射液,使用5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40ml静脉注射,2次/d。两组患者均以14d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如果有发热症状后者血常规检查升高则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过程中禁止使用影响多索茶碱以及氨茶碱药效的药物。

1.3 疗效评定。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原学检查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仍有咳嗽、喘息症状,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仍存在咳嗽、咳痰、哮鸣音,对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21例,好转7例,无效1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2.98%,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42.55%,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表[n(%)]

注:*与对照组有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26%)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3例(27.66%)不良反应患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表[n(%)]

注:*与对照组有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通气受到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气道狭窄,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平滑肌痉挛症状,导致痉挛的因素有多种,一般认为与环境、病原菌感染等刺激性因素有重要关系[5]。因此针对该病形成的治疗措施多以缓解痉挛为主要思路,而茶碱类药物能够很好地达到这种效果。但是随着近年来茶碱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整体效果需要进行重新的审视,尤其是由于治疗窗狭窄造成的用药危险性成为影响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

多索茶碱和氨茶碱都属于茶碱类药物,但是两种药物分子结构不同,造成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具有疗效上的巨大差异。多索茶碱为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当其进入机体后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从而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大量医学研究以及临床资料显示,多索茶碱对于呼吸道平滑肌痉挛的抑制作用是氨茶碱的10至15倍,并且具有很高的用药效率以及持久性,患者通常在滴注哆嗦氨茶碱30min内就能够发生反应,并且药效能够维持12h左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有效率达到82.98%,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26%,显示出其高效安全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亚芬.杨杰.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内科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05):172

[2] 曹春强,郭鹏,张晓菊.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80例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19):14-15

[3] 刘俊伟.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性递质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06):665-666

[4] 刘俊伟.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1):131-132

[5] 王晓辉.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577-578

上一篇:微波治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下一篇: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7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