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伟 当家做主

时间:2022-10-19 01:35:04

相关人物

江南春

分众传媒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江南春增持1.2亿美元自家股票。江南春购进自家股票,一方面是通过业内最通行的做法显示出其对分众的前景比较看好,他的增持是在分众传媒业绩不佳的情况下给股民的一针强心剂;另一方面,通过认购获得更多股权,江南春可增强对公司的控制力,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有了更强的掌控能力。

张朝阳

搜狐网游独立上市对搜狐来说,应该是今年最大的事情了。搜狐拆分网游业务独立上市,一方面出于激励网游业务发展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为避免其门户矩阵模式发生改变。门户矩阵模式是张朝阳多年来不遗余力宣传推广的搜狐模式。相比于网游,张朝阳的门户情结更为浓厚。而搜狐网游的独立上市,也让搜狐同时拥有门户网站和畅游两个上市公司。

李善友

盛大进军视频领域,通过旗下控制的华友世纪以换股的形式全资收购酷6网。对用户的竞争占不到优势,在广告的营销模式上酷6也没有什么突破,也许被收购是酷6最好的结果。酷6原CEO李善友不承认酷6是被华友世纪全资收购了,他将此事定性为股权合并,而正是他一手操作使得酷6创造性地一次完成了融资和曲线上市,推动酷6网成为全世界第一家上市的视频网站。

MBO(ManagementBuy-Outs,管理者收购)对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来说并不陌生。显然从长远来看,MBO有利于完善股权结构,同时使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趋于一致,管理层、员工、股东、客户的利益趋于一致,制定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更加清晰地执行企业未来的战略。

在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购股,无论是从二级市场购买,还是定向增发,都能增加管理层与公司股东利益的一致性。但对于企业来说,创始人或者管理层的MBO,让企业更容易沿着当初的战略来发展,让企业有了自己的主心骨,而不再只是听从资本的指挥。

9月28日,是新浪网CEO曹国伟加盟新浪10周年的纪念日。也就是在这一天,以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通过MBO成为新浪最大的股东、新的主人。10年间他带领着新浪走上了纳斯达克的舞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并购,为新浪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他操刀的“毒丸”计划,成功地瓦解了盛大控股新浪的计划。

近年来,新浪相对其他门户而言,一直都是处在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位置,就在网易迅速转型为娱乐网游公司的同时,搜狐的下属公司畅游也顺利登陆纳斯达克,而且发展成为庞大的矩形机器。从新浪创始人王志东被迫出局到2005年时盛大强势狙击,再到分众与新浪的合并告吹,新浪一直在寻找自己的道路,而股权分散,尤其是持股权控制在投资者和股东手中,一直是新浪的阿喀琉斯之踵。

相对于很多创始人或管理层控股的互联网企业而言,新浪的董事会基本由投资者和股东组成,而投资者和股东唯一追求的就是利益和投资回报,新浪依靠广告的盈利模式虽然十分单一,但这个单一的盈利模式对于投资者而言起码是能够赚到钱的。很明显,没有创始人和管理层持股的公司,发展一直是以投资者的利益为重,很少关注到支持企业未来发展的策略。

以新浪CEO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此次将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560万普通股,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这次以曹国伟为首的管理层成功完成MBO,成为中国互联网MBO第一例。曹国伟终于握有实际控制权,可以跟丁磊、张朝阳在同一层次起舞。

在新浪的曹国伟及其他管理层终于如愿进行了MBO的同时,分众董事长江南春以1.42亿美元购入分众股票,认购后,江南春持股比例从10%激增至19.3%,成为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复星国际遭到稀释,持股比例降至25.7%。这两件事可谓殊途同归,新浪和分众的管理层进一步增强了对各自公司的话语权。他们认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逐步消褪,这对于他们来说直接的影响就是广告收入的止跌回升,所以才会各自增持上市公司的股份。

而这次MBO对于新浪最大的作用就是使管理权与所有权达成一致。管理层MBO对新浪无异是凤凰涅:此前新浪正是因为股权的问题,没有主心骨,没有“魂”;这之后管理层一跃成为大股东,新浪从此有了“灵魂”。未来新浪将坚持以媒体业务为核心走多元化战略经营之路,“我们一直在观察互联网行业的变化和特点,对有潜力的商业模式都很感兴趣,但我们要找到适合新浪围绕媒体为核心展开的互联网业务。”曹国伟称,新浪的长远规划放在视频、电子商务、游戏、手机新浪网、微博客等业务方向上。

如今的互联网公司股权结构与管理层的关系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创始人在企业中占绝对高持股比例,类似腾讯、网易、搜狐等,另外一种是类似马云这样的阿里巴巴模式,虽然美国雅虎为大股东,但马云和雅虎有协议,规定雅虎不能参与公司运营管理,只享受股东分红,当然还有类似李彦宏的百度这样的将股票分为A类与B类股,投资者大多只能持有B类股,没有投票权,绝对的控制权依然在李彦宏手中。

上一篇:未来十年展望之社会计算 下一篇:虚拟化之路,从“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