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策略

时间:2022-10-19 01:08:56

浅析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策略

摘要:员工关系是企业经营状况与经营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我国企业的员工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被忽视、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企业的培训存在不足,因此,应以人本关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和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方式实现员工关系管理的新举措。

关键词:员工关系 管理 策略

员工关系管理(ERM)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借助有效沟通的方式实现管理目的,通过企业与员工之间纵向交流,以正面激励和非强制推行的方式,使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提升,以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主要包括员工与企业的劳动争议处理、员工的利益诉求等等。对企业借助对员工关系的有效应对,能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与工作关系,同时在企业与员工之间搭建了沟通平台,使双方能够及时对暴露出问题加以解决,使一切不利于企业生产运营的负面因素能及时得到处理。

一、我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现状

在不断的竞争参与中,国内企业认识到了人才对于企业战略实现的重要性,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发掘人才成为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员工与企业间的劳动法律得以规制;员工的职业健康也受到重视。但是总体而言,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针对员工关系管理,企业并未创设行之有效的体系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手段。部分企业尽管对员工关系管理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章程,但是由于在根本理念上对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视不足,导致相应的制度执行不力或者流于形式。因此,国内企业在员工关系的应对方面,欠缺足够的理念上的重视,使企业对员工关系的管理,与企业整体的发展步调不符。

2.我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被忽视。多数企业都设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企业并未对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进行有效区分,导致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匮乏,管理理念滞后,个别企业甚至将不具备业务专长的人员统统安置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应有作用无从发挥。

(2)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象。国内企业对企业文化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许多领导者认为企业文化是非物质的精神激励,将企业的主题歌、统一的着装、口号等宣传手段错误地归结为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内核把握不足,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建设表面化和形式化,没有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向心力。

(3)企业培训投入不足。多数企业在对待员工培训方面并不积极,原因在于领导者过于看重培训的消耗性投入,认为培训不能即时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企业可以借助员工招聘甄选获得所需的人才,因此培训完全被忽视。此外,企业的培训选择权往往被领导者掌握,因此培训是否有必要、培训的目的何在、培训内容的选择等等,员工没有选择权,造成了培训效果的低下。

二、我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所应采取的策略

1.秉承人本关系理念

我国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要以人本主义为指导思想,改变此前的命令式“硬性”管理,将员工个体视为管理中的关键要素,一切管理活动都要围绕着员工来展开,将“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解放人、发展人”的理念放在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的首位,将员工的困难视为企业的困难,做到真正为员工着想,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企业在人本关系的管理过程中,要创设尊重人才的观念和企业氛围,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竞争的格局,在人和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管理观念的不断创新。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以先进企业文化的构建来实现员工关系的管理,可以使员工接受企业的价值观,认同企业的发展愿景,使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实现契合。先进企业文化建设应以核心价值观建设、忠诚度建设以及满足员工多层次文化需要着手。核心价值观建设即要求企业文化应形成上下认同的核心价值,并在该价值的引领下,实现企业的战略愿景;忠诚度建设要求企业与员工彼此之间相互忠诚,员工视企业如家庭,企业待员工如家人,实现组织内部的和谐;企业文化要考虑到不同员工的类型,以便形成高聚合力,使不同类型的员工都能在企业文化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实现感。

3.多措施并行提高员工满意度

员工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自我认知与目标期望值的实现之间的感觉。现代企业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与市场份额的竞争,市场由客户组成,员工的满意度如何,直接决定了员工在生产中的态度,并间接传递给客户,所以员工满意度是客户满意与否的现实基石。因此,企业管理者在传统的薪酬和福利激励之外,还应建立人本主义的激励机制,将员工关系管理纳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来。

参考文献

[1]韦恩·蒙迪等著.葛新权译.人力资源管理(第八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9-22

[2]张建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5-127

上一篇:浅析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下一篇: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服务理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