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兰专栏·哈尔威船长,一个伟岸的英雄

时间:2022-10-19 12:05:11

梅子涵曾说过:“每个人的阅读可以走到的层面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所有的阅读必须走到高处。”走进《船长》,我如此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占据阅读的制高点。

开门见山,整体感知命令

复习导入,回眸第二自然段,感受撞击严重,情况万分危急。存疑:作者要写的是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费这么多的笔墨来写“诺曼底”号遇险呢?心说是侧面描写,衬托的又是什么?

简要过渡,布置学习任务:自由读第二段“指挥救援”,想一想:船长先后下达了几次命令?在书上标好序号。而后组织交流,分别呈现各次命令,最后齐读。

命令一: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命令二:“哪个男人敢走女人在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命令三:“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命令四:“动作再快点!”船长又叫道。

依次咀嚼,感受如山军令

再次自学,要求如下:船长先后下达了4次命令,这些命令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下达的?你从中体会到了船长的哪些品质?自己可以独立完成阅读、感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也可以同桌或者小组的形式轻声交流,相互启发、点拨,争取有所收获。

出示命令一,师点拨:这道命令最长,请读懂每句话,理解哈尔威船长的命令及下达这样命令的原因。

生:他这道命令中的第一句话的关键词是“安静”“听命令”。因为这时候“诺曼底”号轮船上慌作一团,大家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这样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安静、冷静、沉静。我觉得哈尔威船长经验丰富,他沉着镇定,临危不乱。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大家的这种慌乱。联系上下文说说。

出示第二自然段末句,齐读。继续交流。

生:“把救生艇放下去。”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指挥有方。在灾难发生的瞬间,在大家惊慌失措的一刻,他已经想好了救援的方法。他思维敏捷,经验丰富,临危不乱。

生:哈尔威船长有勇有谋。他说“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短短瞬间,临危不惧,一道命令就把迫在眉睫需要做的那些事情有条不紊地布置下去了。

生:哈尔威船长是个舍己为人的好船长。“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其实,船上共有61个人,他把自己给忘记了。

师:说得好!大家能够根据关键字词,读出自己的收获与感悟。现在我们带着理解一起来读哈尔威的第二道命令。

出示命令二,读:“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师:他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了这道命令?

生:“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绳索。大家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从这段文字中,我感受到当时的场面依然慌乱,大家一心只想着逃命。这时候哈尔威船长下了注意一道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师:如果这样的场面不加以控制,结果会怎么样?你能够想象一下吗?

生:如果不控制局面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家拥了上去,险些儿把小艇弄翻了。”“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如果没有秩序,结果可能就是船毁人亡。

生:是的,结果将很可怕,可能是自己上了小艇,却把别人挤得掉进了大海;可能是小艇翻了,没有了逃生的工具,谁也逃不了;可能是有人能够逃生,但不可能像哈尔威船长说的那样把60个人全部救出去。

师:谢谢你!你能够根据文字展开想象,具体地给我们描绘没有秩序可能会带来的可怕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下达了第二道命令。齐读。你从这道命令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沉着冷静,指挥有方。他非常清楚当时的情况,如果不控制局面就不堪设想,于是下达了这样一道严厉的命令。

师:如果站在妇女和儿童的角度看,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船长呢?

生:我看到了一个关爱弱小的船长,因为他觉得妇女和儿童是需要男人保护的。

生:我看到了一个尊重妇女、关爱儿童、爱护弱小的哈尔威船长。

师:老师心里有个疑问,哈尔威船长的这道命令是不是太过威严,或者说残忍了?交流你的观点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读读他下达命令之前的一段对话,好吗?男女生分角色读。现在我们来交流。

生:我觉得哈尔威船长的这道命令并不残忍。从这段对话中,我知道了哈尔威船长下达命令时非常沉着镇定,他全面了解情况,心里清楚要保证把60个人全部救出去,必须要控制救援场面,慌乱的场面只会让更多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生:我也觉得并不残忍,只有短短的20分钟,要“让每一个人都到小艇上去”,要救出全体乘客和船员,秩序井然是保证,否则,越慌乱越容易出状况,越无法按时救出每一个人。

生:哈尔威船长下达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他顾全大局,他是为了船上的每一个人,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救出更多的人,并不是他为自己的安危考虑。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船长与洛克机械师的对话,没有一个提示语,显得干净利索,果断有力。这“电报式”的语言有何用意呢?这20分钟真的够了吗?我想,船长是不是想让船上的每一个人都在第一时间都得到完整的及时的事件信息?越是透明,越是公开,是不是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们的恐慌?

生:是这样的,当我们清楚明白即将面对的结果,我们反而不会感到害怕了。

生:原来这是船长给大家吃的一颗定心丸啊。这时候,他再提出男人先走就开枪打死的命令,大家也就能够接受了,因为大家觉得每个人都是能够安全脱险的。

生:我觉得船长就是船长,充满果敢与智慧,这也是后来救援工作变得井然有序的一个重要原因。

师:太棒了!掌声!为了保证救援速度,为了控制救援时间,为了大家的安全脱险,哈尔威船长才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这实在是迫于无奈。那么,如果依然有男人走在女人前面,他会不会开枪?

生:我觉得不会,他只是想吓唬一下大家。我觉得慌乱只是暂时的,大家心里应该也清楚怎么样才能脱险。

生:我觉得会,为了救出更多的人,他可能会选择开枪,杀一儆百。否则场面可能又会失控,你可以先走,那么我也可以先走。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的人往往会冲动鲁莽与自私,可能无法冷静。

师:大家的表达很客观,也都有道理。幸好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这让人担心的一幕并没有发生。

出示第22自然段,“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自由读,指名读。

师:你怎么理解这段话?“他的意志”是什么?“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生:“他的意志”是要救出船上的每一个人,如果有男人先走就地正法。

生:“伟大的灵魂”指的是哈尔威船长面对灾难,舍己为人、沉着镇定、指挥有方。

生:我觉得这“伟大的灵魂”也指他尊重妇女、关爱儿童。

师:对关键字词理解得挺到位,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生:我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哈尔威船长面对灾难,镇定自若,指挥有方,他尊重妇女,关爱儿童,让人非常感动,每个人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

生: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有条不紊地开始进行救援。

师:大家说得好,深入地理解了课文,把握了人物形象,我们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出示第三道命令,体悟哈尔威船长关心爱护弱小。

出示第四道命令,体悟哈尔威船长关心每一个人,他沉着镇定地指挥大家与死神抢时间,与生命争速度。

师生合作,语调缓慢地朗读第28自然段的最后两句:“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沉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

师:救援工作井然有序,60个人全部获救,这得感谢指挥有方的哈尔威船长及时下达的四道命令。现在再来读读这四道命令,你觉得哪道命令最重要?

起先,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都觉得第二道命令最重要,言之凿凿地说如果混乱场面无法控制,救援工作将无法保证,60个人将无法保证安全救出。我不表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任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

而后不同的声音出现了,辉说:我觉得第一道命令非常重要,在这道命令中一共有四句话,每句话都提出了具体的救援要求:安静、听命令;放下救生艇;妇女先走,乘客跟上,成员断后;救出每一个人。这道命令里其实已经包含了第二道命令,只是因为大家不听指挥,场面依然混乱,哈尔威船长才不得不下达了第二道命令,这条命令是对前一条命令的补充……

一石激起千层浪。辉的观点再度让大家重新审视哈尔威船长的那些命令,纷纷发表或者补充他人的观点。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哈尔威下达的每一条命令都非常重要,正是他的思维敏捷,经验丰富,指挥有方,正是因为他舍己为人、尊重妇女、关爱儿童,才保证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才救出了每一个人。这时候,再齐读命令,感受船长形象。

朗读课文,体悟英雄之举

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懂内容,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视死如归,重点引导体会“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一名英雄的权利”的含义。

出示雨果的话:“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读完课文,你知道为什么雨果如此评价哈尔威船长吗?

生:因为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尊重妇女、关爱儿童、临危不乱、指挥有方……

师:遇到危难先人后己,要关爱妇女、儿童,要沉着冷静,要与轮船共存亡,这就是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啊!齐读最后一节。

师:“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个“又”让我们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他和他的船员们曾经一次次出生入死。

生:是的。这个“又”说明哈尔威和船员们不是第一次面对死亡的危险,每次在灾难面前,船长都是那么镇定自若,英勇无畏,指挥有方,他们也一次次化险为夷了。

生:这一次,船员和乘客再一次化险为夷。但哈尔威船长却选择了与船同在,一起沉入了大海。

师:在死亡面前,你可以成为懦夫,你也可以成为英雄,就如“范跑跑”和谭千秋一样,这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哈尔威船长的选择那么坦然,那么镇定,是视死如归。

这时候,简要介绍这和古老的“船长荣誉”规则有关。忠于职守的船长,都具有船在人在的信念,精神上达到了人船合一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使船长爱船如命。当船出现危险时,船长就会毫不犹豫地不顾惜自家性命。而且,这样悲剧式的结尾更让人震撼。再读最后一节。

出示第二自然段存疑的问题。

师:作者要写的是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费这么多的笔墨来写“诺曼底”号遇险呢?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什么?

生:刚才我们学习的“自救”和“牺牲”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的动作、神态、语言直截了当地刻画了哈尔威的船长形象,而第二自然段是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沉着镇定、指挥有方。

生: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都是描写乘客的慌乱,对比出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与沉着。乘客越是慌乱,越能反衬出哈尔威的沉着镇定。

师:说得好!今天我们再度体会了侧面描写的作用,今后写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进行尝试活学活用,更好地为表达服务。船长哈尔威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责任与道义,诠释了船长这种职业的操守。这也是船长历来备受人们敬重的原因,因此也只有德高望重、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人才能担此重任。让我们再次朗读课题,记住这个英雄的名字。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下一篇:因为你,我不怕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