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双阳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18 11:38:17

长春市双阳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摘要] 学生、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及健康状况,是反映学校健康保健工作的指标之一。为了解双阳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学生健康的各种因素,并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2010年对双阳区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体质; 生长和发育; 营养状况; 学生

[中图分类号] R19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92-0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双阳区中、小学各两所,3年连续跟踪监测学生24730名(其中男生13874名,女生10856名)。2006年监测7256人(中学3504人,小学3572人),2007年监测7954人(中学4060人,小学 3894人),2008年监测9520人(中学4989人,小学4531人)。

1.2 方法 监测项目的技术要求均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年报表技术规范》进行,统计处理采用χ2 检验分析。采用《1992年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学生预防保健汇总表)》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被监测的24730名学生中,身高上等率8.0%,下等率12.9%;体重上等率15.6%,下等率7.9%。营养不良率23.1%,肥胖率5.3%,视力低下率44.3%,龋患率7.7%,沙眼患病率3.7%,贫血率9.07%。

2.2 身高发育 中小学生身高发育上等率均低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6.8%和11.3%),下等率均高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6.1%和5.0%)。中小学生体重下等率均高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6.2%和5.0%);城区、外乡学生身高和体重上等与下等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学生比较,P

2.3 营养状况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高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1.1%和6.9%),市区和县城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率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8年――2010年双阳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比较,P

2.4 常见病检出情况

2.4.1 视力低下和沙眼 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高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40.4%和15.7%);中小学生沙眼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13.5%和10.1%);学生视力低下率和沙眼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8年――2010年中小学生视力低下和沙眼检出情况统计比较,P

2.4.2 龋齿和贫血 中小学生龋患率和贫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龋齿检出率分别为13.1%和20.6%;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2.0%和21.2%);学生龋齿和贫血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8年――2010年中小学生龋齿和贫血检出情况比较,P

2.4.3 不同年度学生营养状况及常见病比较 营养不良率2008年高于2009年,2009年高于2010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和视力低下率则2010年高于2009年,2009年高于200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齿、沙眼和贫血检出率各年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08~2010年双阳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常见病检出情况统计结果表明P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3年来双阳区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城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均落后于市区学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气候因素的影响,也有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条件的影响。小学生身高、体重上等率均高于中学生,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少年的发育速度较以前明显加快,青春期生长突增的开始年龄也不断提前。身高、体重的突增开始时间、高峰出现时间和突增结束时间均提前1~2年[1]。营养不良检出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可能与学生年龄增长,学习负担逐年增加有关,也与中学生正处于生长突增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增高,营养摄入不能满足旺盛的生长发育需要有关;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家长宠爱有加,常过量摄入高糖、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同时课外活动少,课业负担相对较轻,体力消耗较少等,造成小学生肥胖检出率高于中学生[2]。营养不良在逐年下降,营养过剩呈上升的趋势,提示生活水平提高,学生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后,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肥胖问题,意味着人们对平衡膳食、合理营养认识不足。视力低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这与学生的读写卫生习惯有关,也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用眼程度加重而增加;同时看电视、玩游戏机、操作计算机等,也是导致用眼过度,使视力低下程度明显加重的原因。市区学生视力低下高于县城学生,其原因可能是市区学生户外活动少,周围建筑物密度大,视野不开阔,使眼长期处于紧张调节状态;而县城视野开阔,远眺机会多,视力能得到充分调整和休息。龋齿、沙眼、贫血患病情况,与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卫生条件、饮食结构等有密切关系。此次调查这3种疾病检出率均较低,这与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健康水平提高有关。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刘宝林.儿童少年卫生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47.

[2] 刘小凤.佛山市农村中小学生3年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04-305.

上一篇: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 下一篇:CD24与肿瘤侵袭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