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对冲基金来华之势

时间:2022-10-18 09:45:50

大型对冲基金来华之势

踏入2010年,国际大型对冲基金继续看好中国市场

踏入2010年,国际大型对冲基金继续看好中国市场。这表现在来华设立亚洲区公司的愈来愈多,但现阶段仍以香港为主,因为香港金融市场比较开放,加上港币自由兑换。

由于中资企业的市值愈来愈大,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看,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也在增加。从大型对冲基金角度来说,多会在全球基金的配置当中增加中国市场部分,比例占全球投资组合的5%-10%,但并未专门成立独立的亚洲或中国对冲基金。美国的对冲基金一般会利用美国投行的亚洲总部(即香港)作融资融券业务,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林等;欧洲的对冲基金则会利用欧洲大型投行,如瑞银、瑞信、德意志等;不过因为雷曼事件,大型对冲基金都倾向选择几家主要机构券商作融资融券策略。

较小的对冲基金公司规模一般在10亿美元以上,2010年初也有一些100亿美元总资产规模的对冲基金进入香港。如果是较小的国际对冲基金,也许会发行独立的大中华对冲基金,雇用本地人士来操作。他们的策略主要是股票多空仓,环球宏观对冲及波动套利等。

比较引人关注的大型对冲基金是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据报道,已经有两名本地人士坐镇香港负责筹备香港办公室事宜,一名是内地背景的华人,另一名是中国台湾人。据了解,公司已进入了运作阶段,但他们在香港的投资风格和索罗斯基金以往的宏观策略(即以外汇、利率、期货及股票作联动组合投资以针对一国或经济体系作投资策略)不同,香港公司可能主要投资于中国股票。

国外对冲基金一直都关注中国市场,比较积极者已经以PE形式进入,例如早期的美国大型对冲基金Och-Ziff、Oak Tree及Citadel都一直投资前期IPO项目,美国出名的计量对冲基金DE Shaw也准备在上海设立办公室投资PE项目。也有一些以合作基金的形式,与国内金融机构一起发行境外中国对冲基金,例如美国Stark和内地的博时基金就是一例。一些会以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华设立国内办事处,特别是在北京,他们希望吸引国内资金特别是中投、外管局及社保投资他们在境外的对冲基金。有一些对冲基金会在内地设立IT研究所,利用华人优秀的数量化技能研究交易模型以支持他们海外对冲基金(主要是美国市场)的投资策略。也有一些只在上海、北京成立研究所调研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对冲基金会以比较隐蔽的方式在中国潜伏,比如,以个人名义居住在北京及上海,或者设立一个国内注册的小型公司、招请中国顾问或独立的第三方销售公司,来收集中国市场信息。有些会设立关连公司进行相关业务,例如,有一家美国对冲基金在国内成立了从事基金行政及会计中后台服务的公司。这种趋势与美国相似,美国的大型对冲基金Citadel都有指定的证券商(为其他对冲基金融资融券)、IT公司及与对冲基金后台服务公司,从事多元化的业务。■

作者为中国对冲基金中心(CHINA HEDGE)研究部主管

上一篇:如何洞悉REITs投资风险 下一篇:Jeremy Grantham:美联储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