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建筑物外墙渗漏的措施

时间:2022-10-18 09:21:42

防止建筑物外墙渗漏的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建筑物外墙渗漏问题却一直困扰着许多工作人员,本文着重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诸多原因并对其进行探讨,进而提出了有效防治外墙渗漏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外墙;渗漏;措施

外墙渗漏是建筑施工工程中常见的一个质量通病,为解决外墙渗漏的问题,过去采用过各种不同方法,在工程实际运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造成外墙渗漏的原因

1.1墙体的自身裂缝

混凝土墙体中,剪力墙在施工过程混凝土振捣不均,密实度不够,形成渗漏通道;剪力墙在施工时采用墙板同时浇筑的施工工艺,未能为墙体和混凝土留有足够的沉实时间,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同时,在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只注意室内混凝土浇水养护,忽视外墙浇水养护,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墙体内外温差较大也容易产生裂缝。还有,对墙体养护时间不够,也会导致干缩裂缝。

1.2对外墙施工留下的孔洞处理不当

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孔洞,尤其是脚手架和缆风绳的孔洞,因为洞口小,灰前往往未经处理或便草草封墙,这些孔洞也成为日后渗漏的隐患。

1.3外墙灰层裂缝

外墙装饰基层一次性打底太厚,或为保证全高垂直度而使用局部打底偏厚,如未采取措施,使基层空鼓龟裂和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又未设置分格线,使基层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因此种种,直接影响了面层与结构层的结合,造成面层基层空鼓龟裂离析和脱落等质量问题,也是产生外墙渗漏一个重要的因素。

1.4墙铝合金或塑钢窗安装处理不当

在外墙铝合金或塑钢窗安装过程中,由于窗框周边塞缝不严而出现空鼓,造成渗漏有的裂缝因为太小,给塞缝造成一定的困难,塞缝质量达不到抗渗漏要求。

1.5填充墙裂缝

各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与砖墙砌体结合处的外墙面呈现水平渗水裂缝 ,渗水程度底层比上层严重;现浇框架柱与砖墙砌体竖向结合处的外墙面呈现局部竖向裂缝 ,一般出现在每层砌体上部2/3 处 ,其中开设门窗洞口的比未开设洞口的严重 ,门窗洞口墙体面积小的比墙体面积大的要严重 ,尤其是紧靠框架柱或框架柱边宽度小于 250 mm的砖墙 ,裂缝更为突出。裂缝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设计原因。在做综合楼框架结构设计时,事先未周密考虑建筑立面门窗洞口布置 ,有时出现围护墙砌体门窗洞口砖墙宽度过小(

② 施工原因。框架结构层砖砌体围护墙砌筑时没有按照建筑规范规定操作 ,不论层高多少砌筑时均一次到顶 ,造成墙体对砂浆层压缩值增大 ,砂浆收缩后墙顶结合处形成水平裂缝。

框架柱、构造柱中预埋的墙体拉结钢筋 ,在后续各分项工程施工中未加以保护 ,拆模、进料过程中多有随意弯曲 ,致使砌墙过程中无法拉直钢筋 ,砂浆不能包裹钢筋四周起保护作用。钢筋锈蚀后引起膨胀 ,造成墙体局部不规则裂缝。

③使用原因。包括用户在安装广告牌、店招牌、空调室外机时 ,在墙面上钻孔随意性较大 ,致使墙体空心砖出现裂缝渗水 ,有的钻孔位置不明确 ,换位后未将原孔位填补密封 ,造成渗水。

④物理原因。框架结构的楼体处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混凝土的膨胀系数比砖砌体大1倍。外墙随着昼夜温差、四季温差的变化产生热胀冷缩现象。各层混凝土框架梁与砖墙砌体结合处普遍会产生水平裂缝;混凝土框架柱与砖墙砌体竖向结合处也因上述原因产生竖向裂缝 ,层高越高产生的裂缝越多。

另外就是住户在晒衣架、窗台外搁物篮架时 ,钻孔位置距离窗台及窗旁太近 ,螺栓紧固时造成窗台及窗旁墙体砖块胀裂 ,粉刷层起壳、脱落引起渗水;其次钻孔直径大大超过螺栓直径 ,又没有嵌填密实 ,形成空隙 ,从而引起渗水。

2、防止外墙渗漏的措施

2.1墙体孔洞的处理

对于外墙为混凝土剪力墙的孔洞(用于穿拉杆),灰前须进行封堵,而且按防水要求进行封堵。封堵时要将孔洞的两端凿成锥形,深度不小于,清理干净后,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实。

2.2窗框的密封处理

对于处理铝合金窗和塑钢窗窗框周边的渗漏问题,首先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墙体的窗洞尺寸,洞口尺寸偏大的要先补砌砖,洞口尺寸偏小的要进行剔凿,以防止因窗缝太小而无法进行塞缝施工。对于塞缝的砂浆要分2次进行封堵,才能封堵严密,而且封堵前要对基层进行清理,以确保塞缝效果。由于铝合金窗、塑钢窗窗体和窗边的水泥砂浆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热胀冷缩后在交接处就会产生变形而导致裂缝,因此在交接处应打满防水密封胶。

2.3按要求施工填充墙

在框架结构围护墙砌体施工中 ,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坚决遵循一个工作日内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4m,减少或消除砌体砂浆收缩所引起的顶部水平裂缝。围护墙体顶部少砌1皮~2皮砖 ,与框架梁间预留70mm~120mm间隙 ,改用C20细石混凝土 坍落度控制在(50mm~70mm)支模浇筑密实。浇筑前浇水湿润墙体 ,浇筑后注意浇水养护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方可拆模 ,并凿除凸出墙面的混凝土。

对于紧靠框架柱、构造柱边小于250mm的门窗洞口砖墙 ,图纸会审中应将其改成现浇混凝土并与框架柱、构造柱同时浇筑 ,并在相应的门窗过梁处预埋钢筋处理。

对框架柱、构造柱、预留洞口的预埋钢筋 ,在各工序施工操作中,尽量采取保护措施,不准随意弯曲或在其上攀爬,造成人为变形。

针对用户安装室内外构件 ,预先发放住宅使用说明书 ,提醒业主注意以下事项:在安装户外广告牌时应尽量避免在空心砖墙面上钻孔 ,以免刮大风时造成广告牌坠落事故 ,必要时在构造柱中钻孔安装;安装空调室外机钻孔时应适当控制孔内比孔外稍高一些 ,这样可减少雨水内渗 ,并且在放置螺栓后及时注入玻璃硅胶 ,紧固螺帽后使之与墙面密封无缝隙 ,避免雨水渗入墙内;在安装窗前晒衣架、搁物篮架时 ,宽度要比窗口两端各长250mm以上 ,避免因钻孔、紧固螺栓将窗台及窗膀墙砖砌体、粉刷层胀裂 , 造成人为的渗水裂缝。

2.4外墙抹灰层的施工

在外墙的找平和抹灰过程中,抹灰厚度大于设计要求的必须分层抹灰,并且在抹灰层中加上钢丝网。抹完灰后要及时淋水养护,以使砂浆不会因干缩变形和温度应力作用引起起壳和开裂。

2.5混凝土墙体的浇筑与养护

在混凝土外墙施工过程时,要严格按混凝土浇筑操作规范进行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下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墙体混凝土应连续浇筑,若因机械故障等因素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h,否则将出现冷缝,影响墙体抗渗效果。

当采用墙、板整体浇筑的施工工艺时,应先浇筑墙体混凝土,并停歇1-1.5h ,使墙体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然后再浇筑楼板混凝土,以防止墙体混凝土出现沉实裂缝。尽量采用墙、板分开浇筑的施工方法。

混凝土浇筑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对有抗渗要求的外墙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5天,每日浇水的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以防止混凝土在前期的凝结过程中,因缺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3、结束语

外墙渗漏的质量通病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做好施工的每一步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达到有效的控制外墙渗漏问题。

上一篇:软土路基处理浅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实证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