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生物学简答题答题的反思

时间:2022-10-18 08:35:51

对一道生物学简答题答题的反思

【摘 要】本文以一道荆州市2016届高三质检I生物学简答题为例,简析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备考简答题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质检简答题;答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28-02

一、问题的提出

简答题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生物卷的两大题型之一。因其题干信息的容量大、小题设问的角度巧、思维发散的方向多和解题能力的要求高,学生一直对其“爱恨交加”。现以一道荆州市2016届高三质检I生物学简答题为例,简析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试题举例

例: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在某野生型窄叶芦笋幼苗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有。请分析回答:

(1)芦笋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差异较大。也将X染色体和Y染色体叫作同源染色体的原因是___ 。

(2)仅从性染色体的组成分析,雄性芦笋产生的显著特点是___ 。

(3)有人对出现芦笋阔叶幼苗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加倍)。请设计一个实验,鉴定芦笋阔叶幼苗出现的原因。其简单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_____ 。

(4)现已证实芦笋的阔叶是一个基因突变的结果。为确定这个基因的突变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实验予以鉴定。其最简单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____ 。

(5)已知J笋的阔叶是一个基因的显性突变所致。由于芦笋雄株幼苗的产量高于雌株,种植户希望能在幼苗期就能区分其雌、雄。为了探究控制芦笋叶形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中亲本的表现型。_____ 。

点评:本题有以下三个特点:①综合考查多个重要考点。如减数分裂过程、伴性遗传、有丝分裂过程和基因的分离规律等考点;②紧扣教材考查基础知识。如第(1)~(5)小题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依次是:减数分裂知识中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伴性遗传知识中XY型雄性个体产生的类型和比例、有丝分裂知识中分裂期中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知识中的自交实验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知识中摩尔根经典实验的基本方法;第(3)小题还渗透考查学生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的基本实验方法;③突出考查科学探究能力。如第(3)~(5)小题所考查的科学探究能力都是“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模拟了高考全国卷Ⅰ“考查科学探究能力的子项相对集中”的特点。

参考答案:(1)在减数分裂时,能进行X、Y染色体部分区段的联会或配对;(2)X和Y两种类型、数目相等;(3)取芦笋的野生型窄叶植株和阔叶植株的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4)选用多株芦笋的阔叶雌、雄株进行,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5)芦笋的野生型窄叶雌株与芦笋的阔叶雄株。

2. 答题分析

大数据分析显示,全市本题的平均分很低,试题的难度很大,属于难题(见表1);学生的答题情况很不理想,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

二、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基础知识的掌握有遗漏

很多学生不理解出现同源染色体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出现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基础。对同源染色体概念的核心内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的掌握有遗漏,将试题(1)仅回答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 知识迁移的能力较薄弱

很多学生不能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变异类型的研究层次或水平中,梳理出实验条件相对简单或实验要求相对较低的研究层次或水平;不能将观察染色体数目迁移到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的时期,以及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取材部位。将试题(3)错答为“选阔叶植株杂交”或“显微镜镜检”或“用秋水仙素处理,再显微镜镜检”等。

3. 实验设计的能力待提升

学生普遍害怕实验设计题,特别是探究实验设计题。如在解答第(3)~(5)小题时,很多学生不能根据题意,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或其中的重要步骤,组织的答案逻辑不清晰、结构不完整。

4. 相近知识的比较需加强

很多考生不能通过比较,厘清实验设计思路与实验步骤的异同点、实验设计思路与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致在解答第(3)~(5)小题时答非所问;不能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可遗传变异类型的研究层次或水平的比较中,探寻到解答第(3)小题的突破口。

三、教学建议

1. 研究高考真题,明确备考简答题的基本策略

“以考定教”是备考高考简答题的一个基本原则。研究近五年高考全国卷简答题的真题,对照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总结其特点或规律,就是备考高考简答题的基本策略。

(1)聚焦考试大纲所规定的重要能力。高考简答题能全面考查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四项能力,因此,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学生备考简答题和提升能力的重难点。

(2)聚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重点知识。重点知识是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学习目标为“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的具体内容标准(知识点)。高考简答题的命制一直坚持重点知识重点考、年年考并常考常新的特点。

(3)聚焦教材所渗透的科学探究实验方法。备考高考简答题,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材,特别是教材中有关科学史的内容。在进行科学史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再发现”科学家取得巨大成功背后所蕴藏的完美的科学探究实验方法;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再发现”有的科学家在相关研究领域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的原因。让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总结解题规律,提升学生解答简答题的能力

解答简答题的过程一般包括:

(1)梳理题干信息。如第(5)小题,从题干中可获得的信息有:芦笋为XY型性别决定;阔叶是一个基因的显性突变所致;芦笋的野生型窄叶是隐性基因纯合体,阔叶的基因型一般樵雍咸濉

(2)探寻解题的突破口。找准需求或问题是探寻解题突破口最有效的途径。如题干中“种植户希望能在幼苗期就能区分其雌、雄”“为了探究控制芦笋叶形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

(3)迁移已储存的知识。根据以上需求或问题,可迁移到教材摩尔根的果蝇经典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的答题模型中(果蝇杂交实验的过程见图1);还可迁移到教材人类的女性色盲和男性正常婚配,后代的表现型能直接反映其性别的答题模型中(女性色盲和男性正常婚配的遗传方式见图 2)。

(4)选择完善答案。根据“种植户希望能在幼苗期就能区分其雌、雄”的需求,将其转换成“后代的表现型能直接反映其性别的亲本杂交方式”的需求,再从以上两图所示的两种答题模型中,选择所需要的模型。并根据题意,完善所需要的答案,即“芦笋的野生型窄叶雌株与芦笋的阔叶雄株”。

3. 优化落实环节,完成备考简答题的教学任务

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搞好问题预设。高三教师虽然每年面对的学生不同,但这些学生在备考简答题时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教师可根据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预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高备考的效率。

(2)重视信息反馈。课堂提问、个性化辅导、作业和质检是反馈简答题教学信息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信息反馈所发现的问题,如知识储备的问题和答题能力的问题,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备考的有效性。

(3)突出严格规范。规范教师的板书,严格要求学生答题时的书面表达,让严格和规范成为备考简答题时的常态,提高备考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2] 吴庆华,丁远毅.高考全国卷I考查科学探究能力试题的三大特点[J].中学生物学,2015,(6):56.

[3]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8):28.

上一篇:论阅读教学的“常态”建构 下一篇:默会知识的浅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