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千阳民间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时间:2022-10-18 08:21:14

陕西千阳民间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陕西千阳民间刺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陕西省千阳刺绣是历代流传于民间的手工技艺,在民间美术中属于最基本、最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在笔者看来,理清陕西省千阳县民间妇女刺绣的历史,或千阳县妇女在某个历史阶段或事件中的刺绣状况及作用等,并不是研究的最终目的。本文通过对千阳民间刺绣艺术的研究,试图更好地理解千阳的历史和文化。

一、千阳民间刺绣渊源及千阳民间绣女

千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陲,北靠甘肃省灵台县,南邻宝鸡陈仓区,东与麟游、风翔县毗邻,西同陇县接壤。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 千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燕?场⑽骱喊У圬┫嗨局惫?眨?瞥??径涡闶凳烦魄а?ldquo;三贤”; 千阳文化遗迹可观,千阳境内出产的“鱼化石”、“?麋墨”和“骨质算筹”为全国之最;千阳民风淳朴,人民厚道豪爽,男人稳健能干,女人聪慧灵巧。民间艺人辈出,民间刺绣艺术闻名遐迩;在中国刺绣发展悠久的历史中,最早能追溯到到黄帝妻子嫘祖教民育蚕的故事。有关千阳民间刺绣的源头,《千阳县志》中并没有记载,虽然没有文字的记载,但一代代的后人都知道在他们前辈之前已经有刺绣这门活计了。

在千阳,刺绣对女孩子来说,这种劳作的训练是必需的,八、九岁的时候,她们可以给自己缝些踺子、沙包一类的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子们的技艺也日渐成熟,做一个巧手姑娘便成为她们的自觉愿望。因此,在农家处处可见“母女相传,邻亲相授”的传艺生动场面。渐渐的,女孩子们长成了大姑娘,到了出嫁的年龄,她们的装束也不同以往。出嫁的这一天中,旧俗人家对媳妇讲究“针线茶饭”,这针线功夫还在饮食之前,所以女孩子们大多以自己给自己做嫁妆来显示是否“称职”。而这嫁妆中绝大多数是绣品,且都是手工绣品。比如,绣花鞋、绣花枕、仔细观察品味,这些绣品的内容都带有一定的寓意。在从少女到的这一转化阶段,婚期绣品上的图案尽管不尽相同,但所表现的主题基本上是“鱼儿闹莲”和“榴开百子”“凤凰戏牡丹”等,在千阳,这些纹样有其特定的寓意,鱼、石榴和莲、牡丹分别是男女生殖器官的象征,鱼莲相交隐喻着男女两性的性结合,其目的是繁衍后代。两大主题可归结为一个主旨:生命传承。

婚后,做母亲的生涯开始了。孩子还未出生,种种生活用品,如童枕头、童帽、童鞋以及婴儿被褥已经一应俱全。这些用品上绣的图案纹样,已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小孩子穿的、戴的、玩的东西上常常伴有“老虎”的形象,如虎头帽、虎头鞋、虎形图案等,以老虎为主题的这些用品、饰品。表达了大人们对下一代的论文联盟某种希望和寄托,蕴含着新的寓意。即希望孩子长得虎头虎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十年的媳妇熬成婆”,一个普通的千阳乡村女性在经历了出生、少女、婚嫁直至成为一个母亲几个阶段后,一般正常情况下,她的人生历程基本已经定型了。作为妻子、母亲,她依然会在家里门外默默劳作,生生不息,直至度完自己平凡的一生。当然,她也依然会手工不辍,一针一线,绣绘出一件又一件令人回味不已的温暖画面。她们拿起剪刀是就能剜花,拿起针线是便可绣花。千阳的乡村妇女就是这样,她们从小就围着奶奶学剪窗花,学绣花,几十年一剪到老,一绣到老,练就了深厚的民间艺术造型功底,保持了刺绣艺术在自然状态下的源远流长。

二、千阳刺绣与当地民俗

任何一种民间刺绣的风格与特色,主要由地理环境及民俗所决定。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养育着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人群依靠不同的劳动方式生存,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千阳民间刺绣就是其中之一,从整体造型、构图到细微的绣法针法无不深深地打上生态环境的烙印。气候、山水、植被之色是民间刺绣最原初、最基本的文化底色,民间刺绣中的民俗因素是在浓重的自然生态环境底色上不断地反复地堆砌、沉积以后,经过千千万万的民间刺绣妇女重新感知、选择、组合、构思的结果。千阳民间刺绣是千阳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因而刺绣在婚嫁、丧葬、庙会等等民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年节习俗上的应用

千阳人非常重视年节,年节与庙会绣品,承载着地域群体共同的民俗信仰,具有较强的展示性。其时的民间刺绣,在男女老少辞旧迎新的装饰上尽显风采,唱大戏、耍社火是千阳人民逢年过节有趣的活动,表演者的服装上自然也少不了刺绣的装饰点缀。同时在门帘、窗帘、被单、枕顶、烟袋、布玩具等家庭布置与日用品上,刺绣随处可见,美不胜收。

(二)婚寿丧习俗上的应用

千阳民间刺绣与人生结合最密切者,莫过于应用在生、婚、寿、葬等人生礼仪中的绣品。嫁娶婚俗仍保留过去的定亲、迎亲、闹洞房等习俗。婚俗在民间是人生大礼。婚俗绣品花样十分丰富。绣品在乡村生活中往往也成为青年男女表达情意的信物。新娘会在新郎的陪伴下问候男方的长辈亲戚朋友,并呈上自己的见面礼,而这见面礼就是新娘婚前绣好的各式绣品。送给长辈的见面礼以烟袋、鞋垫居多;最好玩的是送给小姑子的“双头鸡”、“布娃娃”、“回头鹿”,造型奇特,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按照传统“五福”的观念,长寿排在第一,以代表青春永驻,延年益寿的寿俗品行为主。主要绣品有老婆婆头上戴的勒勒,耳朵上戴的耳套,衣服上挂的“寿桃”;老汉戴的瓜壳帽。

丧俗的讲究也很多,传统气息颇为浓郁。关于葬俗绣品,以寿礼中的服饰、卧具为主,人死后所穿的“寿衣”,完全没有实用的和观赏的意义,甚至礼仪上的意义也不占主要位置,它只是做为“亡灵”消费生活的延续,这纯属信仰的需要。它们虽仅用作陪葬,却依然充满想象力,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为丧俗而作的民间刺绣作品中,有逝者头上枕的绣有石榴、牡丹代表多子多富贵的枕头,脚穿绣着喻地喻水的莲花“老鞋”,它与“老枕”如天地上下相对,是逝者灵魂通天通地,灵魂不死,生命永生。

三、千阳刺绣在民间的分类

千阳刺绣从象征表意方面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延长所用形象的自然属性 。千阳民间刺绣艺术常以内涵丰富的动、植物如莲、石榴、牡丹等图形形象,打破时空的限制,将不同时间、地点、季节的场景铺绘在一起,通过精心的搭配,构成和谐而美好的画面,巧妙的表达诸如“石榴坐牡丹”、“蛇盘兔”、“鱼戏莲”、“鸳鸯戏水”、“蝶恋花”等保护生命、种族繁衍一些富有内蕴的主题,这类图案在枕头顶子、鞋垫中经常可以见到。

第二种——利用谐音取意。勤劳质朴的千阳人,在日常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还创造出了许多富有吉祥寓意特征的纹样,将生活常见的事物:“蝙蝠”,“蝠”

转贴于论文联盟

谐音“福”寓意幸福、纳福等,“蒜”谐音“算”寓意会算账、聪明等等,“羊”谐音“祥” 寓意祥和、吉祥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的审美情趣。例如在千阳很受人们欢迎的刺绣图案:“五蝠(福)奔寿”、“三羊(祥)开泰”、等,寓意十分深刻。还有“鹿鹤同春” 、“喜上梅梢” “吉庆有余” 等。

第三种——“图像造型符号”。抽象符号的样式常见的有象征一阴一阳,天地相合的“十”、象征繁衍不息的“?d”、 “如意盘肠”、六角形图、云勾子等,在千阳这类符号大都是老人们严格地传给女子们的。这些看似自由的手工艺品,当其触及生命和爱情时,善绣的女子们始终是一丝不苟的。

千阳民间刺绣纹样主题非常注重文化内涵,充分运用汉民族语言、文字与图像同源、相同、相融的特性,通过寓意象征性的图画语言或图画文字构成画面,表达对吉祥美满生活的向往。而其构图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幅画面常常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其更加丰富,变化生动。

(二)形式分类

1.刺绣生活用品

主要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头帽子,五毒马甲、肚兜、绣花鞋、鞋垫、门帘、被罩、坐垫等等。

2.刺绣玩具

是长辈给孩子做的一些玩具,(千阳话又叫“布耍活”)如:浓眉大眼阔嘴的布老虎、肥头大耳的猪枕头、聪明滑稽的双头小毛驴、单头驴、布狮子等。

3.刺绣装饰品

此类绣品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用来装饰、点缀用,如:蝴蝶串、鱼串、福禄寿喜串、喜字串、熊猫串;虎头壁挂、乐乐狮、对对狮、五福捧寿、吉庆有余、喜上梅梢等。

四、千阳民间刺绣的色彩

(一)色彩与绣花儿婆姨的性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环境对人的性格塑造起着极大的作用。千阳民间刺绣有着色彩热烈、明快、粗犷、质朴的风格,千阳乡村的绣花儿婆姨亦是如此,火辣辣,充满热情,奔放直朴的性格极易感染人。千阳民间刺绣的质朴,首先来自于生活的质朴,来自于千阳妇女性格的质朴。这质朴、幽默、粗犷的性格反映在民间刺绣里,就自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艺术风格。她们绣花儿不需要太多的顾忌,生活中有啥绣啥,脑海里有啥绣啥,自己想绣就绣。

(二)色彩与千阳民俗

千阳民间艺术的用色不是单一的夸张与抽象,支撑于其后的是坚厚的传统信仰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尤其是节令民俗、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刺绣色彩的运用。年节及婚嫁喜事的“福”“寿”“喜”字象征吉利喜庆、鲜艳明亮的色彩,尤其是红色的大量使用,与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密切相关。几乎每件绣品都有红色的一面。而在丧事中,千阳人常把它与婚事统称为“红白喜事”,即丧葬白事也是喜事,因此在缝制寿衣时,里料全为大红色,包括寿鞋在内。

并线方法的应用,是千阳妇女常用的一种配色方法,乡村妇女门对这种方法的应用不是再现自然色彩,而是突破了色彩原理和时空观念。这是审美与五色观念结合的产物,这种色彩浓艳而和谐,依据自然又超脱自然,这种色彩的大量应用充分体现出千阳人的单纯、率真的性格,热烈奔放的情感。例如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八十多岁的民间刺绣艺术家李爱姐在绣制其枕顶花中的应用,为表现鱼鳞的纹理,茎叶的扑朔迷离,作者将紫红色与蓝色分别各劈一半,再将两色合搓成一根新的双色线,这样以来,只用简单的平针就能表现出游鱼的波光粼粼的鱼鳞。

一批批民间刺绣艺术家也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地、悄无声息地在这片黄土地上诞生着、成长着,一代又一代。她们多是农家妇女,文化程度虽不高, 但一根根针线犹如一枝生花的妙笔。我们通过研究也能挖掘出通过这些艺术作品而透露出来的信息。处在千阳乡村封闭的文化交流空间中的妇女,“绣花儿”是解决妇女们心理的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民俗、人文的特征。陕西千阳民间刺绣纹样不矫揉造作、高深玄奥,而是率真朴实、理想圆满。正是基于这朴素的审美情趣,形成了它们特有的纹样构成方式和制作工艺。它们是由劳动群众自己创造的、真实表现并服务于他们生活,集审美欣赏与实用功用于一体,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寄托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崇拜。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栗宪庭:中国艺术市场解决方案 下一篇:简论新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