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18 07:30:57

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比的实证研究

摘要: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但新旧会计准则前后盈余管理对比的实证研究目前还很少。本文从新旧会计准则改变的前后对比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借用修正的琼斯模型,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回归分析发现:新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要高于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但新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负向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新旧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上。

关键词:会计准则;金融危机;正向盈余管理;负向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一大批市场前景良好、成长性强、发展速度快的企业也逐步走入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升高,这些成长性良好的公司为了进行IPO或者维护自己在股票市场的一席之地是否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

2006年,我国会计制度变更引起了股票市场的轩然大波。国家为了规范我国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更改了原有的会计准则。已有研究表明,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赵春光,2006)。他们认为06年2月15日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理应在相当程度上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和职业判断中缩小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盈余空间的同时也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所需要从业人员职业判断的另一些方面给上市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余地,甚至扩大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操作空间(宋昌英,2010)。那么,新会计准则到底对公司盈余管理有怎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验证。

所以,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1.2006年会计准则的变更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2.将盈余管理区分为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第一点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沈烈等(2007)研究表明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既是制约与反制约关系,也有利用与反利用的关系;赵春光(2006)在研究中表明,在相当程度上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和职业判断中缩小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盈余空间的同时也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所需要从业人员职业判断的另一些方面给上市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余地,甚至扩大了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操作空间(宋昌英,2010)。整体上的研究结论表明,会计政策变更以后,从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和职业判断中缩小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同时对无形资产进行的确认和摊销方法的改变、有条件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沿用以及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的提高均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间,至于其制约与反制约的关系(沈烈和张西萍,2007)到底如何,还少有研究。

三、研究设计

琼斯提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和固定资产水平。营业收入的变动导致企业的应计利润变动,固定资产会产生折旧从而带来应计利润的减少,本文的基本模型如下:

(1)

其中,它是企业第年的总应计利润;是企业第年的非经常性项目前利润;是企业第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企业第年的非可控应计利润;是企业第年的总体资产;是企业第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第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是企业第年的固定资产原值。

运用模型(2) ,可以得到每个公司每年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

(2)

其中, 分别为模型(1)中 的估计值。这样,运用模型(3) 即可得到公司盈余管理的替代指标操控性应计利润:

(3)

通过模型(4)和(5)来检验假设:

(4)

(5)

其中, 分别为公司正向和负向操控性应计利润,它们分别是公司正向和负向盈余管理水平的替代指标。表示公司规模,等于公司年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表示公司财务杠杆,年末负债总额除以年末资产总额;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当年税后净利润除以年末资产总额;表示公司投资机会,年末公司市场价值除以账面价值;公司滞后一期的应计利润;表示公司是否为进行了会计准则的变更的哑变量,如果公司会计未变更,则=0,如果公司会计变更,则=1。

四、实证结果

将整理好的数据运用STATA进行四次线性回归,首先不引入变量得到对应的,再在模型中引入变量得到另一组,回归结果整理如下表1:

表1 回归结果

注:***1%水平上显著;**5%水平上显著;*10%水平上显著

上表展示了新旧会计政策下公司正向操控性应计利润()和负向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回归结果对比。从正向操控性应计利润()回归结果来看,通过不考虑会计制度变化和考虑会计制度变化的对比,发现会计政策变量系数显著为正,这表明新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这与假设一致。这与企业在新会计政策下利用关联交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非经常性损益、收入费用的确认、资产重组等方面进行利润调增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从负向操控性应计利润()回归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会计政策变量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表明新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负向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与假设相符。新旧会计政策对于企业的负向盈余管理控制并没有像对正向盈余管理控制那样严格。

五、研究结论

实证结果显示,新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要高于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但新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负向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宋昌英(2010)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同,但本文还从正负向盈余管理的角度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新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要高于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水平,这与企业在新会计政策下利用关联交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非经常性损益、收入费用的确认、资产重组等方面进行利润调增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新旧会计政策下企业的负向盈余管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新旧会计政策对于企业的负向盈余管理控制并没有像对正向盈余管理控制那样严格。

参考文献:

[1]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益:盈余管理视角[J].经济研究,2009:81-91.

[2]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万方资讯,2009:51-58.

[3]宋昌英.基于现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会计之友,2010(35).

[4]路军.金融危机前后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比较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25).

[5]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6(03).

上一篇:企业并购会计处理的探讨及税收筹划 下一篇:谈初中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