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做好细节护理的策略

时间:2022-10-18 07:28:36

儿科护理中做好细节护理的策略

一、细节护理的具体措施

1.树立细节护理意识:儿科患者因其语言认知能力尚且不完善,沟通过程中存在交流障碍,导致其配合程度较低,且由于现在基本上都为独生子女,孩子生病后家属多数存在紧张心理,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也会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儿科的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性,一点点细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所以,一方面护理管理者要给每位护士灌输细节护理的意识,使之充分认识细节护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必须先要树立细节护理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到细节护理的必要性,并且要愿意接受细节护理基本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过程中尽量细致认真,减少过失,注重每个工作细节。

2.规章制度的细化:在儿科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对如“儿科护理管理手册”、“儿科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儿科护理质量标准”、“儿科规范化服务流程”等多种护理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护理质量管理和控制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据,对于保障护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也有重要意义。动态监控规章制度的实施情况:制度的制定并不是为了做样子,要切实落实。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强化监控程序,护理管理者要适时对儿科护理质量实施动态监控,在工作中要向护士实时灌输细节护理的理念,对工作中因护理细节疏忽而造成的护理差错的现象要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处置。

3.用药护理细节:因小儿脏腑娇嫩,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药物反应较为灵敏,准确顺利安全地遵照医嘱给患儿成功用药是一项很关键的任务。临床上儿童大多选择口服及静脉滴注给药。在选择口服用药时应尽可能选用儿童专用剂型,并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对有苦味的药物在不影响药物疗效的情况下可适当加糖服用,粉剂要加水调成糊状送服,避免患儿因哭闹呛入气管中,并掌握好服药的时间。静脉滴注类药物一般成人和小儿剂型相同,但儿科使用量极小,因此很难掌握用量,特别是抢救类药品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太少达不到治疗效果,稍多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所以在临床上儿科用药要严格掌握配伍禁忌,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有些药物使用前需要皮试。为了预防儿童耐药性的发生,临床在对儿童使用药物时要坚决杜绝估量及过量用药。同时要根据药物的种类及患儿的情况掌握安全有效的给药时间。对于危重症抢救的患儿,一定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向临床医师汇报并调整治疗方案。

4.静脉输液细节:儿科患者的共同特点为表现出对静脉输液极大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但这又是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而现在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加上一些血管本身就不明显、脱水或重症患儿在静脉穿刺时更显困难,很容易造成护患矛盾。因此,医院可以举行培训班及师带徒,强化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技术考核成绩差的护理人员不能在患儿身上试针。针刺前应做好患儿及家长的思想工作,消除其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可采取一个治疗穿刺护士、一个助手加一个家长的针刺方案,从细节做起,争取使穿刺一次成功,尽量减轻患儿的痛苦,这样做的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体会到小儿静脉穿刺的困难,从而减少护患矛盾。静脉留置针一方面可以少患儿多次穿刺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方便,但临床若要静脉留置针,应尽可能取得患儿及家长的同意。在进行针刺前一定要注意科学消毒,良好的固定及输液时的护理,并加强巡视,对输液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特殊护理细节:在特殊护理中细节管理非常重要,一个细小的失误就可能会导致患儿丢失生命。如在对危重症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护理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最好采取专人护理的方法,护理中要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必要时通知医生,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应详细交待病人的各项情况,嘱咐其应注意的问题,并及时告知当班医师,这种做法能使临床护理工作更为有序,可以预防很多潜在的危险。

二、结语

确实从细节上做好护理工作,让患儿享受温馨的呵护,使患儿及家属放心。如对毛细支气管炎或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中,因患儿痰多,可能随时会出现痰液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情况,护理人员应定期巡视查房,并备好吸痰器等应急抢救措施,根据病情可配合雾化吸入及拍背排痰等;对出血性、水肿性及心肌炎患儿要严格限制其活动量,但儿童生性活泼好动,这方面管理较难,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多方引导,争取患儿配合。

作者:刘炎奎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视觉文化人才培养的价值 下一篇:民俗体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