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圆琴梦

时间:2022-10-18 07:09:26

人到中年圆琴梦

少年时代,每当在银幕上看到殷诚忠先生演奏《钢琴伴唱红灯记》和《钢琴协奏曲――黄河》时,总会被殷大师在黑白琴键上10指翻飞的高超技巧所吸引。被钢琴出神入化的表现力所征服。渐渐地,心中就有了想学弹钢琴的愿望。百般纠缠之下,母亲说:“你实在想学弹琴,就买个20元的凤凰琴吧(一种用塑料片拨奏的琴)。一架钢琴花的钱,是我和你爸半年的工资啊!”

凤凰琴和钢琴,虽然都叫琴,但犹如麻雀和孔雀的关系。凤凰琴没弹几天,我就对它完全没了兴趣。这以后,我便经常在音乐学院子弟、我最要好的同学林卫家过“钢琴瘾”。林卫的爸爸是音乐学院教钢琴的。他除了教儿子弹琴外,也会向我传授一些钢琴弹奏的技巧。几年后,林卫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后来去了瑞典。而我,则成了个“内行看咱外行,外行说咱内行”的人。

成家后,买钢琴的意愿只是在心底蛰伏着。毕竟,对于工薪家庭来说,花费上万元买一架不属于生活必需品的钢琴来弹着玩,还真得下点狠心才行。老婆说,家中有个雅马哈电子琴,你凑合着弹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去附庸风雅嘛!还说,真买架钢琴,没准弹几天就腻味了,到后来诺大个家伙成了没用的摆设,还占地方。

可电子琴和钢琴相比,依然是麻雀与孔雀的关系。让人觉得不够劲。在为生活的忙碌奔波中,买琴之事又一搁多年。但我打心底相信,我对钢琴的热爱,一不是附庸风雅,二不会日久生厌。去年底,我在单位附近发现一家新开张的“珠江琴行”,那里不但售琴还设有练琴房,10元钱可以弹一小时。于是就经常利用午休时间,跑到练琴房“快乐地休憩”。琴行老板姓莫,和我是同龄人,会拉小提琴的他特别能侃,我每次去弹琴,他都会和我围绕音乐神侃一通。

那天,莫老板在听我弹了几支曲子后说,其实,你的乐感还行,指法基本功也行。与其经常花钱来弹,不如买一架回去享受。我说,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老没实施。莫老板笑笑,说:“人生好比过山车,一眨眼就从起点到了终点。人到中年,喜欢的事就要抓紧时间去做。”

他这话深深打动了我。几天后,一架“珠江”M―125型号的钢琴就摆到了家中书房内。

钢琴买回家后,我的休闲变得更充实了。在行家的推荐下,我买回上海音乐学院孙维权教授的《跟我学――钢琴即兴伴奏》等一大堆钢琴教学碟,开始了不考级的“成人继续教育”。钢琴真如贝多芬所说:“它给了我一双看不见的翅膀。”常常弹着琴,那不同年代的旋律便把我带回到过去的时光中,许多已忘怀的往事竞如电影一样,一幕幕叠现在眼前,激起心中太多情感的涟漪!

那天休加班假在家,我正在弹琴。有朋友打手机找我,问:“你在休闲啊?”我说:“在弹琴呢。找点乐子调剂生活嘛。”朋友听歪了,神神秘秘地问:“谈情?是在咖啡吧和漂亮姑娘谈情吧?小心碰见熟人。”我笑说:“你想哪去了,我在弹钢琴。”朋友颇有不屑:“弹钢琴?得了吧你!据我所知,弹钢琴的最佳年龄是4岁以前,你都超龄10倍,晚啦!”我一字一顿:“人到中年,喜欢的事抓紧时间做,就不算晚。”

上一篇:在那插队落户的日子里 下一篇:洗脚的学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