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路堤结合工程路基压实标准的确定

时间:2022-10-18 06:23:01

关于城市路堤结合工程路基压实标准的确定

[摘 要]当城市防洪大堤兼具交通要求时,多采用路堤结合的解决方案。路基工程设计中,常遇到压实标准的确定问题,且涉及水利工程、交通专业及国家标准等不同规范的选用。不同专业要求压实标准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堤防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工程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功能目标等多个因素予以确定。

[关键词]路堤结合;压实标准;堤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239-01

1.引言

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水系范围内的堤防工程常合二为一,进行路堤结合设计。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涉及不同专业规范和标准的确定,本文以填方路堤为例,讨论填筑土料压实度标准的确定原则与要点。

2.堤基清理

堤身填筑前需进行堤基清理,清基范围应包括堤身范围内堤基面,其边界线应在设计基面边线外30cm~50cm,如果,基面下土层工程性质优良,经处理大多可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但是,基底也可能是承载能力有限的淤泥质土,对于这部分土层是清除还是保留,是处理还是不做处理,应予以明确。

根据工程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1)摸清淤泥质土的工程性质。

(2)对于工程性质尚可,满足堤基要求的淤泥质土,经各方论证研究,可以不再做特别处理,整平压实并检测后,可进行堤身填筑。

(3)针对性质较差的淤泥质土,进行有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措施。

3.碾压试验

当碾压参数按照规范允许的界限值或设计提供的设计值进行施工难以达到设计标准时,可考虑进行碾压试验。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复核设计、修正原施工工艺。通过碾压试验可初步确定各碾压过程控制参数的取值,包括碾轮尺寸与碾重、激振力状态、行进速度、铺料厚度、加水量、碾压遍数等,通过对碾压参数及压实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提出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和质检形式,制定有关的施工技术措施,确定合适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压实参数及等相关指标。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以下简称90规范),土质路基压实度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却有困难时,可采用轻型击实标准。路基压实度0~80m深度要求:快速路及主干路压实度≥95/98,次干路压实度≥93/95,支路压实度≥90/92(分子为重型击实标准,分母为轻型击实标准)。

90规范编制时考虑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提出首选重型标准,确有困难时采用轻型标准的重型、轻型并列情况。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4](以下简称12规范)统一要求按重型指标控制,具体路基压实度,0~80m深度要求:快速路压实度≥96,主干路压实度≥95,次干路压实度≥94,支路压实度≥92(均为重型击实标准)。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C D30-2004)[5],路基压实度分上路堤和下路堤进行控制。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0.80~1.50m深度要求:压实度高速、一、二级公路压实度≥94,三、四级公路压实度≥93(均为重型击实标准)。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堤防工程粘性土筑堤压实度应满足:1级堤防压实度≥95,2级堤防、>6m的3级堤防压实度≥93,3级以下、

可以看出,12规范的压实标准有所提高,深度范围及道路等级更为细化。不同规范要求路(堤)基压实度范围的规定侧重有所不同,应该根据技术经济及具体工程特点选用。

5.压实质量控制

5.1填筑料质量控制

填筑料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各项参数要严格控制,其中料源含水量应满足要求,对于含水量偏高或偏低的填筑料,应进行相应处理后方案进行填筑。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上堤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填料级配不满足要求的,不得上堤填筑。

5.2 压实过程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在地基、坡面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点,根据观测资料分析结果,指导安全施工。

6.质量检查

现场试验获取坝料压实压实质量(如压实度)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环刀法、灌水法、瑞雷波法、核子密湿度仪法或无核密湿度仪法等,其原理与效果也各有不同。核子密湿度仪法具有高效、便捷等特点,通常相对误差为3%左右。瑞雷波法是一种优秀的压实质量多点测量方法,但设备接线较复杂,主要应用于碾压结束后压实度的测定,不适宜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

7.结论

清基后,如遇到基底较差的淤泥质土,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应分类给研究,若道路等级较低,经论证可降低压实度标准或按水利规范采用轻型击实标准;若不能降低标准的,应研究采用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对于堤基填筑压实度标准,应结合工程特性、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选择,避免一味就高不就低而造成资源浪费,同样,也不能由于规范选择错误使压实度标准偏低,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柳育刚.心墙坝料压实质量实时评估理论方法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1.11.

[2]黄英,符必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的数解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2.2,24(4):538-540.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C D30-2004.

[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7]倪文杰.城市路堤结合工程设计浅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2(6):11-13.

[8]张作海,程红光,李敏.填石路堤压实度检测方法研究[J].河北交通科技, 2009.01.

上一篇: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下一篇:浅谈砼灌注桩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