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瑰宝――玉龙床

时间:2022-10-18 05:07:15

一张长305厘米、宽165厘米、高280厘米,约由二十余个大块和数百个小块碧绿岫岩玉制成的床,于1月15日惊现辽宁盘锦。此床受到辽宁省文物局领导和盘锦市各级领导及文物收藏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玉龙床以本地岫岩玉制成,净重一吨半左右,传由当时为袁世凯称帝登基时制作。采用宫廷龙纹款式,耗玉料数吨。据说由密友张景惠委托刘某人承办。

由于此事涉及媚袁之举,故应是在保密下进行的。鉴于工程量大,还没等到玉床做成,袁世凯便在全国上下一片反帝讨袁的骂声中死去,从此那玉床就成为一个秘不示人的谜。

从藏家提供的资料来看,该玉床放置在大客厅,其陈设富丽堂皇,顿有皇家气魄。床上方高悬“古香书屋”大匾,厅柱悬挂“一榻清风书叶舞,半窗明月墨花香”(唐英)白瓷镶嵌对联。玉床前置玉香炉一对,床两侧设座钟一对(西洋钟)。厅右首放工书橱一件,厅柱旁放一对龙椅(当是宫廷版),玉床看上去与慈禧太后的御座极为相似。旧照片玉床前站立一穿长袍马褂冬装青年(是否为张氏家族有待考证),与从网上下载的合影中的一个人物应为同一人。

所有花板均以宫廷板龙样雕成,并以清宫金銮宝座的龙纹为饰。镂雕题材涵盖龙凤呈祥、福(蝙蝠)寿(寿桃)双全及各种传统纹样。其中以龙为主纹。床前垂挂玉制宫灯、璎珞等饰物。雕清宫版玉香炉一对,俨然为宫廷款式。玉床构件之间采用金属螺丝连接,非常坚固。以当时玉工制作如此规模的玉床而论,从选料、解玉到成型,若以二十名玉工参与计,每天十小时,估计最少也得耗时三年。也许是本地玉工水平及限时抢赶工时,玉床细部略显粗糙,但整体造型不失皇家霸气。

古玉鉴定专家古方先生对此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此床看雕工及造型可定为民国初期(1913年至1915年之间)。数千年来,人们不仅佩玉,还将玉制成寝具、餐具以及各种实用的物件,然而以玉制床,纵览古今中外造床史,可称独一无二之首创。

玉,以其温润、高贵而被誉为万石之灵,历代都将其视为辟邪除崇、延年益寿的瑞宝而受人喜爱。上世纪60年代批示为“稀世国宝”的岫岩玉,已被国家列为“国玉”。且不论该玉床是否为当年迎合袁世凯称帝献礼之物,仅盘锦作为发现地,无疑为辽宁岫岩玉文化史上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以玉制床,其实用性无疑有益于健康,据藏家称,夏天铺上席睡觉不会出汗,何况耗工制作如此规模的大床,其创作者的设计构思也可称一绝。考证古今中外,尚无玉床记载,盘锦玉龙床当之无愧为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之宝。

访收藏家杨先生问其价值,爽快憨直的他说:“作为盘锦人能够尽己之力为国家挽留住一件旷世之宝,是鄙人之荣幸……”

上一篇:浅谈明清官窑中的螭龙纹 下一篇:四川省造卢比银币铜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