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日本原型放码先进方法

时间:2022-10-18 03:04:13

解码日本原型放码先进方法

关于使用何种思路、方法确定放码,笔者一直以来主张采用中外混合式。虽然点、线、面位移研究国度不同,角度不同,但实质上“理”还是相通的。现针对日本原型放码先进方法作一介绍。

日本原型放码依据及诸部位放缩数值确定

如右图,令:B或X为胸围档差(2~3~4cm)、W为腰围档差(2~3~4cm)、H为臀围档差(2~3~4cm)、N为领围档差(1~1.2~1.5cm)、S为肩宽档差(1~1.2~1.4cm)、L为衣长档差(3~4~5cm)、L’为腰节档差(1~1.2~1.4cm)、L”为袖长档差(1.2~1.5~2cm)、Y为背长档差(1~1.2~1.5cm)。

日本原型放码依据就是原型12分法、3分法条块分割原理,而其诸部位放缩数值主要是通过点、线、面所在区域应得分量多少认识及按比例分配客观协调放缩量确定的。

可以看出,前身片纵向被分成3条,后身片纵向也被分成3条,原型上身4个身片整个一周纵向实际上被分成12条(每条区域水平方位胸围放缩自变分量分配为1/12X)。前身片横向被分成3条,后身片横向被分成3条,原型上身4个身片整个一周横向实际上被分成3条(每条区域垂直方位背长放缩自变分量分配为1/3Y),这就是确定放缩最基本的依据。也即把人体原型纵向进行12分法,横向进行3分法,以之为理研究诸点在该区域内位移变化量多少的方法(根据图形放缩自变分量状态研究),以区域分量大小认识聚集与发散放缩诸点实质设计体系。一个点落在一条分割条区域内,便得到该条具有的相应放缩分量。这就是日本原型放码的基本原理。

日本原型放码的基本特点

通过版型与人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放缩,根据前身片、后身片一周纵向分割围度12分法、横向分割长度3分法设定,进而得出图形各部位、区域及边缘点线具体放缩分量及总量,系日本原型放码的基本特点,也即通过图形科学分配放缩诸量形式协调研究。只要点、线落在某一区域内,就符合该处放缩规律,如1/12X、1/3Y。图形中离坐标轴心较远边缘处放缩量,等于诸区域内分量叠加,如3/12X、2/3Y。也即:

1. 前身片、后身片(以胸围线为横坐标):颈肩点、领宽点,横向为1/12X=0.33,纵向为2/3Y=0.67。领深点,前身片纵向为1/3Y=0.33,后身片纵向为2/3Y=0.67。肩端点,横向为2/12X=0.67,纵向为2/3Y=0.67。胸宽点、背宽点,横向为2/12X=0.67,纵向为1/3Y=0.33。胸围点,横向为3/12X=1。腰围点,横向为3/12W=1,纵向为1/3Y=0.33。

2.袖片(以袖肥线为横坐标):袖山点,纵向为1.5/3Y=0.5。袖肥点,横向为2/12X=0.67。弧弯点,横向为1/12X=0.33,纵向为0.75/3Y=0.25。肘围点,横向为2/12X=0.67,纵向为1/3Y=0.33。袖口点,横向为2/12X=0.67,纵向为2/3Y=0.67。袖长点,纵向为2/3Y=0.67。

日本原型放码实质

日本原型放码究其实质:1. 通过坐标设定,一般前身片、后身片横向为胸围线,纵向为前、后中心线,以坐标认识图形放缩。2.图形实际上把半人体分成16小块认识确定放缩,一般不通过传统经验数值路径。3.通过图形结构分析确定,以区域基本放缩量为依据,确定出最终时装各部位及边缘处近似或累积放缩量。4.图形中离坐标较远边缘处诸点放缩量,等于诸区域内矢量叠加,如3/12X、2/3Y。5.分割线分界点处放缩量,一般取两边放缩量皆可。6.放码实质是通过诸点在某一区域内所得分量多少最终确定的(基本协调原则),放缩后图形一般多呈相似形、等比例状态(放大机原理)。7.以图形大画面认识放缩,基本上适应各类人体与服装。8.放缩数值实际上是以1/12X、1/3Y为基数(放码风格),通过不同位置增大或减小确定出诸部位最终放缩量,型比数更重要,宏观“面”研究比微观“点”研究更加多元开放。

上一篇:旗袍推板\放码关键点如何准确定位 下一篇:冠麻(King linen)2011春夏色彩跨界,融合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