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和田玉

时间:2022-10-18 01:58:18

宋辽金朝至元朝共436年,宋辽金朝274年(公元960年至1234年),元朝162年(公元1206年至1368年)。宋辽金朝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对峙分裂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又是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十分密切的时期。这个时期很多古代典章文化被恢复,玉器也得到复兴,玉雕艺术方面注重绘画趣味与绘画艺术相结合。

宋朝玉器以花鸟图案作为主要装饰题材,新颖、素雅、形象逼真,标志着现实主义和世俗化倾向在玉器工艺装饰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同时,由于宋徽宗特别喜欢玉,正所谓“上有好之,下必有甚”,因此玉成为一种风气遍行全国。同时,中国北方的契丹族、女真族建立起来的辽、金政权在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长期交流中,既吸收了汉文化先进的一面,同时又保留和发展了本民族传统文化,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但该时期玉器的花纹都比古玉器稍粗,不像三代(夏商周)玉器那样细如毫发。据《珍玩续考》记载,此种细如毫发的花纹不是砣磨所作,而是将蛤蟆肪涂在玉上,再用昆吾刀镌刻。今天有人照此方法去做,却达不到那个水平,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才做得那么好,至今仍是一个谜。

宋辽金玉器的时代特点是接近现实生活,实用性佩饰、观赏及生活玉居主导地位。“礼”性锐减,“玩”味激增是其主要标志。元朝玉器在宋辽金玉器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逐渐把中国古代玉器由“崇德”为主转向“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全新阶段。

佩饰玉器

宋元时期佩饰和田玉器发展比较繁荣,佩饰品种繁多,主要有玉牌、玉璧、玉勒子、玉手镯、玉坠、带扣、带钩等。纹饰题材较为丰富,主要有鸟纹、兽面纹、牡丹纹、花叶纹、蟠螭纹、云纹等。雕琢风格主要采用浮雕、镂雕等手法。这些玉佩形神兼备,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玉牌。玉牌佩饰应属平面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浅刻平面图案,而是集浮雕、圆雕、镂雕等多种技法于一身的艺术作品。玉牌的纹饰题材十分广泛,有人物、动物、植物和仿古神兽等;图案很多,以镂雕、浮雕复合图案最为精美,也最为珍贵。有的玉牌饰把人物故事、花鸟动物、树木组合在一起,十分优美,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玉牌饰的雕刻工艺有精粗之分,图案也有繁简之别,艺术价值也随之高低不同。

玉璧。宋辽金朝至元朝时期玉璧的造型基本相似,宋代玉璧在造型多样化上继续延伸,这主要是随着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其装饰性的特征改变了玉璧的造型,使其在造型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宋辽金朝至元朝时期的玉璧纹饰异常繁复。礼玉时代的玉器纹饰不是很发达,那时人们主要重视的是以玉礼器的造型来烘托其神秘性。汉朝以后,在玉璧上饰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常见的有云龙纹璧、双龙纹璧、蟠螭龙纹璧等。宋元时期玉璧上装饰大量龙纹并不是想暗示玉璧具有某种神奇力量,众多资料显示,玉璧上的龙纹只是起装饰作用,并没有礼器时代玉璧被人们赋予的“通天礼地”的神秘功能。

玉童子。玉童子佩主要盛行于宋元时期,艺术风格在宋代基本定型,为元明清三代所沿袭。其形象一般为头束丫髻,面带嬉笑,身着短衣,手执莲花,双叉,似在漫步的孩童。玉童子雕刻手法通常以简练线条概括形体,表现出圆润、饱满、流畅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天真、纯洁、浪漫的孩童特点。宋元时期佩戴玉童子的原因很复杂,大概与佛教“鹿母莲花生子”的故事有关。这是一个寓意吉祥的故事,自然成了盼望多子多孙、儿荆、成才的寓意,以此为题材的工艺品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家庭的期盼。

陈设器

宋辽金朝至元朝时期陈设器和田玉圆雕玉山子、玉人、动物、植物玉雕明显增多,往往寓有谐音古语和民俗内容。例如鱼表示“吉庆有余”,羊表示“吉祥”,童子和石榴表示“多子多福”,松鹤表示“长寿”等等。最具特色的观赏陈设玉是玉山子,此期的王山子多为镂雕作品,题材以春水、秋山、鹭鸶、一路连升等图案最为多见。风格粗犷豪放,极具民族特色。

玉山子。玉山子是置于案头或室内供欣赏陈设的摆件,多用整块玉雕成,因其外形似一座小山而得名。玉山子最早见于唐代,到宋元时期成为常见的玉雕品种,通常用来表现山水、人物、动物、花鸟、树木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玉山子运用技法较为全面,镂刻、圆雕、浮雕、线雕结合使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玉雕人。宋元时期的玉雕人物题材广泛,人物神态自然,富于变化,面部及肢体饱满丰腴,线条简练。品类有佛像、老人、童子等。其工艺水平具有夸张写实的效果,风格贴近民间。该时期玉雕人物多与所持物品结合雕琢。更注重对人物神态及环境的刻画。

生肖玉器。北宋的动物玉雕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向富丽繁密的方向发展,南宋则趋于精巧秀雅。辽金玉雕受两宋影响,同时也有地方特色,风格豪放,最常见的雕刻题材是龙凤,也有孔雀、鹦鹉、鹭鸶、鹤、雁、鹊、雀等。宋辽金玉器既能突出表现动物的神韵,又能准确地掌握细节的变化,做到所制玉器起伏自然,转折合理,真实精练。元代玉器中也有大量带有北方民族特色的玉雕器物。此类玉雕内容丰富多样,题材广泛,尤以具有北方民族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最为突出。

生活玉器

宋辽金朝至元朝时期生活玉器和田玉不是很丰富,常见的有玉碗、玉盘、玉杯、玉盒、玉文具等。这一时期的生活玉器继承了前朝的传统,逐渐向新的造型发展,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玉文具。宋代以后,玉文具品种繁多,也很有特色,主要为文人书房用具,品种有玉笔管、玉笔筒、玉墨床、玉笔架、玉砚台、玉纸镇等。此时期玉文具做工朴实大方,器型典雅简约,以光素无纹居多。文人、官吏对文房用具都很重视,加之又是和田玉制器,工艺精湛,价值很高,权贵们不仅用于书写,还用来装饰书房、居室,趋向工艺化与装饰化。

玉盒。宋元时期玉盒制作工艺延续了前朝的风格,此时期的玉盒使用较多,但多为小件作品。玉盒制作时需要掏膛,还需要配盖,盖与盒身之间有子母口咬合,加工工艺较复杂,以光素无纹实用器居多,但也有制作精美的装饰性玉盒。宋代玉盒的器型多为圆形直壁,多用上好的和田白玉制成。

上一篇:山西 第4期 下一篇:撒拉族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