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拗的人生更精彩

时间:2022-10-18 01:56:36

读完本期关于吴宇森的特别报道,会多少产生一点英雄迟暮的悲情感。

我们的记者叶雨晨在这位导演的新电影《太平轮》首映那天,跟着他工作了一整天,看到的是一位68岁的老人仍在为了理想而打拼,他的上一部电影没有让他赚到钱,而这一部正等待市场验证,从预售来看,远不如擅于的姜文 。

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又经历了香港和好莱坞的巅峰,他太知道市场要什么。但是,我们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些执拗:一定要拍出自己满意的镜头,一定要创作出一种情怀―用普通人都能拥有的爱情而非他擅长的英雄故事来打动观众。

所谓的悲情在于,这些付出并不一定会获得市场的支撑。

眼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尽管火热,但观众口味仍然单一,他们追逐大片和史诗场面,喜欢看英雄的故事。《太平轮》很有可能如同8年前的《赤壁》一样毁誉参半,甚至让人感觉平淡,同时,这部电影的前期成本太高了,上下部总共耗资近4亿元。吴宇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时代在变,他也在调整自己的作品方向,但无奈于这个市场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把握的规则。

早年拍过无数港片的吴宇森当然知道如何制作既讨巧又省力的电影,只要做出一些品质上的妥协就能减少无数痛苦。但实际上后来人们也都看到了近视的坏处―粗制滥造最终毁掉了香港电影。

吴宇森要在对得起自己、观众和制片方这几件事上做出平衡―这看上去有点拧巴―一位已经拥有江湖地位的大导演在做着一些挣扎,这件事本身既无奈又值得尊重。至少类似的努力可以防止我们完全陷进一个充满功利主义的世界。

本期的封面故事讲述了高端鲜奶的大战。从某种意义上,光明也是一个“执拗”的公司。它在7年前就推出了18元的鲜奶产品,在别人都依靠常温奶降低运输成本、扩大公司规模时,它一直没有停止培育这个细分市场。

高端鲜奶产品在今年终于开始迎来爆发期。我们的记者从经常被拿空的货架上发现了这个趋势,随后,这些观察得到了一些市场调研公司的认同,尽管后者还来不及更新数据对此趋势进行支撑,但它们手里的一些短期数据已经可以佐证这一点。

另一个迹象是,日本最大的牛奶生产商明治以及更多的外资奶制品玩家开始挤进这一市场,建立牧场和加工工厂。它们在产品工艺、冷链运输等多个环节展开竞争,而先入为主的光明已经占据了这一市场90%的份额。

资本是逐利的,但即便按照商业逻辑,也能解释非功利主义的重要性―在所有的对手都只顾短期利益时,你的公司需要制定并投资一些长期的发展目标,这可以带来可持续的竞争力。市场会随着竞争变得细分,而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这正是商业的魅力所在。当市场增速渐渐变缓时,这种可持续的竞争力几乎意味着一切。

这个时候,过去的历练就都能派上用场,做自己可能比什么都重要。

上一篇:植物过冬大妙招 下一篇:疯狂不等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