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陪伴不设限,妈妈鼓励式教育培养未来农场主

时间:2022-10-18 12:23:50

只陪伴不设限,妈妈鼓励式教育培养未来农场主

名词解释:联合世界书院(United World Colleges,简称UWC),是一个国际学校组织,目前在世界各地设有12间分校,提供两年制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每间联合世界书院每年接收200-300名来自世界各地约90个国家的学生就读,其毕业生多被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国际顶尖学府录取,因此受到世界各地学生的青睐。但该学院分配给中国的名额并不多,每年只有5-10个,其中只有1-2个是全额奖学金名额。

2011年3月28日,苏州高二女生冉鑫安被有着“全球少年精英摇篮”之称的世界联合书院(UWC)加拿大分院录取。冉鑫安读书时成绩并不特别好,但她个性独立、充满自信且富有想法。而这一切,与她当心理师的妈妈是分不开的。

高效陪伴,驱除孩子内心的恐惧感

1994年,在内蒙古林区做教师的吴文君与丈夫冉宪海,迎来了女儿冉鑫安的降生。冉鑫安的降生给父母带来巨大喜悦,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动力,吴文君决定从此更加努力工作,为女儿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作为母亲,吴文君深知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因此,吴文君产后两个月投入工作后,白天将孩子送到父母家照看,晚上,不管多累,她都会将女儿接回家,和丈夫一起陪伴女儿,与她讲话。

女儿两岁时,吴文君夫妇有感于内蒙古与沿海城市之间的差距,夫妇俩决定举家南迁,给女儿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于是二人果断辞职,带着女儿赶往福建泉州,在那里开始新生活。

到泉州之后,吴文君和丈夫应聘到不同的学校。她将女儿送往自己学校的幼儿园寄宿,然后,前往高中部执教。虽然同在一所学校,但母女俩见面的机会却不多,这让初到陌生环境的冉鑫安感到惶恐,因此迫切地渴望见到母亲。所以她常会在午饭后故意磨蹭到妈妈的办公室,带着渴望的眼神看妈妈一眼。面对女儿的期盼,吴文君表现得非常克制,她害怕如果对女儿表现出过多亲密,会刺激其他寄宿小朋友。就这样过了三年,吴文君发现女儿变得十分内向,很少主动表达情感上的需求,去别人家做客,主人给的食物也不敢吃,有时偶尔吃一点,还要对方别告诉妈妈。

这些信号给吴文君一个重要提醒,她意识到女儿的性格一定出现了问题。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她决定不让女儿住读,一家人无论如何也要在一起。在吴文君劝说下,丈夫同意和她再次一起辞掉工作,然后带着女儿应聘到苏州一所中学。这一次,吴文君特地向单位申请一套简陋的两居室作为宿舍,一家人住到了一起。

此后,吴文君特别注意陪伴女儿,并鼓励她做自己想做的事,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母亲的关爱下,冉鑫安内心的孤独感一点点被驱逐出去,她开始勇敢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慢慢地,冉鑫安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起来,与父母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正面暗示,把坏消息当成育儿好契机

从冉鑫安读幼儿园起,吴文君就有意识地培养她的阅读兴趣,到冉鑫安读小学高年级时,她每天都要阅读一本书。与此同时,冉鑫安的数学能力表现出一定欠缺,考试中难得高分,有了偏科倾向。

见此,吴文君开始有意无意地对女儿进行正面暗示,为其植入喜欢数学、具备数学能力的观念。比如,吴文君每学期都会在家长签名簿上写下:“感谢数学老师,让我女儿如此喜欢数学、爱数学,谢谢您!”每当谈论数学课时,她尽量使用轻松愉悦的语气,将数学描绘成一门有趣的课程,告诉女儿,她数学不好,但这并不妨碍她喜爱数学。在她不露痕迹的暗示下,女儿热爱数学的观念被日益强化,虽然冉鑫安的数学成绩依然不是特别好,但她每学期的素质报告书上,最喜欢的科目却永远是“数学”,这种浓厚的兴趣使她在中考前轻而易举地调动起自己的潜能,通过补习顺利提高了数学成绩,升入理想的高中。

女儿读四年级时,吴文君无意中发现她经常偷拿家里的零钱。但她并没有立刻对女儿进行批评,而是与之进行沟通,弄清女儿偷偷拿钱原因。经过一番交流,吴文君了解到,女儿不愿意开口向妈妈要零花钱,因为她觉得这样非常尴尬,所以才偷偷拿。这让吴文君意识到自己在行使父母职责时存在疏漏,忽略了孩子对零花钱的需求。于是,吴文君主动提出定期给女儿零用钱,但前提是,女儿每隔三天才能索要一次,她想用这种方式培养女儿表达个人需求的能力。

开始,冉鑫安问她索要零花钱时总是非常羞涩,但慢慢就自然起来。一段时间后,吴文君意识到应该提高女儿的零用钱额度,但又觉得随意增加孩子的零用钱容易引发孩子不劳而获的思想,于是提出,让女儿以做家务的方式赚取零用钱。冉鑫安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提议,开始积极地做家务。但一段时间后,她开始将赚钱多少与做家务的次数挂钩,这让吴文君感到不妥,她对女儿说:“作为家长,给零花钱是我们的义务,而作为孩子,帮家里干活也是应该的,不能将零用钱和家务活完全挂钩,以后你照常帮我们做家务,我照常给你零花钱,但不要把这两件事等同,你看可以吗?”

妈妈的话也让她意识到:作为女儿,自己可以拥有零花钱,也应当帮家长干活,这是两码事。于是她开始主动做家务。同时,吴文君也乘机引导女儿有计划地消费和理财,使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小金库。

不嘲笑孩子的梦想,才能推动奇迹的诞生

零花钱事件后不久,吴文君又发现女儿有空就躺在床上晒太阳,既不读书也不学习,这让吴文君有些着急,问女儿为什么总晒太阳,冉鑫安回答说:“这样舒服。”

“现在舒服,将来怎么办?”吴文君忍不住问女儿。

“将来我就去美国晒太阳。”冉鑫安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

听了女儿的话,吴文君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真没出息。但转念一想,去美国晒太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于是又问女儿:“你怎么才能有资格去美国晒太阳呢?”

“我去美国当农场主,不就有资格晒太阳了嘛!”冉鑫安回答。

吴文君有些惊讶,她继续启发女儿:“你怎么去美国做农场主呢?”

听完妈妈的问话,冉鑫安思考片刻,认真地说:“我学好英语,不就能去美国了,读完大学,毕业后做很多工作,等40岁了,找准机会当农场主!”

女儿的话让吴文君非常意外,她没想到小家伙会想得这么细致。于是她鼓励女儿多学习动植物知识,早些为实现梦想做准备。

在妈妈鼓励下,冉鑫安用心学习英语,并阅读大量和动植物有关的书籍。当冉鑫安的梦想遭到别人嘲笑时,吴文君就鼓励她坚持自己。母亲的鼓励让冉鑫安对未来充满希望,做起事来劲头十足,随着动植物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她对环保产生了浓厚兴趣,加入了学校环保社。

因为表现优异,冉鑫安在高一下学期成为环保社的社长,并将课余时间都投入到社团活动中。在她带领下,环保社用卖废纸的钱购买了大量植物种子,在学校的花房和试验田里种满了植物,还搜集学校附近一家化工厂的污染证据,最后成功推动工厂的搬迁。在这个过程中,冉鑫安又学习了不少管理与生物学知识,并掌握了处理公关危机的能力,增加其思考问题的深度,也使其后来在UWC(世界联合书院)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

丢掉恐惧,鼓励孩子聆听内心的声音

妈妈不同一般的教育,让冉鑫安的“心”变得很大,国内的教育机制让她越来越感到束缚。在她读高二的时候,面对选科和高考,她也产生了深深的迷茫,在和妈妈沟通以后,妈妈当时并未给她做出明确指引,而是在几天后,给她拿来了世界联合书院加拿大分校2011年度的招生计划。深入了解了学院历史和课程设置后,她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兴奋,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名。

在综合测试中拿了高分的冉鑫安,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得特别放松,她同考官侃侃而谈,用流利的英文告诉对方自己如何管理环保社,如何与同学们一起培育植物、饲养小动物;此外,她还同考官谈论起了自己的农场梦,说到许多有关未来的规划,几个人聊得热火朝天,半个多小时的面试时间仿佛一下子就过去了。冉鑫安非常享受这次面试,考官们也都非常欣赏她的自信,夸她是个有想法的好孩子。面试加上综合素质的考虑,冉鑫安最终成为国内两名拿到全额奖学金的学生之一。

赴加拿大留学后,冉鑫安要选修一门艺术课,她选择了绘画。第一节课老师让她画油画。冉鑫安告诉老师,自己从未学过绘画,老师便让她回去找书自学。经过一段时间自学,冉鑫安画出了自己的首幅作品《爸爸》,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一幅接一幅地创作。

看到冉鑫安有艺术天赋,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建议她大学报考艺术系,但冉鑫安却十分踌躇,她了解到,学艺术在中国很难找到工作。冉鑫安的心情非常矛盾,她打电话将自己的困扰告诉了妈妈。

明白女儿的心思后,吴文君对她说:“宝贝,妈妈郑重地告诉你,你的任务就是寻找自己最喜欢、最合适的事,我们不会让你为了谋生去选择不喜欢的专业!要是你真的因为选择了自己的事业和爱好而无法谋生,你放心,爸妈会养你!”

听完妈妈的话,冉鑫安在电话那头长舒一口气。

解除了心理上的顾虑,冉鑫安开始如痴如醉地投入到绘画当中。在母亲的鼓励下,她决定去美国学艺术。她一面准备个人作品集,一面考英语,忙得不亦乐乎。大学预科课程结束后,冉鑫安一共申请了五所艺术院校,迄今为止她已经收到四所学校的录用通知,其中两所学校还提供两万美元以上的奖学金。最后,冉鑫安选择了纽约的普瑞特艺术学院就读,将在2013年8月份入学报到。

吴文君将自己和女儿的故事写了出来,于2013年3月份出版了《孩子,妈妈陪你慢慢成长》。她想用女儿的成长故事告诉天下母亲:只陪伴,不设限,孩子会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

上一篇:女工状告超市巨头,“5元助威团”助她赢得官司 下一篇:外科主任竞争上岗变味,同门师兄纠集同伙绑架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