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堆“乡长”和他周围生活的变迁

时间:2022-10-18 12:17:44

旺堆“乡长”和他周围生活的变迁

这是我们第三次来到旺堆老人家,他的家属于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色达村六组。色达村一共有7个组,有的组相距十几里地,六组所在地更像一个单独的小村子,村民也习惯把组长叫村长。村中间有一条小河蜿蜒而下,几乎穿过每家门前,小村设计得很合理,也很干净。旺堆家住的房子是2007年建造的,属于第二批安居工程,占地3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现在安居工程已经进行到第5批了,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盖成了二层楼,所以旺堆家的房子明显有些落后了,但旺堆对现在的住房还是非常满足。

旺堆生于1941年,解放前跟随父母从山南流浪到现在的达嘎乡。父母在这里找到了帮别人种地的差事,全家终于定居下来。旺堆11岁到17岁一直帮别人放羊。主人家有时给他们一些破旧衣服穿,记忆中清水拌糌粑总也吃不饱,那时吃不到酥油,有清茶喝就不错了,大米从来没有尝过,住所就是干活的牛棚和羊圈。1959年家里分到了一间20平米的房子, 7亩耕地和一头牛。有了属于自己的这一切,―下感觉到了作为人的自由。

1959年11月,大家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培岁的旺堆当了互助组组长。旺堆文化水平不高,但他知道工作要有责任心,要有一种带头的精神,凭着勤恳的努力,他在组里树立了广泛的威信。1962年7月,他作为候选人,靠着老百姓用豌豆投票,当选为色达村委员,后来又成为色达乡乡长。

1976年旺堆曾去内地参观考察3个多月,回来后带领村民热火朝天地开荒、植树,还兴建了5座水库。“如今这里一到夏天绿树成荫,全是当时打下的基础。”达嘎乡的巴确副乡长说。我很好奇当时的规划怎么如此合理?旺堆讲:当时大家都没有文化,只能群策群力出主意。我们请一位画师站在最高的山上,把地形画下来,组织小组组长和乡政府成员、农牧民和党员代表一起讨论、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规划方案,之后就形成了现在村子的格局。这成为旺堆一生中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

农民种土豆,要比打工挣得多

在以前那些比较艰难的岁月里,旺堆家也不富裕。他和很多乡村干部一样一直没有转正,属于聘用人员。直到1994年拉萨市委组织部下乡调研,才知道他这些情况,回去直接特批了。旺堆转干后从1964年算起一下补发了很多年的工资。旺堆觉着自己的运气挺好,现在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的退休金。与之对比的他的一位当村干部多年老朋友,退休后因为没转正,拿不到退休金,现在靠乡里照顾每月只能拿到300元。

旺堆有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但发展不一。以前忙村里的事,顾不上管孩子,旺堆言谈中流露出遗憾的语气。上学最多的是三儿子普琼,初中毕业,二儿子巴桑上过小学,老大嘎玛旺堆从没上过学。

在农民经济意识逐渐增强后,农闲时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旺堆和孩子们也不甘落后,曾买过两辆翻斗车跑运输,三兄弟起早贪黑跑车挣了不少钱。后来,由于大儿子没有文化,考不下驾照,不能开车了。于是他把车卖了,在曲水大桥开了一家拖拉机修理店,搞维修和零配件。二儿子结婚后跟着旺堆一起住,照顾家里的生活。三儿子倒插门到南木乡落户,现在在南木乡开了一家大商店,还买了两辆汽车,一辆拉货,另一辆雇司机在拉萨跑出租,一个月挣8000多元,但南木乡的商店比这个挣得还要多。

我―直认为旺堆的生活真令人羡慕,有工资,又有经济头脑,日子过得挺满足。但进一步了解才知道比旺堆家生活好的在小组里还有不少。共有345人的六组,光开出租的有10人,开东风车运沙石的有7人。在曲水县城和大桥开饭店商店的有28户,在建筑队和承包工程等盖房子的有20多人,在曲水大桥榨油压面的有5户。打石料的人比较多,是村里很大的一个副业。曾统计有70多人,最差的工匠一天也能打50方石头,挣100元钱。这些还没有算上农业生产的收入。

全组658亩田地,65%以上种土豆。组里几乎家家都有手扶拖拉机,两三户合买一台播种机。乡里的巴珠书记说:“农民种土豆的收入要大于打工收入。”旺堆家有12.4亩土地,去年土豆种了3.2亩,1亩产了6500斤左右,留了一点种子,一斤卖0.75元,总收入11000多元。其他种的冬青稞和冬小麦基本自用。此外还能复种一些油菜等作物。

在政府的惠农政策中实行了广泛的补贴制度,建房、医疗卫生,种田、养猪、黄牛改良、购买家电农机具全有专项补贴资金,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生活补贴。最近,政府又给全村每户投资3000多元免费安装沼气,包括大棚到灶具全都免费提供,只要家里有足够的场地都可以安装。旺堆家没有闲置的院子,没能安成。邻居米玛家的沼气大棚,冬天还能吃上青椒和西红柿,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米玛经常来旺堆家串门,他的表姐是旺堆的儿媳妇边珍,他一边捻着毛线,一边和我聊天。他这几年组织了十几人的建筑队,发展的也不错。他指着村子说:“前不久给三户穷家盖了房子,就是家里困难盖不起房子的人家,有的家是妈妈和孩子两个人。”他说:“政府给钱,最贫困的给了3.3万,还有2.5万和2万的。”

米玛说,我们这里传统就是先生孩子后结婚

在达嘎乡色达村六组采访的第二天清晨,旺堆老人很不好意思地向我致歉,说:“今天我要到乡里开各小组总结会,不能陪你们,怎么办?”我说:“没关系,您去吧!正好我听米玛说,村里有一户人家要结婚,我们去看看。”老乡长连声说好。米玛为人热情直爽,今天他要为结婚的人家做厨师。

我让老乡长的小孙子曲桑在前边带路,他高兴得骑着小自行车吸溜着鼻子,走走停停,又扭头看看我。结婚的人家在村的南头,远远的看到外面停着两辆小货车,拉了一些嫁妆和家具。在婚礼主人家门口前的地上用白粉画着白玛画,内容是藏八宝的吉祥图案,画了好大一片,我踩着图案走进院里。在迎面的供桌上摆放着切玛和满满的一大碗青稞酒,桌子后面坐着一位很英俊的藏族小伙子起身向我点头示意,旁边是一位漂亮的藏族姑娘,都穿着新衣服,戴着哈达。我以为是新郎、新娘,米玛介绍这两位是村里今年运气最好的两个人,而且必须是父母双全,专门在此迎宾,让进院的人撞个好运气。

此时,厨师正在忙着给送嫁妆的亲属献上代表着吉祥如意的餐食,是两种粥类:一种是麦片土巴,在锅里炖的肉片加入冬小麦;另一种是酥油煮的人参果,是白糖加盐巴加糌粑熬制的粥。米玛说这两种粥在过藏历年时每天早晨都要喝。我问米玛新娘什么时候到的,他说早晨9点半随送嫁妆的车子来的。新娘下车时不能直接踩地,而是先下到桌子上,然后再踩到地下。

吃过午饭,老乡长的儿媳边珍开始整理参加婚礼的礼物,有茶、酥油、暖壶和一袋糌粑等,准备了一箩筐。小曲桑拿笔歪歪扭扭地写了个16的字样,别在筐上。16代表着在组里的门牌号。边珍开始梳洗、打捞了一番,还擦了口红,换了新藏装,背上礼物,手里提着一壶青稞酒。我注意到,她还特意在壶口抹了一小块酥油,也 是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走出家门,在路上她还招呼两户人家的女主人相约一起过去。在婚礼现场,人们纷纷把礼筐挨着排在院里,从兜里拿出各自带的杯子,开始接受新人家的敬酒和敬茶。这时,自助餐在院中已经摆了一长溜。一会儿来的人差不多了,六组几乎每家都派了一位代表。米玛招呼大家吃饭,先是楼上的贵宾下来排队打自助餐,然后是院里的客人。

新娘由于喜悦、羞涩,再加上本身的高原红,鼓鼓的脸庞越发显得像红苹果。我坐在对面和她聊天时,知道新娘叫次旦卓玛,是色甫村人,今年26岁。她的丈夫叫普琼,今年29岁。次旦卓玛的怀里抱着个孩子,我问孩子多大了。次旦卓玛说:7个月了,叫扎西。

在院角我拉住米玛小声问,新娘怎么都有了那么大的孩子?米玛笑着说:“那是她的二儿子,大女儿都两岁了,叫丹增卓玛。”我更加惊奇,细问缘由。米玛说,我们这里传统习惯就是先生孩子后结婚,男女双方多数时间在自家生活,主要是在自家种田劳动。如果生了两个小孩就男家女家,一家放一个。只有在男方家缺女主人时,才举行结婚仪式把老婆接过来住。比如,老乡长旺堆当年结婚后,各自在各家中居住劳动,直到他母亲去世后老婆才搬来住。他的老伴1996年去世后,儿媳边珍才搬过来住。后来,我又听达嘎乡巴珠书记讲:“这里的传统确实是先生孩子后结婚,甚至不结婚的情况也有。但现在因为要上户口,所以年轻人在生孩子之前必须先领结婚证。”

大约下午4点左右,婚礼仪式开始了,新人父母及家里长辈还有新郎、新娘抱着他们的小孩,坐成一排,开始接受大家的祝福。客人们整理礼物,排着队在一楼登记入账,之后拿着哈达和自带的青稞酒上二楼,向新人及家人献上哈达及青稞酒,并互祝“扎西德勒”。这个仪式结束后,人们拿着青稞酒开始畅饮,喝着喝着女人们首先对唱起了敬酒歌。有几位活泼的妇女不仅能唱歌,而且特别能喝酒,时常还对着我们唱一首汉语的祝福歌曲。有些进进出出的老太太也和着曲调忘我地摇摆身姿,引着周围的人一阵哄笑,婚礼达到了高潮。

傍晚米玛等人,在院旁又开始热火朝天地给客人准备起晚上的饭菜,主要是鸡蛋面条。这时村里各处已经飘着袅袅炊烟,有些主妇顾不上吃这顿了,开始收拾东两回家做饭。边珍心里惦记着丈夫和公公,也起身告辞匆匆回家准备晚饭。在一阵送客的骚乱中,婚礼进行到了尾声。

透过旺堆平儿朴实的一生和色达村六组人们的生活,让我看到了今昔的变化。旺堆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现在什么都好!就有一样不好,岁数太大了!”随之露出灿烂的微笑。

上一篇: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要求\路径\... 下一篇:三季度星级饭店平均房价排名:上海居首北京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