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例酒精性肝病临床治疗研究

时间:2022-10-18 12:00:18

112例酒精性肝病临床治疗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采取戒酒、营养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结果 有效减轻了患者的酒精性肝病严重度,阻止或逆转了患者的肝纤维化,并使其继发性营养不良、酒精性肝硬化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乙醇的过量摄入是产生酒精性肝病的决定性因素,戒酒并辅之以营养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临床治疗 戒酒 药物治疗

如果长期过度饮酒,通过乙醇自身及其衍生物乙醛,可使患者的肝细胞反复不断地发生脂肪变性、坏死与再生,从而产生酒精性肝病(ald)。基于组织病理学角度研究,这一疾病主要可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这三种既可单独存在,又可混合存在的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酗酒有着不断增多的趋势。虽然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还没有一个十分精确的统计,但是其发生并不算少见。可见,准确认识酒精性肝损害,对于及时诊断与防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收治酒精性肝病患者112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6例,年龄为28至63岁,所有病例均有长期饮酒史,饮酒年限为8至42年,平均21年。

1.2 临床表现

患者的饮酒量、饮酒方式、乙醇对不同个体肝细胞毒性作用、个体肝细胞组织损伤程度等均存在极大差异。部分患者在较长时间段内未出现任何肝脏方面的症状与体征,其症状一般都和饮酒量及酗酒时间长短存在关联。酒精性肝炎病人可出现疲乏、黄疸、右上腹痛、肝触痛及肝肿大等临床;部分患者还表现出败血症、胆囊炎、机械性肝外胆管梗阻等。肝硬化病人也可没有临床表现,或者出现酒精性肝炎之特点但未出现显著并发症;部分患者出现肝功能不全,腹水较为明显;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性脑病症状。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普通酒精性肝病不存在特别差异。肝纤维化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硬化,其临床表现与一般肝硬化一致。

1.3 诊断情况

在诊断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尤其是饮酒史,主要包括饮酒的种类、数量、时间、方式及进食状况。据调查,每日饮酒80g至150g,连续5年就可形成肝损伤,而大量饮酒达20年以上者,40%至50%会形成肝硬化。采取肝活检手段,对于酒精性肝病治疗具有肯定价值,其他生化与特殊检查则有助于了解肝脏之代谢异常,并和其他肝病进行区别。

2 结果

2.1 戒酒措施

长期彻底戒酒是治疗这一疾病所必须的,也是决定其预后情况的关键性因素。

及时戒酒能够使该疾病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患者一般在戒酒后数周至数月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能够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如伴有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与腹水,其病程或有反复,但最终仍能得到缓解。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严重酒精性肝病,戒酒与药物支持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其原有症状。戒酒还能抑制轻型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持续发展,虽然无法逆转已形成的肝硬化,但能显著改善其进程,从而减少其并发症之发生。

2.2 营养治疗

鉴于酒精性肝炎病人往往会出现继发性蛋白质热量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应及时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均衡的营养。蛋白质要优先供给乳品及蔬菜类蛋白。待患者营养状态改善之后,其免疫功能也会有好转,从而加快了病情的恢复。脂肪摄入应当含有相当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对消化不良患者则需提供中链脂肪酸,能够使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病变逐渐减轻或者消失,而采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则未见好转。对慢性酗酒者可静脉输注氨基酸,特别是支链氨基酸,从而维持正氮之平衡。

2.3 药物治疗

因为长期饮酒者会出现肝内维生素代谢障碍,常有维生素往往较为缺乏,特别是缺少维生素b1、b6、叶酸与维生素a、e等。可见,补充维生素是必要的,特别是维生素b1,这对于预防酒精性肝病具有重要作用。长期饮酒者的锌、硒也较为缺乏,而这两种微量元素是十分重要的抗氧化剂,所以需要进行替代补充治疗。氧自由基所引发的氧应激则是酒精性肝病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有鉴于此,可应用抗氧化剂,比如,锌、硒、维生素e等,可有效降低酒精性肝病的病死率。使用对抗与改善乙醇代谢类药物美他多辛胶囊,可加速乙醇代谢的清除,从而防止乙醇造成肝脂肪变与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变,较为适用于急、慢性酒精中毒与酒精性肝病。对急性重症酒精性肝炎与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给予激素治疗,能有效减少近期病死率,但是不适用于轻度和中度酒精性肝炎。采用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维生素e和硒有机化合物等药物,能减少患者的氧应激损害、脂质过氧化所导致的肝纤维化,还能解除外源性有毒物之毒性。

综上,戒酒、营养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主要手段。治疗后,全部患者的酒精性肝病严重度均有所减轻,其继发性营养不良与酒精性肝硬化症状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

3 讨论

通过对112例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分析,笔者认为,产生酒精性肝病的病因在于乙醇之过量摄入。患者所摄入的乙醇在十二指肠与上段回肠进行单纯扩散吸收,进入到血液循环当中的乙醇也随血流分布而迅速扩散,在肝、肺、脑等血管分布广泛的器官中快速达到平衡。乙醇难以储存,必然被代谢,而肝脏作为体内乙醇代谢的最重要器官,其中90%至95%的乙醇在肝脏中通过乙醇脱氢酶(adh)、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s)开展氧化代谢,代谢之后的最主要产物是乙醛,同时还伴有氧应激产物。戒酒作为该疾病治疗的关键性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戒酒之后,患者肝功能异常将迅速好转,其生存率显著提高。病情轻微的患者在戒酒之后可不再继续发展。对于肝硬化已形成而且有存在门脉高压与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戒酒虽难以逆转,但是可改善其活动的进程,从而减少并发症之发生。对于严重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应当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并在疾病稳定阶段做适当的身体锻炼,对于缓解病情是有一定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范建高,曾民德. 酒精与脂肪肝[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2]张逸强.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

上一篇: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临床分析 下一篇:道地药材的属性及研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