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训练理论在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18 11:53:47

表象训练理论在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游泳运动逐渐成为时尚运动项目,集竞技、健美、体疗康复等功能于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高校发展中,逐渐开设游泳教学项目,但在游泳技术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亟需高校教师采取有效训练方式而开展训练活动,以增强训练效果。在表象训练理论的作用下,高校游泳技术教学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本文主要介绍表象训练理论的内涵,并分析其在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应用实践。

关键词 表象训练理论 高校游泳技术教学 应用

随着高校游泳课程的不断深入,对技术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学生游泳技能水平和教学质量。然而,传统游泳技术教学中,教师可能未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而开展教学活动,导致游泳技术教学质量不达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发展进程。基于表象训练理论的技术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对增强学生既能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有关人员有必要针对表象训练理论在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应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教育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一、表象训练理论内涵

所谓的表象,指人们通过自我感觉对客观世界的心理经验认识,属于心理特征。表象训练方法是心理训练方式,该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在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理论,能够使学生对游泳技术动作、运动情境加以明确,并在脑海中形成映像,对其进行反复回忆,可以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记忆力。将表象训练理论有效应用于游泳技术教学中,发挥着较大作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将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有机结合等,可以促进学生加强技术动作实践,对增强游泳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1]。 二、表象训练理论应用于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将表象训练理论有效应用于其中,具有必要性。首先,可以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记忆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表象训练理论作用下,大学生对游泳技术动作可以熟练掌握,并激发其练习实践热情,因而可以增强学生对游泳技术动作的记忆能力。其次,基于表象训练理论的游泳技术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游泳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相对较多,如自身身体素质、学习技能水平等。通过表象训练,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且学习技能水平提升,对激发其学习欲望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在表象训练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激发,有效改善传统灌输教学现状。可见,该训练理论成为促进大学生深入学习游泳技术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表象训练理论在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蛙泳是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表象训练理论在蛙泳教学中有着较多的应用。表象训练中,学生能够对游泳技术动作有着深刻的印象,指引其在脑海中对技术动作进行反复记忆,可增强学生对游泳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能够提高教学水平。目前,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对表象训练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制定教学方案、教学实施方面。 (一)应用于教学方案制定过程中

运动表象决定着表象训练的效果,应有效把握动作技术要领,而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具有必要性。首先,教师针对蛙泳技术动作而制成录像,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为学生展示录像,使蛙泳技术动作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表象。与此同时,教师将蛙泳技术动作进行分解讲解,使学生对技术动作有着更清晰的认识。其次,针对学生水上训练而制定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动作要领,为学生展示比较生动形象的口诀,使学生形成视觉表象、动觉表象,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蛙泳技术的印象。再次,鼓励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反复记忆,并将“想”和“练”有机结合。最后,通过反复练习,学生技能水平得以提升[2]。 (二)应用于教学实施过程中

游泳技术动作要领比较容易掌握,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应对技术动作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才能更好完成游泳技术动作。表象训练理论在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先将技术动作要领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映像,并对动作完成过程进行有意识的系统性分析。基于此,学生对游泳技术动作要领记忆更加深刻。例如:蛙泳教学中,其动作周期为蹬腿一次、划臂一次、呼吸一次,在游泳过程中,反复做以上动作,可以促进身体向前。在表象训练理论应用中,教师鼓励学生将蛙泳技术动作生成表象,并充分调动大脑神经和浑身肌肉,以完成表象训练,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简言之,表象训练理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动作思维、想象、学生体验活动等方面而完成心理、生理的反映,使学生对蛙泳技术动作深入理解,是有效的训练方式[3]。 四、结论

在高校游泳技术教学中,积极应用表象训练理论,能够适应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对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增强训练效果、提高学生自信心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表象训练理论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在熟悉游泳技能的基础上,对游泳技术有着主观判断,确保游泳教学顺利实施。现阶段,高校游泳技术教学活动开展中,能够将表象训练理论有效应用于教学方案制定和教学实施环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炜.循环训练法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4:115-116.

[2] .暗示教学法在高校游泳课蛙泳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时代教育.2016.06:93.

[3] 彭伟.暗示教学法在高校游泳课的蛙泳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2:125-126.

上一篇:中华文化英文讲系列(6):跟老外聊聊北京的市井... 下一篇:夏季“摧残”心脏的四件事,你可能天天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