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药物过敏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18 10:25:29

1例药物过敏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剥脱性皮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5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226-02

通过学习药物过敏引起剥脱性皮炎的临床护理经验,促进掌握剥脱性皮炎的护理。剥脱性皮炎又叫红皮病,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临床上以全身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脱屑为特征。累及皮肤大部或全部。我院于2010年6月5日收治弥漫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例,治疗期间使用依替米星导致药物过敏引起剥脱性皮炎,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咳嗽伴喘息20年,加重1个月”于2010年6月5日入院。入院查胸片:慢支并肺气肿。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予依替米星抗感染及止咳化痰对症治疗。于6月9日全身出现散在较多皮疹,瘙痒感明星,发热达39℃以上,气促,咳痰较前加重,考虑为依替米星过敏,遵医嘱停用该药,并以痒苦乐民抗过敏,次日皮疹融合成片,部分形成大小不等的水疱疹,继而部分水疱破溃脱皮,创面可见少量黄色渗液,并进行性加重,双侧球结膜轻度水肿,患者自诉全身疼痛,瘙痒,但胃纳尚可,遵医嘱加强抗感染,抗过敏及止咳化痰治疗,实施保护性隔离,加强皮肤、眼部、口腔护理,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等护理,于7月6日皮肤剥脱创面基本愈合出院。

2 护理

①消毒隔离:把患者安置于单间病房,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措施,病室内温度宜20℃,温度50℃-60%,每天用紫外线照射病室二次(30分钟/次)后,开窗通风30分钟,限制探视,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及解释工作,取得家属配合,凡入病房必须带口罩,洗净双手,必要时(如换药、静脉穿刺等)穿灭菌消毒的隔离衣,戴手套,穿脱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血压计、体温计等器械专用,做好地面,桌椅室内物品表面消毒,认真做好一切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②皮肤护理:及时修剪指甲,保持手部清洁,嘱患者避免搔抓,衣服、被服经过洗衣房消毒处理后,另外送高压灭菌后使用,床单、被服保持平整、干燥,每天给予更换,污染随时更换,以减少不良刺激,上气垫床,指导患者经常更换,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静脉穿刺力求一针见血,且尽量使用留置针,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胶布固定时应避开水疱破溃处,保持皮肤清洁,每天予碘伏稀释液擦洗全身,并予皮维碘外涂,及时清除皮损处分泌物及死皮,暴露破损皮肤,使之易干燥,利于上皮组织生长,破溃面先用洁维酮稀释擦洗后再外喷金因肽上皮生长因子,每天1次,较大的水疱疹予安尔碘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液,然后予安尔碘消毒局部,采用暴露疗法,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肛周清洁。

③眼部、口腔护理:患者双眼结膜充血有少量分泌物,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并滴眼药水处理,避免强光刺激,室内光线适宜,每次睡前及餐后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口腔感染。本例患者无出现口腔溃疡。

④发热护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时主要采用物理降温(如冰敷)禁用温水擦浴及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慎用退热药,以防过敏加重病情,嘱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2000-3000ml.

⑤休息与营养支持:保持病室安静,温湿度适宜,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皮肤组织修复能力,促进新生皮肤再生,因其是过敏体质者,平时进食虾、蟹类食物均过敏,故应避免进食致敏食物,家属送来的食物予检查后方可进食,遵医嘱静脉补充能量、维生素、血浆等。

⑥心理护理:针对患者有焦虑情绪,担心疾病预后并有自我形象紊乱,关心、安慰患者,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加强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分析病情,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取得配合。

⑦加强病情观察,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皮疹变化及咳嗽咯痰情况,教会病人有效的排痰技巧,及时抽送血标本监测血常规,电解质等变化。

参考文献

[1] 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05,3,3(1):94.

[2] 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4.

上一篇:如何做好中药饮片的贮存与保管 下一篇:腹腔镜直视下单纯胆囊切除术119例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