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水乡北京的别墅式水景酒店

时间:2022-10-18 09:49:04

绿洲水乡北京的别墅式水景酒店

下榻的客房主要在那些别墅式的小楼里,均临水,每栋楼都有名字,如悦心居、怡心居、养心居、赏心居、慧心居、得心居、安心居、畅心居。名字起得有意思,都是说楼对心的作用的。汉浯的心,通常不是指器官,而是指心思、心情、心神、心得等情绪、情感之类,与思想与思维有关。情绪、情感的状态各式各样,相应的词汇也丰富多彩,只说一个良好态就有悦、怡、养、赏、慧、得、安、畅八字之多。不知是什么人起的这名。得亏用于客居的小楼不算多,若再有五栋六栋的,这心字还是否能用下去?让心情好的因素很多,但这里的关键因素只是一个水字,临水而得而获。名字里强调和突出了这个水字,叫绿洲水乡。还有一句在客房推销时特煽情的话,叫“早知绿洲有水乡,何必千里下江南。”

水乡之水

北京的冬天,平原上纯自然的景观,没什么太可看的,尤其是雾霾天气,到处灰灰的。雪会让人精神一振,但也得看雪大小。雪积得厚,到处银装素裹,皑白出层次来,也会是一种美,且是壮美、大美。过去,北京人以此种雪景为傲,这是江南人看不到的景,现在什么都颠倒了,看大雪,有时江南反倒比北京更壮观。过去的北京,入冬后,平原上的树除松除柏而外,叶都落净了,枯木虬枝,苍凉肃杀的氛围也是一种景,现在,两场雪过后,柳树的叶儿还绿着,雪存不住,说化就化,而柳绿却坚挺,坚挺在雾霾中,让灰涂{出一种惨淡的忧郁与哀伤。

没对绿洲水乡抱太大的期望。北国江南毕竟是北国,在这气温持续下降的冬季,水会冻上的,何况又是个雾霾天气。一路多处塞车,城市的范围一再膨胀,除大山里,城乡早已没了差别,何况离老城区并不算远的回龙观地区。终于到目的地了,很大的停车场上停了车,走向通向客服中心的甬道时突然看到太阳,红红的一个太阳在树叉间挂着,又大又圆。这不是清晨而是傍晚,在傍晚,如此之大之圆之红又如此轮廓分明的太阳不好说我是第一次见,见得甚少是肯定的,它没有散射光,孤零零地嵌在灰幕中顽强地凸突着,且爬个梯子便伸手可摘的样子,让我既震惊又亲切,就掏相机想把它拍下来,总也找不着合适的角度和构图理想的画面,它的周围总是乱七八糟,举着相机追着它心里暗暗着急,你追它就跑,就是不往半空中画面干净的地方跑,干气你。沿甬道追了没多远,它过河了,而我的兴奋点也出现了转移,往白了说,移情别恋了!我看到了河,还看到了让我更兴奋的芦苇和芦花。大芦花!在一丛丛的苇茎上蓬松着,尺多长,雪色,可与百岁老人的银发银须相比美。

水际的苇荡和芦花对我从来都是诗意的。因为我头次大规模见到芦花时正是冬季,黄土地上光秃秃的,芦花飞白,若雪飘摇,生动出一池胜景,从此便再难以忘怀芦花。还见过一次江西的芦花,曲江长滩,三重芦田,间错扬花,流淌着物象的旋律。绿洲水乡的芦花荡,虽规模小很多,但亦是风情万种,一花一世界地招摇,让冰冻的水面有了情韵,何况水上还有一悬吊的紫色大茶壶!近旁有石拱长桥,水岸畔一侧杨柳依依,一侧长廊古意。

我决定先不进客房,看看这儿的水景是怎么回事儿。

有人告诉我说眼下的是湖。我怎么看都像是河,南北向,比较宽阔,笔直而长,向南走向北走都不知它的头儿在哪里。别墅式客房区的水线曲拐有致,与河隔洲相望,有宽有窄,阔处的水面真像小湖了,因湖,窄处便生韵味,上面架汉白玉石桥,虽是冬季,也觉出江南味道。客房楼群都是临水的,与水相依相借,互映生辉。

对我来说真正的湖是在西北了,水面开阔宏广,比京城鹊牧潭湖还要张扬。到那儿要过河上的大石桥。大石桥像老桥,两侧的石栏杆石望柱颜色暗淡,发黄,上面趴着叶已枯黄的藤。桥北已显出湖的样子,水面变得宽阔,水中有小小的洲岛,树茂成林,看不出洲的纵深,水域中有残荷,或疏或密,挺立在冰上,与枯树叶一样黄。这里也可以被视为是河道的,北方的河道有宽达千米的,桥北的水面到不了百米的感觉,它的水应该与大湖相通,但堆起的黄土包和树林遮蔽了视线。那儿是施工工地,绿洲水乡还在建设中。客房里住下后,我问一位销售经理,绿洲水乡地处什么地方,湖是原有的还是人工开挖的。他说,这里是白家庄,离回龙观只有两公里的样子,原来就有湖,绿洲水乡是对湖的开发利用。水源来自温榆河,温榆河就在旁边,一路之隔。

温榆河的名字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它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熟悉,是它常出现在耳畔,知道它是北京的五大水系之一,向东南通到北运河。陌生,是我觉得至今都未见过它的真实面容。上网查,很是意外,原来到昌平境常过常看的沙河就是它的一部分,过沙河镇,此水便统称温榆河,直到通州的北运河都是。它是北京市唯一发源于市内的河,居雍关翠屏山下关沟里的泉便是它的主源。沙河河道甚宽,曾一度变为污河,现在已还清水面貌。温榆河的潜源为地下温泉水,小汤山汤河是它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最早的名字中有温余河之称,温榆是温余转变过来的,其岸畔是不会缺温泉水的。

果然,绿洲水乡的别墅式客房里大都有温泉池,而其附近又有温都水城,那是个以泡温泉为主要特色的大酒店。绿洲水乡泡温泉泡着不过瘾的住店客人就去温都水城,驱车过去不过五六分钟。

客房小楼

绿洲水乡的别墅式客房小楼说是小,得看怎么比,而且也不是都小,至少有两三栋的规模是像航空母舰的。没有官方数字表明它们各自都有多大,宣传折页上用了“标”的概念,最大的一栋为16标,2栋12标的,2栋8标的,余下的3栋,2栋两居,1栋1居。标,我想那应该是指标淮间,有的一栋楼里有16个标准间,有的一栋楼里有12个标准间或8个标准间之类。标准间宽敞明亮,两张床,茶几座椅、写字台、行李架、立柜、鞋柜之外还有较充裕的活动空间,怎么也得有五六十平方米吧。各别墅式搂里,还有公共的温泉池,大的别墅楼里还有娱乐设施和会议室,规模是很了得的。

别墅楼在绿洲水乡是很别致的一景。楼体青砖墙双坡顶,上下两层均包有木制的外廊,木漆成黄色,廊窗、廊栏棂格纹饰,满溢着古朴庄重的美,从外面望过去,木楼的感觉非常强烈。我觉得,从造型上它说不上是江南特色,从我走过的苏杭地区,还没发现有相对应的建筑外型,与四川临江的木制街楼也不相像,但依水而建水傍楼走的整体格局却有浓稠的江南水乡味道。楼外,围着楼栽竹植木,从客房里望窗,窗棂古雅,别具风味,凭窗透廊外望,小桥流水,诗情画意。楼外小河是可以走舟的,不是乌篷船,意思也到了。可以把别墅客房区当景区逛,傍晚和清晨我各逛了一回,每回都觉有新的发现,新的感觉,怡心、悦心是肯定的。那是个别墅园,水上小石桥,非只一座,高低长短也有别,水有曲拐,桥向不一,倚桥栏望景,楼显出各异的风姿,桥畔景色也是各有各的旖旎芳丽。隔开小渠与宽河的条带状绿洲上有建筑,临水砌着汉白玉栏杆,墙上嵌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浮雕画,西侧的水面上,古亭、水榭,与水景楼景相映成趣,沿水漫步,赏心、养心、畅心,也慧心。我最爱看的景是顶南头的那栋客房楼外。要从停车场过去,走过厨房东门,看到绿竹的长帐小门,走进,那栋客房在两水的交叉中倚角耸立。此楼南侧到水边有一小片开阔地,两水交叉角上和水畔有树,隔水望去望出的是有些野趣的乡村味道,这种味道让我感动,也让我痴迷。这是一种久违了的画面,自然中的人文和谐,朴实中透着亲切,是依水以水成趣之景。

江南感也许更多地来自于乘船之游。冬季,结了冰的水面是不会有船的,无冰的春夏秋三季是摇橹船、撑竿船还是划桨船不得而知,有船乘着游是肯定的,不但能在别墅楼间徜徉流连,而且能划出2公里,来回一个小时的船游之趣,特别是在夏季荷花盛开之时,满眼芙蓉的世界乐疯你。

别墅楼本身也有看头,各楼都有木制的门廊,门廊古香古色,空间长短深浅不一,廊门前或楼前摆石墩,鼓形的,立柱形的,拴马桩形的都有,廊内墙上嵌石雕人物,人物形象取材于敦煌还是新疆的洞窟不好说,但肯定有禅气、仙气,是宗教中的人物。还有荷花雕。

水上餐厅

绿洲水乡的客房不只是别墅型的,还有一栋普通的楼型被习称火柴盒的,外观一般了些,但房间内的设施设备并不弱,整体空间感觉也好,地热供暖,待在房间里休息很是舒服。另外,绿洲水乡还有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会议、培训、多功能厅设施,可满足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消费。这样一个服务接待单位,餐厅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它的餐饮服务设施,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大宴会厅兼零点餐厅1200平方米,整个餐厅被称为水上餐厅。

水上餐厅给人的感觉非常好,一面的外墙临水,有长长的抄手游廊,透过游廊看外面的水景是又一种体验,水景画面被廊框重新组合,廊景与水景相借相依,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别有意趣。包间亦绝,是京城中难寻的所在,吊脚楼式,周边美人靠、池围木楼的是一种,池中摆石;还有一种廊外有天井,天井中植翠竹,翠竹绿意盎然,竹脚绿草坪上铺着白雪,这雪是一两天前北京下雪时积下的,说明那天井上无棚。每类建筑都是既相通又独立的单元,结构不一,互依互组又成新景。进餐厅有两个入口,一是从别墅区那边过来,进傍水的门,沿廊穿门绕上几绕,一路看水景厅景;另一入口在东面,从停车场入双面坡顶的游廊,再进餐厅楼,见内廊左拐即到餐厅,也是一路看景,外廊有花树,贴廊餐厅山墙上嵌石雕壁画,廊右侧是庭院、老树、奇石、积雪草坪和客服中心的木楼门,制式古典,门蹲、竹木花树的一通典雅,能激起一种怀旧情丝。内廊的北侧有一厅,硬木古典家具、茶海、巨型石玩摆件,柜台侧有大型木雕猴,柜台背景墙是木制的门图案,一个有品位的顺脚歇息品茗侃山的地方。南北向内廊两侧均有古玩,或瓶或玉雕,还有一幅仙女云游的工艺挂画,应该是西天王母出行的仪仗吧。三个估计是胶塑的小洋人立在餐厅门外西侧迎客,让人忍俊不禁。

零点和宴会合用的大餐厅非常气派,厚重感觉的豪华。是餐台餐椅台布的用料和色调带来的感觉?还有现看现点的活鱼在里面乱蹦的玻璃缸。有河有湖的地方当然是吃活鱼,活鱼鲜美。菜倒不是华贵型的。我没看菜谱,点菜是家人的事。从别人桌上和我们桌上的菜来看就是家常菜,含了鲁菜、川菜的家常菜。一说家常菜都觉档次低。谬误!能称得上家常菜的都是流传下来且分布面特别广的名菜,大家都知道大部人都爱吃,不在乎菜是出自那方菜馆。家常菜不好做,料是相同的,色、香、味、形却不一样,能否让食客买账得看技术,真把家常菜做成家里的味谁还去吃?一盘酱爆里脊,色泽并不好看,国宝级大厨做的也就那色,用酱爆炒出来的嘛!但里脊肉嫩滑嫩香裹在酱香的口感里真的让人难忘。醋熘土豆丝各个菜馆儿的色、味都不太一样,这儿的醋熘土豆丝色有点偏酱黑,丝的脆劲儿弱点儿,醋放得少或放得晚,用了多一点儿的生抽让它挂色吧,但香味儿独绝,酸味拿捏得恰到好处,分外好吃,怪不得人们爱点。川菜毛血旺像是改良型的,用料与所谓正宗的毛血旺有点差别,但一看就诱人食欲。

打造人间天堂

以上所说的所有,还不是绿洲水乡的全部,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古典式园林。正在建设中,据说已完成了百分之八十。这座已接近完工的水景园林我去了两趟,过大石拱桥走不远儿就是。宽阔的湖面全部封冻着,一侧有石头堆起的假山,一侧有一座歇山式建筑,说是殿宇有点孤单,说不是,那种九脊屋顶模式作为房屋似乎不做殿宇用得少。对了,应该是榭。它的周围有石桥,有围水的假山石,湖堤,湖堤以里似还有被切割出的小水面,小水面似乎还很多。离得远,看得不是很清楚。榭北还有亭。

显出热闹来的是湖的正南面,一座木构、梁枋彩绘、琉璃瓦顶的四柱三门七楼大牌坊,样子和颐和园后湖苏州街桥南的大牌坊差不多。匾上的字不一样,颐和园那儿的牌匾写的是福慈,这儿的牌匾写的是平安,应该读为安平吧?按传统,匾上的字都是从右往左写的,福慈读慈福。我习惯从左往右读,且安平读平安特顺,意思直白,不用动脑子。安平应有典,意深,不是我这种初中的古文底子一下就能读明白的。覆顶的琉璃瓦不是黄色的。为避嫌?觉得皇家屋顶才用黄琉璃瓦或绿剪边黄琉璃瓦?没必要顾忌,宾客是上帝,上帝不就皇上吗?再说辛亥革命以后皇帝定的规矩都了,哪儿还有什么尊卑等级之制,好看就行!这座牌坊的彩画就用了很多的帝黄色,图案绘的龙和凤。龙凤戏珠,右龙左凤。龙凤象征夫妻和谐,共同戏珠,没有权力的争夺。这龙凤戏珠是个革新创造,一改二龙戏珠传统。按牌坊朝向,是左凤右龙,面对它看才是左龙右凤。什么都是辩证的,您说龙在左就在左,您说凤在左就凤在左,转身背身的事,只要对方高兴,尤其是女方高兴。早就男女平等了,是夫妻是情侣,哄着对方开心就是,谁也别刻意地压谁一头,和为贵嘛,叫什么真儿啊!

牌坊分标志性的、祭祀性的、装饰性的等等,此牌坊应是装饰性的。恐怕还有个特殊的意义:纪念性、提示性。这里离小汤山很近,离巩华城很近,明代皇帝清代皇常过来,无论是去祭祖的,还是专程来洗温泉澡的,都得驻跸、下榻,这是皇家活动的范围。用仿皇家的牌坊宣示这一点很重要,既告诉您过去皇帝常来这儿,这是皇帝亲自耕耘的一亩三分地儿中的一部分,又告诉您,您在这儿可是享受的皇帝的待遇,跟皇帝一个级别。

牌坊明丽庄严,彩画绚丽,朱柱、抱石持重。这牌坊两侧各有一半弧的长廊,长短高低对称,有种仪仗的感觉。其后是汉白玉栏杆,围湖而筑,正对牌坊门,是汉白玉的入水丹陛。赏景的平台,还是尊贵的码头?再往下走是没的走了,再走非船不可。

整个湖区,应该说是古典型的水景园或说是赏水游水园。北京皇家风格还是江南风格?怎么说好呢,北京的皇家园林,明代就引入了江南诗韵,皇帝朱棣和他的文武大臣都来自鱼米水乡,到清乾隆皇帝,干脆仿江南造园,把人间天堂移到北京,此园仿哪儿都离不开江南味儿。唯一的差别是,几代皇爱在市中心和西山造江南,绿洲水乡是在京北造江南。绿洲水乡,与其说是e墅式酒店,不如说是既养心又养生的休闲度假村,北京的江南型人间天堂,上千亩地,300亩次原生态湿地上的人间天堂构建,够你耍的,还有各种候鸟都应时应季来此陪伴你呢。

既有此水乡,不必下江南。

上一篇:蔡康永:我是小S永远的男闺蜜 下一篇:爱的城堡,她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