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研究

时间:2022-10-18 08:06:26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研究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对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编写,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创设问题学习情境等关键性因素的研究,给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提升带来新的思路,可以丰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理论;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可以弥补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不足,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解决问题;目标导向;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239-03

近年来,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就业质量方面与本科毕业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月收入和专业相关度方面。经过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职业要求自我学习能力要求高。然而,很多高职毕业生在业不久就面临知识过时,他们的再学习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不强,学生“后劲”不足。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自我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现阶段,如何结合高职生自我学习能力低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再学习习惯,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高职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重要的体现

著名学者齐默曼(Zimmerman)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生激活并保持系统的旨在达到学习目标的认知和行为的过程。”[1]在国内,余文森将自主学习视为“自学”。自学是普通名词,不是科学术语,它是对学习形式的描述,其内涵较含糊;而自主学习则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与自主学习相对立的他主学习则是他人(教师)为学生做主的一种学习”。[2]

1.自主学习是工作后的主要学习方式。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各岗位和职业的运用的知识不断更新,这就需要工作者不断的学习。学习能力也成为基本的生存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训练和培养,需要注重学生日常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训练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从以前的“学会知识”到现在“会学知识”的转变。

2.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两个中心”,即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完一门课后,只会考试,只能面对试题,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会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后,可以彻底打破传统教学“两个中心”,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转变为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学习速度的自我调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方法的运用,实现不同类型的知识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3.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改变。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高职不少学生目标就是取得毕业证,没有学习动力。同时,高职学生较本科学生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好的学习方法等,有较高的厌学现象。依靠较好导学案的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自主学习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目前在自主学习方面,很多高职学生主要体现在:(1)缺乏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2)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低,多数为被动学习。(3)上课过程中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多数要依靠教师引导学习,缺乏学习方法。针对此,以下几点可以引导高职学生以自己为学习中心完成学习目标:(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是要有“方向性”;(2)要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做到“乐学”;(3)可以评判学习的结果和纠正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三、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研究

1.自主学习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编写。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3]。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各课程的教学标准;各专业教师为实现课程标准设计每个教学单元的目标。再根据教学单元目标的进一步分解,进行更具体、明确、详细的表述,形成最终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做到以下几点:(1)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具体。模糊的学习目标容易造成学习的盲目性,降低了学习效果。学习目标应包括:①应该明确学习完成后,利用这部分知识可以做什么;②这部分知识的考核标准。(2)学习目标应该是分层次的。不同的学习者运用这部分知识的方向不一样,造成掌握知识的深度可以不同。

2.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基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以从问题为起点组织教学,借以工作过程,将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包含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设计问题要注意:①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设计的问题要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解决”的递进的逻辑层次。同时考虑一定的梯度性,要使优秀生从问题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②设计的问题应具有系统性。教师设置问题的答案也应是学生探究问题的线索,根据问题的答案不但能使学生层层深入探讨,还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建立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性来设置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把握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有序性。③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感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学会以后还会有小小的成就感。

3.创设问题学习情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习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问题学习情境,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①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对象和主体。教学效果如何,学生进入课堂的状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保证以学生为中心,注意收集学生学习状态、积极性及参与度等等。只有真正关注学生、随学生状态改变教学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②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在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及遇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调整问题情境,使问题更贴合当前学习的情境,真正起到吸引并引导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应当及时的评价学习效果,使整个教学活动顺利有效的展开。③指导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并总结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及时的反思自主学习的过程,回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学到的知识、学习方式是否合理、学习效果如何等等,为下一次类似问题的解决做准备。这样自我思考、自我提炼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成效与体会

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建筑设备专业2013级进行《安装工程计价》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实验,并对自主学习和常规教学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分两学期,第一学期为电气部分,第二学期为水暖部分,周课时为3节。选取2013级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每周3节均为教师讲授及课内练习,实验班采用教师监督下的自主学习,每周2节课为教师监督的自主学习及课内练习,1节课为辅导答疑时间。表1为《安装工程计价》实验前后成绩对比表,由于实验在第二学期进行,将第一学期末的成绩作为两个班实验前成绩。从实验前可以看出,实验前两个班成绩相差不大;经过一学期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实验班较对照班成绩要好一些,70分以上有30人,而对照班只有27人,实验班没有不及格的同学,而对照班有1名不及格同学。

此外,在学期中对实验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对新教学模式的感受、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以及改进建议等。后期主要体会有:(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还要加强教师的辅导力度。这主要是因学生从小学至高职院校基本上的学习方法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对自主学习还一下子不适应造成的。在这学期后期改变了课堂分配时间,将后原计划后期的辅导答疑时间的一部分提前到多数同学在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点后,课堂练习开始前的一段时间,穿插教师精讲时间,将提炼的难点重点简要讲授,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知R点,这一时间可以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而缩短。(2)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教师责任的减轻和作用的降低。自主学习必须要有教师的监督和指导,同时对教师的能力和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之间有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各学生想法不同,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预先设想好各种可能性,以使学生更好、更连续地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更快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五、结语

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的自主学习,可以给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参考价值,可以丰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理论;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可以弥补讲授式教学方法的不足,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Dale H.Schunk.Metacognition,Self-Regulation,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Research Recommendations[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8,(20):463-467.

[2]余文森.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J].教育探索,2001,(12):32-33.

[3]张祖忻,朱纯,胡颂华.教学设计[海外中文图书]:基本原理和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上一篇: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 下一篇:银行存款利息计算方法的教学推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