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在园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抽样调查

时间:2022-10-18 04:33:47

2~5岁在园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抽样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本乡镇区域2~5岁在园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本乡镇区域3所私立幼儿园和1所公立幼儿园,每所幼儿园2~5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共抽取1200例,调查儿童性别、年龄、幼儿园类型、体格发育情况、口腔情况,并通过采集末梢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结果:1200例儿童中,共检查出145例患有营养不良症状,占12.08%,其中消瘦占3.50%,生长发育迟缓占4.92%,低体重占3.67%。男孩营养不良发生率(15.08%)高于女孩(9.18%),≤3岁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14.53%)高于>3岁儿童(8.63%),公立幼儿园营养不良发生率(7.63%)低于私立幼儿园(19.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儿童为私立幼儿园、低龄儿童,应实施干预性措施,控制营养不良发生率。

【关键词】 在园儿童; 影响因素; 营养不良; 抽样调查

doi:10.14033/ki.cfmr.2017.12.0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2-0153-02

营养不良是一种由于多种因素造成蛋白质或/和能量消耗过多或者摄入不足导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病症[1]。全世界50%以上儿童死亡与营养不良相关,5岁以下儿童的智力及体格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内若出现营养不良现象,极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体格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儿童成年后的劳动生产力、教育学习、健康状态等造成严重影响,且该影响是不可逆转的[2]。为了提供儿童营养障碍疾病依据和确定儿童保健工作重点,本研究于2016年4-10月,对本乡镇区域1200例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现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乡镇区域幼儿园2~5岁在园儿童1200例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随机抽取本乡镇区域3所私立幼儿园和1所公立幼儿园,抽取每所幼儿园2~5周岁儿童为试验对象,共抽取1200例,调查儿童性别、年龄、幼儿园类型等,并测定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如胸围、头围、身高、体重,检查所有儿童口腔情况,如龋齿数、牙齿数,并通过采集末梢静脉血对血红蛋白进行检测。

1.3 诊断标准

(1)龋齿和贫血诊断标准:龋齿根据《儿童保健学》第三版诊断标准评定;根据WHO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评定贫血,采集无名指的末梢血,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末梢静脉血血红蛋白小于110 g/L为贫血。(2)评价营养不良标准:采用WHO标准(由美国健康统计中心所制定的一项国际标准),消瘦指身高别体重要低于同性别同身高人群正常值均数减两个标准差;发育迟缓指年龄别身高要低于同性别同年龄人群正常值均数减两个标准差;低体重指年龄别体重要低于同性别同年龄人群正常值均数减两个标准差;营养不良是指具有消瘦、发育迟缓、低体重1个及以上指标[3-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抽取1200例儿童进行调查,其中男590例,女610例,分别占49.17%、50.83%;最小的24个月,最大的71个月,平均年龄为(3.76±0.34)岁;公立幼儿园760例,私立幼儿园440例,分别占63.33%、36.67%。

2.2 营养不良发生情况

1200例儿童中,共检查出145例患有营养不良症状,占12.08%,其中消瘦有42例,占3.50%,生长发育迟缓有59例,占4.92%,低体重有44例,占3.67%。

2.3 儿童营养不良因素分析

2.3.1 儿童一般情况和营养不良的关系 男孩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5.08%,女孩为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岁为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2 儿童龋齿、贫血情况和营养不良的关系 患有龋齿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1.70%,未患龋齿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6例贫血儿童中,营养不良儿童55例,占13.89%,804例无贫血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营养不良是目前儿童发病、病死的原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约有>2亿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患有营养不良症状[5]。在2005年,联合国基金会公布了中国儿童营养不良情况,其中消瘦为2.0%,发育迟缓为14.0%,低体重为10.0%;本次调查儿童消瘦、发育迟缓、低体重发生率分别为3.50%、4.92%、3.67%,低于全国水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岁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为14.53%,表明本乡镇区域在园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极为严重,营养不良干预主要人群应为低龄儿童。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岁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53%,>3岁为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儿童为私立幼儿园、低龄儿童,对于该类儿童应实施有效措施进行预防,避免发生营养不良情况。

参考文献

[1]胡秋艳.2~5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0):2-3.

[2]赵江,陈升文,万蓉,等.2009~2010年云南省广南县0~5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卫生研究,2013,42(1):67-71.

[3]陈永超,王芳,曹彬,等.云南省怒江州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2):57-64.

[4]赖道芳.5岁以下儿童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7):110-111.

[5]刘桂英.朔州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羁龇治[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76-1877.

[6]程进,魏锁,王君,等.2~5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60-2162.

[7]张军,杨国俊,刘建涛,等.郑州市郊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0):1096-1098.

(收稿日期:2016-12-15)

上一篇:心肌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 下一篇:存在低氧血症风险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