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管理模式下女性校长“玻璃天花板”的突破

时间:2022-10-18 04:29:26

C管理模式下女性校长“玻璃天花板”的突破

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中有这样一段话:“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有各自的进口和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所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权运动的推动,现代社会女性的角色更加丰富化,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及方式也逐步提高,这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1]。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女性教育领导者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获得高学历创造了机会,也使女性参与教育领导具有可能性。但在我国教育行政领导领域里,从数量上看,女性领导者比例仍然偏低;从职位上看,正职数量少、副职数量多,出现“尖端缺失”的现象[2]。

一、我国女性担任校长的现状——以中小学为例

教师职业一向被认为是适合女性从事的职业,这种观念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了极端的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女性教师仍是主力军。据统计,我国女性教师的比例已经超过50%,特别是城市小学女教师的比例达79%,但在教育领导行列中女性校长的数量与男性校长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见表1所示)[1]。

由表1可看出我国女性校长的比例之偏低。笔者曾实习的一所学校有二十几位教师,虽然其中只有三位男性教师,但是正校长仍由男性担任。尽管女性在教育领导层面所占比例有所提高,但领导高层依然是男人的天下。研究者把这种女性难以进入领导高层的现象称之为玻璃天花板效应。

二、玻璃天花板效应的内涵及产生原因

1.内涵

天花板效应是一种比喻,指设置一种无形的、人为的困难,以阻碍某些有资格的人(特别是女性)在组织中上升到一定的职位[1]。它是莫里森等人在1987年的一篇文章——《打破天花板效应:女性能够进入美国大企业的高层吗?》首先使用的概念[1]。玻璃天花板是指组织中高层的职位对于女性来说并非遥不可及,但却无法接近,这种限制虽然就像玻璃一样透明,但是当你要穿越它时,却存在着障碍。因此在组织中的女性或少数族群想顺着职业发展阶梯慢慢往上攀升,当快要接近顶端时,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到一层看不见的障碍阻隔在她们面前,所以,她们的职位往往只能发展到某一阶段就不可能再继续往上了。这样的情况就是性别研究中所说的玻璃天花板效应。

2.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是传统性别角色模式的影响。中国是一个经历了长达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国家,封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传统观念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把“盲目服从”作为女性最高道德修养,把“柔顺”、“卑弱”视为女性的美德,在家做个贤妻良母才是女人的天职。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上给予了男女平等的地位,妇女解放运动也不断发展,但是“男强女弱”、“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的偏见依然制约女性的发展。从古至今,我们的社会早已对男女两性做好了分工,“男主外,女主内”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相夫教子”是女性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其次是女性校长与男性校长相比面临的各方面压力更大。如果女性校长的工作和家庭有了冲突,她把精力多放在了工作上,对家庭的付出稍微少一点,就会遭到外界的不解、不屑,甚至批评。男校长行事如果锋芒外露一些,会被赞为有魄力,而女性校长如果锋芒露一些,就会遭到指责和诽谤,而且舆论更容易指责女性领导者的错误,甚至会嘲笑讽刺[2],对她们的要求更加苛刻。甚至有些人一看到女性,特别是长相出众的女性成为领导者就妄加揣测其是不是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谋取的等等,这些方面都使女性校长面临的压力更大。

(2)女性校长自身的原因。女性校长容易在不良的舆论氛围中迷失自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对成功有恐惧心理。一些女性校长因为害怕成为众矢之的,也不愿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就力图避免冲突和冒险,慢慢接受了传统模式中低微平凡的形象,结果被上层人物所忽略,引不起他们的注意,而且还给他们留下了才智平庸、能力有限的印象[2]。女性从属性角色的长期性,使其觉得事业和家庭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样,社会上将有些事业成功的女性领导者家庭失败的原因过分夸大地归结于事业的成功,使很多人觉得事业成功的女性家庭一般都是失败的,致使女性校长在事业和家庭出现矛盾时,宁愿消极选择后者。

产生玻璃天花板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还与时间、女性特质、性别刻板印象等因素有关。如何使中小学女性校长突破这一障碍,使其在教育领导中,尤其是高层领导中的比例更加协调,值得人们关注。C管理模式的出现为我国中小学女性校长突破这一现象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女校长作为教育领域的领导者的优势有所光大,为其作为领导者开辟了一片崭新天地。

三、C管理模式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1.C管理模式理论的内涵

C管理模式理论是王汝平先生继金字塔型机械式组织(A管理模式)、学习型扁平式组织(B管理模式)之后提出的第三种组织模式,是一种在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国学之大智慧的组织类型,作者取“CHINA”的第一个字母“C”,为这一组织模式命名为“C管理模式”。所谓C管理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形神兼备、遵循宇宙和自然组织普遍法则,能够不断修正、自我调节、随机应变的智慧型组织,并将中国人文国学与西方现代管理学相互融合,进行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运营模式[3]。

C管理模式立足道、儒、法中国传统文化,将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学与中国国学及中医智慧融为一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形的组织结构,其理论结合人的身体机能,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4]。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解读C管理模式的组织构架,剖析其内部运营机制,分析外部运营理念,探索企业健康成长之道,为广大组织管理者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参考模式。虽然C管理模式是针对企业提出的,学校不同于企业,它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学校的管理跟企业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都是服务于一定群体的组织。所以,C管理模式中的一些思想是可以被中小学女性校长合理吸收、运用的。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自由及其限度 下一篇: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分歧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