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写给福尔摩斯的情书

时间:2022-10-18 03:55:41

一封写给福尔摩斯的情书

这是一篇写给福尔摩斯的情书。

理论上穿越的小说基本都该是体现作者对于戏仿对象的由爱生贪的霸占心理:恨不得把你吃下去。

不过显然岛田的心不在“夏”边在“摩”边。之所以聚焦在夏目漱石上面大概是因为真的有一个莎翁词典的编纂者?(这个人物最后在书里怏怏自语:贵国可需要英语教师。令我想到其实可以写一本《小泉八云和江户川乱步》)而且用“我是猫”这种硬桥点出书里的“我”不是太宰治(其实那种虚弱的自言自语更像老是要拉着姐姐跳海的太宰治或者始终在自杀或者不自杀之间徘徊的芥川龙之介)或者其他作家。还是有些生硬。而且仅仅是因为需要一个日本人或者说东方人吗?

最近看南方周末韩寒的一句话很有道理:话语要显得有力就要避免用典(大意),而用一本著作的名字去勾勒某某作家是某某就是一种用典。典故算是一种高级标签,而标签就该被剪掉而不是一直挂着。

反过来对福尔摩斯的勾勒倒是颇有神韵。没有靠烟斗,没有强调他就是一张全息立体三维伦敦地图,甚至没有靠他的鹰钩鼻。写福尔摩斯的神韵在于他的那些缺点:神经质,对繁琐细节的推理自信,固执,容易受打击,狂躁。而这些缺点背后自然根植于焦虑,不自信和厌倦。

侦探在没有案子的时候怎么办,福尔摩斯曾非常强调工作是他的救命稻草;侦探在对手过于强大到怎么办,面对莫里亚蒂,黔驴技穷的福尔摩斯只能想到同归于尽;侦探又为什么要急于给当事人一个“无所不知,体察入微”的第一印象?侦探在工作之余为什么在乎小提琴或者说瓦格纳(窃以为大概是岛田自己喜欢瓦格纳,那福尔摩斯该喜欢莫扎特吧)

这些问题书里也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但在混乱的生活里,我们可以看到福尔摩斯就这么走来走去,不仅仅是因为破案而走来走去。就这点而言,岛田对于这个让无数罪犯胆战心惊的名侦探,可卡因爱好者,拳击格斗专家,化妆能手这些名片头衔,或者说典故之下的人,这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有着类似于母性的眷顾之情。

化妆成女人(还是无比拙劣的化妆),被指责判断失误而暴跳如雷直到拿枪狂扫天花板,甚至一拳打碎唯一愿意陪在身边好友的下巴,被误解,被妖魔,被当作一场秀,这样的福尔摩斯也许才是真正有话题的,有价值的,有必要存在的,可福尔摩斯本人如何想的呢?

他缓缓地拉着小提琴,犹如“简袖共秋水一色”,新知旧雨,下一次又有谁来听他那“压抑的窃笑”呢。

本书是一封写给福尔摩斯的情书,而情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永远寄不到彼岸。

上一篇:从“dragon”与“龙”的翻译说起 下一篇:科学家与三封信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