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微信作为大学课堂教学的延伸

时间:2022-10-18 02:34:51

将微信作为大学课堂教学的延伸

摘要:微信是种新型的信息传播与交流软件,具有普及率高、即时便捷、交互共享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助于其在大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微信的使用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容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进而推行因材施教;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多方面能力,实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信;教学;信息;交流;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13-02

网络尤其是手机互联网具有的即时便捷性、交互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延伸大学课堂教学,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打通课堂内外,补充课堂教学相对有限的教学内容。微信以手机网络为载体,其显著的便捷性、交流的高时效性和推送内容的丰富性与高精确性对补充大学课堂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将对这一教学实践进行考察。

一、微信作为教学媒介的功能特点

微信作为近年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因其众多优势,如操作简单、方便灵活、交流快、普及率高、资费低廉以及较高的兼容性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群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利用它扩展教学内容,延伸教学过程的条件已经成熟。

1.微信具有的即时便捷性、交互方式的多样性、信息传递的精准性特点有利于教学的延伸。微信是一款借助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服务软件,其信息发送兼有同时性与异时性特点,其信息的生成、传递和接受可以通过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来传播,它支持群聊与LBS功能,其高效和多元化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传递与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微信的课外教学延伸体现在移动学习上,即打破课堂教学对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微信的便捷性、移动性、高使用率以及信息互动多样化等特点,教师可以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适合移动学习的材料通过微信平台发给学生,学生则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某一特定空闲的场合随时掌握自己想学的知识,使学习无时无处不在发生。

2.微信提供的通信功能、社交功能和平台化功能,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中师生交流不足的弊端。在通信功能上,微信提供了一个功能完善的信息交流渠道,它可以发送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信息。在社交功能上,微信支持的实时对讲、多人群聊、视频通讯提高了通信效率,降低了沟通成本;通过群聊功能可方便地构建学习小组,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而微信的语音信息支持功能更便于发挥朋友圈的交流功能。在平台功能上,微信提供的微信公众号便利了信息的大规模传递,微信平台已经具备了一个完整应用程序功能的运行机制。

微信提供的点对点和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既可以帮助师生选择一对一沟通,也可用群聊功能进行一对多的沟通。“现代教育交往的一个显著症候是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直接言语的交往在减少,而传输文字符号、图片、图表、图像信息等的间接交往形式在增加”,微信就是这种交往方式的体现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随时通过微信给教师以文本和语音形式留言提问,在师生问答中实现交流互动。而师生一对一的对话可确保私密性,使师生交流超越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精神情感层面的交流。微信的这两种沟通方式能够为教师与学生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

微信交流具有的便捷性、高时效性及内容推送的丰富性和消息推送的精准性使其在拓展教学上具备了技术条件。

二、微信用于教学的操作

1.根据需要建立以班、年级或社团为单位的微信群,同时群内学生与教师互为好友。组建微信群的目的之一是便于师生答疑解惑。微信答疑打破了传统课堂提问答疑的时间地点限制,大大增加了师生交流活动的方式和机会。利用微信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互功能,教师在答疑时既可以是非开放的,也可以是开放的。布置和开展问题讨论是组建微信群的另一重要目的。教师可以定期就课堂教学内容设立一些有难度的议题让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后在微信群中参与讨论。在讨论中,由于参与者需要事先查阅资料或临时补充新的信息,这样的讨论往往各方观点鲜明,信息得以充分交流,既提高了讨论水平,也使真理越辩越明。

期间教师一般不必频繁点评学生的发言,必要时适时引导和启发,讨论结束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总结。这种较深层次的讨论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了解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程度,还可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结构。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纠正个别学生的语气、用语,掌控讨论的进程和气氛。一些复杂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有时也根据情况应学生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强调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表示一定正确,也不一定让学生必须接受。这种讨论增加了参与者的智慧,也增进了师生互动和感情交流,还能帮助教师深层次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还可以把微信发言讨论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参考。

同时,可利用微信上交作业。由于微信可以通过图片、语音传递信息,因而,学生还可以将作业拍照后以图片形式上交教师;口语类作业则可以录音形式上交。这种作业上交形式方便快捷,还节约了成本。

2.设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公号众汇集本学科一些经典文章向学生定期精心推送短小精悍的优秀论文。网络时代知识信息十分丰富,更新极快,各种资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低年级学生在如此丰富的资讯中容易迷失难于做出选择,教师在海量的信息中择取一些有价值的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荐给学生,将为他们搜寻、判断、选择信息节省大量时间。推荐文章可以本学科为主,但不局限于此,也可包括能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完善其知识结构的其他学科类文章。另外,收集并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如书籍、文章、媒体音像等实物文献资料,通过微信平台供学生查询。为了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可不时就推荐的一些重要文章组织讨论。为了鼓励学生写作,创立的公众号可以适当个别学生的优秀文章。

3.利用微信获取学生关于教学的反馈,进而实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获取信息反馈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师生及时调整教与学。获取反馈的方式可以通过微信以教师或学生的主动提问、或者教师布置讨论题浏览学生的微信发言来实现,从中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未达到学习目标的原因。为避免学生由于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丧失学习的热情,教师获取反馈信息后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利用微信延伸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强调微信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不以牺牲传统课堂教学质量为前提,仍应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把微信的讨论交流和信息推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不能以后者取代前者。

2.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微信讨论,当讨论在微信中难以进一步深入时,应适时在课堂上或另辟专门时间由教师予以补充和总结概括。

3.在公众号的信息与文章应以帮助学生能独立地选择和判断信息,有利于其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能够独立思考为最终目的。微信公众号提供的资讯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对信息的独立判断能力,因此,提供的文章与信息力求以多元、客观和全面为原则,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基本知识结构。

三、微信用于教学的意义

将微信作为教学媒介对于大学课堂教学有诸多意义。

1.微信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获取更全面的资讯和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微信实现了将网络资源适用于移动学习的整合,对现有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抽取、转码、整合,然后再推送到移动交互平台。由此,微信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网络资源,又解决了平台资源来源的问题,这种新的学习媒介向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有限,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的各类信息极大地补充和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资讯,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与开启智慧之门,一改以往单独依赖课堂教学由教师单方面灌输的不足。课堂之外学生通过微信的语音、视频群聊功能展开的交流,既可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又可活跃人际关系,使用文本发送则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布置的正式讨论实现了信息的交流,思想的交锋,有助于得出理性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微信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教学模式,增加了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如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时,较多地忽略了对师生的课堂交流;课堂形式过于统一使差别教学不容易实施。这种“缺乏精神层面交往的教学方式”既影响了教学信息的传递,也影响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制约了教学效果。微信有助于实现师生间的混合式交互,通过其问题答疑与集体讨论增加了师生间的了解与联系,较好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交流之不足。密切交流互动的增加使得学习者能更多地参与教学环节,其学习动力明显增加。

3.微信有助于增加教师对学生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使因材施教有了切实可行性。教师通过微信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各自兴趣之所在,其优势与特长,并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个性教学方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甚至对其学术兴趣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还有助于对学生的评价更立体、全面和客观,弥补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评价普遍单一化的弊端。

4.教师组织参与学生讨论并及时提供更全面的资讯,能避免学生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思维的狭隘和片面化,进而引导他们更全面理性对待不同的观点。由于大学生掌握的信息相对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对一些复杂问题所持观点容易陷于片面,教师提供的丰富背景讯息有利于训练他们看待问题持客观理性的观点而不走极端,从而塑造健全的公民。

微信所具有的便捷性、交互性特点使其在高校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补充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利用微信的优势与传统课堂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新的“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利用微信延伸大学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在没有相关的制度配套措施下大规模开展有可能流于形式,目前还仅限于个别教师。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创新路... 下一篇:“RICE”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