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麻制品中高密度织物品种的生产问题及改进

时间:2022-10-18 02:31:01

剑麻制品中高密度织物品种的生产问题及改进

摘 要:文章针对剑麻制品中高密织物品种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进一步探讨了产生故障的有效改进措施。

关键词:剑麻制品;故障;高密织物

中图分类号:X791 文献标识码:A

1 剑麻生产现状

在我国近些年,剑麻纺织产业的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针对剑麻制品中高密织物的制造。目前,在世界上有多于10个国家在种植剑麻,我国也是一个种植剑麻的大国,可高达全球总产量的80%左右。如今剑麻的经济地位正在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剑麻的生产,打造剑麻的产业链是剑麻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

近期在上海举办的纺织行业、数控机床展览会上,中外500多家企业都来参与,其中,我国多件台套设备都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个别指标超过了当代的国际水平,非常值得我们骄傲。在经过展览之后,很多客户都看好了这些设备的发展前景,满意这些设备有很多创新点。在实践中,每台机器技术都有本质性的跨越,如多托盘间自动交换技术、高精的结构设计、双主轴电动驱动等等,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力量,对于剑麻的生产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2 原料特点

剑麻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但是大多数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却很少。剑麻是一种珍贵的农作物,它具有很多优点,如它的纤维属于硬质纤维、单根纤维长、拉力强、耐腐蚀、无静电产生等等。长期以来,对于剑麻种植及加工技术仍处于初级重复加工状态,部分剑麻品种不是优质高产耐寒品种,田间科学管理技术跟不上,大部分剑麻加工工厂设备简陋、工厂规模小、分散加工、技术标准落后、质量差,加工出的纤维仅有不到20%能达到国标三、四级品水平,其他是等外品。由于含杂含水高,特别是纤维干皮(种植田间管理产生,加工时没有捡出)及纤维中间(纤维加工过程)等杂质高,直接影响到剑麻制品特别是高密织物品种的研发和生产推广。因此,提高剑麻种植及纤维加工的技术含量是一项必须首要完成的任务。目前很多剑麻种植户及纤维制品加工企业都非常重视,狠抓原料源头,如农垦系统依托高等院校及科研所的技术支持,大幅度推广新品种的国内外种植面积,淘汰大部分小机麻纤维加工设备,引进或改造更先进的大机麻纤维自动加工设备,为今后剑麻制品特别是高密织物品种所需原料提供了保证。

3 高密度剑麻布

剑麻纤维是构成剑麻的主要成分,它的特点有很多,如色泽洁白,质地强韧,抗拉力强,耐水性好,耐摩性强,防滑、防静电的产生等。传统工业中,剑麻制品主要用于是制作纱线、白棕绳、普通剑麻抛光布等产品,并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国防、渔业、交通运输、林牧业、手工艺业等方面,其中的剑麻织物按用途主要分有三大类,一是普通剑麻布,幅宽1.1米以下,经×纬向密度在6×6至8×8(根/10CM)之间,主要用于普通的抛光用布;二是建材土工布,幅宽1.1米以下,经×纬向密度在4×4至3×3(根/10CM)之间,主要用于高速路基及高寒路基护基用;三是高密度布,幅宽1.1米-1.5米,经×纬向密度在9×7至11×9(根/10CM)之间,主要用于高端设备、精密器具的用布。可想而知,高密度剑麻布的性质远远优于普通的剑麻布,因此,高密织物的剑麻布的生产具有非凡的意义。随着高密度剑麻布研发及应用的深入,人们对其大规模生产愈来愈重视。

4 故障率的原因

4.1 纺纱原因

纺机是纺织的关键部分,有关纺机的技术指标有很多方面,发生故障的原因也是有很多方面。在纺织的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是纱条的作用,纱条的具体状态反映出纺机设备的技术水平。现在用“生产设备技术状况完好率92%、生产设备故障率7.0%”两项指标作为技术考核指标。为了减少纺机故障率,加强对纺机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是保证纱条质量降低高密织物生产设备故障的基础。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纺机设备的各种零部件的各种缺陷,如理麻、并条、纺纱设备的梳箱梳针针尖磨损后不尖利,压辊振动或接触不牢,并条、纺纱设备皮辊牵伸表面破损起槽,牵伸加压部件磨损或漏气等,都会导致出来的麻条均匀度下降,纱条表面毛刺增加,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纺织工作的进行。因此,及时判断纺机设备各零部件的健康状况,能保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境良好有序地进行。但是,存在一个问题,直接检查的工作量非常大,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效率不高,还应找到方法进行改善。目前我厂推广应用ISO标准工作法,加强运用《设备日常点检表》、《设备周期检修计划》、《设备修理记录》、《设备故障记录表》等目标管理手段,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也减少设备的运行故障。

4.2 织造原因

一般剑麻织物的编织机是用传统上打手的黄麻J211及J212型有梭织机生产,而高密度织物用下打手的JB170宽幅织机生产,这种机型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对运行动作时间精度要求很高,若运行过程出现经纱梭口开度小,梭子投梭小力,卷取及送经张力不稳定等,就时常出现飞梭、夹梭等故障停机现象,严重影响生产,特别是织造高精密织物时故障更是大幅度提高。主要原因是:A、纱条质量较差,梭口开度不清晰,影响梭子飞行。纱条毛羽多,均匀度低,易断纱,纱条缠绞分不清上下综,容易引起梭口开口不清梭子飞行阻力大而夹梭;B、设备墙板薄弱、刚度不够,投梭时机台振动太大,引起各运行动作配合时间精度下降梭子飞行不移而夹梭;C、设备起动初冲击力度过大,并且在机器运转停止时,由于机械设备惯性作用,导致停止时间过长造成经向纱条意外伸长,增加断纱或开口清晰度下降造成夹梭等后续问题;D、卷取与送经不同步引起经纱梭口张力不稳定,梭子飞行不稳而夹梭。

5 产生故障的修改措施

为了减少剑麻设备运作时的故障率,在维护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A、应建立设备保障机构及完整的保障体系,设立专职的保障人员监督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B、在设备的事故方面,应成立设备事故分析小组,一旦出现事故,应及时的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并及时改善;C、在设备平时的维护方面,要派高级技工定期检查,做好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D、对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时代的发展形势,及时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E、要随时更新技术力量,淘汰旧的生产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

保证剑麻生产的高效、顺利的完成;F、最后要建立合理的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设备每日的工作情况,也是促进工作人员更认真负责地工作。

针对这些问题,解决办法主要有如下几点:A、原料纤维应用三级或以上,四级麻上机前要及时组织力量捡剪掉干皮、表皮,等外级最好不用;B、前纺生产要保证梳理梳得透,理得开,确保麻条及纱条均匀、毛羽少,质量好;C、织造时经纱相对湿度要在82%-88%,在机台经纱纱架与后梁之间另行增加高压雾化喷水设施,减少因纱条干燥引起的断纱;D、尽量减轻投梭侧板的重量,减少投梭动能损耗,提高投梭打手的力量,保证投梭时梭子出梭口时的初速度,降低夹梭;E、增加胸梁、后梁墙板的刚度,加大后梁直径、摇轴直径,打梭棒宽度等降低这些部件的断裂损坏;F、采用可调式主动送经,与卷取同步同量机构,保证梭口在运行中始终保持经纱张力稳定,梭口清晰。

在经过多次试验并调试之后,目前开发的高密织物9×7、11×7品种已连续生产1,600吨,其设备机构的工作状态完全可靠。采用该技术生产出来的剑麻成品经国家相关部门认证,并由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达标,并优于农业部的标准。

对纺机设置智能系统,是应用高科技的重要体现,开发的可行性也就非常重要。如:对理麻、并条、布机设备容易缺油磨损部位,采用PLC智能编程技术进行自动加油,减少加油用工及异常磨损、过早磨损,保证设备适应高速正常运行。

对设备设定相应的机器参数,如纺纱技术中纱条不匀情况,其理论波长是可以计算的,而波谱图又可反映出纱条的实际波长。也就是说,将实际波长与一系列理论波长相比较,即可发现一个最接近的理论波长的实际波长,最终找到发生故障的部件。此技术的具体实施是相当重要的环境,由于谐波是USTER对不匀信号做傅利叶变换时产生的,因此,利用这种关系,从实际波长中删除谐波,保证纺机设备的顺利进行。

近些年,在各大纺织的企业中,利用此技术——波谱图诊断设备故障多半靠的是手工计算.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A计算工作量大。对于不同的设备,理论波长的计算方法也就不同;还有,生产品种改变后,理论波长就应重新计算;如果,计算所有部件理论波长,任务量非常大,手工计算实在难以全部完成。B实际波长测量不准确。在波谱图中机械波不止一个,并且每个纺机设备产生的波显示的都不是确定值,而是波长范围,理论上应连续取值,不用计算机则实现起来非常困难。C缺乏量化标准指标。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的波长值很多,很多理论波长又非常接近,因此,当波长本身值很小时,诊断出的误差就会非常大,导致结果不精确。D谐波的干扰。在实际生产中,虽然存在着谐波,但是却无法根本剔除。E波长数据库的建立很困难。在波长数据库方面,使用计算机,设定相应的波长处理程序,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结语

在长期的研究与开发进程中,逐步完善了高密织物剑麻制品的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剑麻纤维附加值,对于提高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不断加快,带动相关地区剑麻种植业的迅速发展,通过剑麻种植业保障剑麻加工业。

参考文献

[1]穆征.纺纺织设备机电一体化技术(附盘)[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09).

[2]晓刚.纺织业界关注的焦点全球纺机设备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展示平台[J].江苏纺织,2008(06),26-26.

上一篇:试论材料对防水施工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试论失压抄录工作纳入信息系统管理的必要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