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名庄木桐

时间:2022-10-17 11:39:47

木桐和拉菲

木桐的全名为木桐・罗斯柴尔德酒庄( ChateauMouton Rothschild),而拉菲的全称是拉菲・罗斯柴尔德酒庄(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大家不免会有这样的疑问:赫赫有名的波尔多五大名庄之木桐和拉菲是否有什么血缘关系?答案的确如此,木桐和拉菲其实来自于同一个家族,确切来说它们可以称得上是堂兄弟。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 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的五个儿子分别在法兰克福、巴黎、那不勒斯、维也纳、伦敦开设了银行,建立了庞大的金融帝国。1853年,银行家Baron Nathanielde Rothschild买下了武当王庄,并正式改名为木桐・罗斯柴尔德酒庄。而拉菲则被Baron James Rothschild在公开拍卖会上购得。可以说木桐起源于罗斯柴尔德的伦敦体系,而拉菲起源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巴黎体系。

木桐历史上的满分酒款

1945年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二战结束的年份,对于波尔多而言是二十世纪中最佳的年份,而对于木桐而言是顶级佳酿的诞生之年。1945年的木桐被誉为二十世纪的世纪之酒。这一年木桐酿制出了完美的酒款,它的评分大大高于拉菲、拉图的评分。到52年后的1997年罗伯特・帕克品评该款酒时,果香依然丰富,口感浓郁醇厚。除了1945年的酒外,木桐历史上1959、1982和1986年份的酒都是满分酒。

艺术酒标

木桐无疑是五大酒庄中最具有艺术气息的酒庄,邀请艺术家为其创作酒标,将艺术融入每一瓶木桐葡萄酒中,让木桐酒散发着独特的气质。广告画师让・卡吕(JeanCarlu)用粗犷的手法绘出菲利普男爵家族五支箭头的族徽、木桐酒庄,还有木桐酒庄的象征绵羊创作了第一幅艺术酒标。1945年菲利普委托青年画家菲利普・朱立昂( Philippe Jullian)创作当年的新酒标,象征胜利Victory的大大“V”字母立在中央,非对称的橄榄枝环绕着V字,象征着和平的到来。从此,木桐每年聘请艺术家为酒标创作。最著名的酒标是1973年毕加索的“酒神狂欢图”,展示了美酒为生活带来的欢乐。

英国查尔斯王子的水彩画也曾出现在木桐的酒标上,上面还写有: “庆祝英法友好协约签署100周年,查尔斯2004。”

艺术博物馆

木桐酒庄的葡萄酒艺术博物馆非常闻名。这座1962年开幕的博物馆,专门收藏与葡萄酒相关的各类艺术品,由金银餐具收藏开始,逐步发展出包括绘画、瓷器、陶器、玻璃器皿、铜器、象牙雕刻、雕塑和编织艺术品收藏。

艺术酒庄的成长史

这只世界上最著名的“羊”(Mouton,在法语里是“羊”的意思),与波雅克名菜“美味小羊肉”没有丝毫联系;在古法语里,这或许来源于“Motte”一词,意思是小山岗,即今天仍在出产梅多克名酒的这片土质贫瘠的山坡。

这个文字游戏被广为传播,因为菲利普・德・罗斯柴尔德男爵( 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绝不会浪费这个天赐良机:生于1902年4月13日、属白羊星座的男爵,把自己的名字与酒庄保护神“羊”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引发葡萄酒业革命

菲利普男爵接手酒庄时,只有20岁。酒庄在过去曾经是布朗・木桐封地的一部分,三代之前,即70年前,来自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支脉的祖父纳塔涅男爵买下了它,并赋予它新的名字“木桐・罗斯柴尔德酒庄”。当时的菲利普男爵终日置身巴黎时尚圈,醉心于英伦诗歌的唯美主义,热爱旅行,还参加汽车拉力赛。让这样一个年轻人回家,回归波尔多人的内心深处,确实不容易;这需要一些勇气,特别是一种发自内心、不欺骗自己的冲动。菲利普男爵这个关乎一生命运的抉择,后来引发了一系列无法估量的影响,不仅是对木桐酒庄,对整个酒界也是如此。

1924年,这个奇特的年轻人向平静的水塘里投下了一块大石头:他决定自己包装酒庄出产的全部葡萄酒。从此,木桐酒庄的全部葡萄酒都在酒庄内装瓶!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葡萄酒商来说,此举赫然剥夺了他们这块有利可图的业务,虽然这种业务是有损酒庄利益的,但对酒庄来说,此举则赋予了他们一种责任,以及一种从未有过的名望。

就像所有革命一样,此举必然引发一系列的变革,首先是场地问题,要容纳多个年份的葡萄酒,原来的场地就显得太小了。从1926年起,一些相应的设备被陆续安置,特别是长达百米的“大酒窖”,这在本地区尚属首例。喜爱戏剧的庄主把大酒窖的设计委托给了杰出的设计师希克里,后者曾设计了巴黎白街的毕卡尔剧院。大酒窖内,橡木桶壮观地排列成行,无廊柱的宽敞大厅有着剧场般的照明效果。不用说,储酒的数量也大大增加了,这一切意味着这个超前的设计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屡被模仿。

充满艺术气息的酒标

成功创新有个悖论:当这种创新一旦成为风尚,就让人觉得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简单的。但我们应该置身于当年的历史背景,想想看,这样的设计在当时会是多么新奇,令人深感设计者的大胆与果敢。

此外,“酒庄内装瓶”也使得酒庄开始关注酒瓶的外观,采用个性化的酒标设计。1924年,广告画师让・卡吕(Jean Carlu)受托为木桐庄设计了第一幅酒标:他采用立体派画法把必不可少的羊头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五箭标志组合在了一起。20多年后,为了庆祝二战解放,男爵选用了朱利安( Philippe Jullian)的设计,即丘吉尔的“V”型胜利图案。

此后,其他多位艺术家都陆续收到了酒庄的设计请求。开始时,是一些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比较亲近的创作者,例如罗朗桑( Marie Laurencin)、科克托(JeanCocteau)和菲尼(Leonor Fini)。每一年木桐庄的酒标都会由一名艺术大师进行设计,这个原则只有极少年份例外,如:1953年,购买酒庄百年纪念;1977年,英国王太后的私人访问纪念;2000年,庆祝千禧年。渐渐地,又有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也受邀加入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杰作收藏:从米罗( Miro)到达利(Dali),从夏加尔( Chagall)到巴尔蒂斯(Balthus),从毕加索( Picasso)到巴塞利茨(Baselitz)。作为酬劳,每位艺术家将得到数量不等的几箱木桐酒。

木桐庄扎根艺术的思想贯穿于整个20世纪50年代,最终导致了其博物馆的设立。该博物馆就设在庄内,它以葡萄园和葡萄酒为主题,收集和展示了很多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上与之相关的应用艺术。博物馆于1962年开张,由马尔罗(Andre Malraux,法国著名作家,时任法国文化部长)剪彩。这个举世唯一的收藏展,从此成为波尔多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到访这座标志独特的酒庄。

不屑第二,我就是木桐

如此条件,木桐庄焉能不名扬世界?为了充分借用梅多克列级酒庄的威名,从1933年起,酒庄的酒业公司又推出了次级品牌酒“木桐嘉棣” (Mouton-Cadet),这款酒后来成为在世界上卖得最多的一款波尔多葡萄酒。成功会带来新的成功;这款酒在生产、销售和宣传的过程中采用了很多新手法,后者逐渐扩散到其他酒庄,为众人所效仿。

剩下要做的,就是讨回公道。1855年酒庄分级时,有关权威们虽然承认木桐酒的性价比与其他一级酒庄相等,有时甚至略高,但最终还是没有评定它为一级酒庄。由于城堡和设备年久失修,那些权威们把木桐庄评为第一名……却是二级酒庄的第一名!对菲利普男爵来说,这个古老的伤口伤痛如新。受罗昂公爵(法国17世纪历史人物)的座右铭启发,他将木桐庄的座右铭定为“不能第一,不屑第二,我就是木桐)。他没有放弃,在半个世纪中,酒质稳步提升,酒庄历经整修,品牌重归一线,这些都使得男爵要对原有的分级提出质疑。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很大的毅力,需要在各部门间斡旋,需要外交般的纵横捭阖,冲破重重阻力:来自其众多邻居酒庄的阻力,包括……不可说……他的亲戚酒庄(指同属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拉菲庄)!1973年,男爵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击破了法国政府和全行业的惰性极限:酒庄分级历史上的唯一一次,木桐庄离开了二级酒庄的行列,晋升为一级酒庄。男爵的座右铭从此改为: “我是第一,曾是第二,木桐不变。”

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故事!庄主凭一己之力,历经60余载,将酒庄提升至巅峰,酒庄与庄主交相辉映1 1988年,这位伟大人物仙逝,其女儿菲莉嫔男爵夫人( Baronne Philippine)接掌酒庄。这次轮到她放弃巴黎的戏剧世界,全身心投入到这一梦幻事业中来。这位充满活力的女子将向世人证明,她不会辜负父亲的重托。与父亲相比,她同样乐观,同样坚强,同样善于交际,可能还更加开放:委托哈林( Keith Karing)或培根(FrancisBacon)设计的酒标即是明证。在行家眼中,没人怀疑酒庄新主人的美好愿望;大家都确信,在未来很长时间里,木桐一直会是木桐。

上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三板? 下一篇:锁定你的艺术品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