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思品课魅力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时间:2022-10-17 11:38:05

彰显思品课魅力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已经发生显著变化。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改变枯燥、说教、低效的老套,努力向学生热爱、充满情趣、高效的课堂目标迈进,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的必然要求。怎样让学生热爱思品课,实现学习的高效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与动力。思品课有丰富的内容,包含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知识,还有大量生活经验,社会、历史、地理知识和政治、科学、文化与习俗内容,获得这些知识无论对青少年成长,还是将来走上社会解决许多实际问题都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思品课完全可以多样精彩,充满趣味,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运用多种资源,充分展示思品课程丰富的内容和价值;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如自主合作探究、讨论辩论、角色表演、情景体验、尝试制作、调查访问,运用多种手段如广播、电视电影、多媒体、实物演示甚至现身说法,让学生真切感受思品课的魅力,思品课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魅力和亲和力,改变严肃与说教的印象,努力使语言风趣幽默,举止柔和亲切,着装得体大方。

二、落实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要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热爱的课堂,就必须牢牢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摒弃教师主宰、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转换角色定位。教师要变自身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资源、设计和组织学生活动,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探究、指引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等途径来发挥。

(2)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自学的内容交给学生独立学习,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探索解决,不容易解答的问题由学生合作探究,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既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和能动性,又要让学生切实担负起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责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品质、自我负责的态度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教学形式,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风采、施展能动性的机会和空间。如自主探究式、合作讨论式、辩论式,问题发现式、小品表演、探究成果展示等,不管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实践,这既给学生更大的施展空间,又给学生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不管采取哪种形式,一要突出自主探究,始终让学生唱主角,二要充分发挥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激发,溅射智慧的火花。在《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品质》中我根据课本内容特点及本课的重点,设计了三个环节,采取三种不同方式进行。第一个环节学生分组分内容学习课本,看哪个组学得快,效果好;第二个环节分组运用课前准备材料当场绘制或制作美好家园图画或模型,并派代表登台讲述作品创意和活动感受,代表讲述不到位同组其他同学补充,比哪个组最棒;第三个环节学生个体总结学习成果并展示,看谁学习收获多。整个学习过程采用了合作探究、合作制作(活动)展示、自主探究(总结)和分组竞争方式;有静态的思考,有动手活动,有动口表达等不同学习形态,又切合本课的主题“竞争与合作”。因此,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兴趣盎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触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师生不只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且有也必须有情感交流。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情感的人,有对情感的灵敏感受能力,也有对情感的需求。那么,教师在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不能无动于衷,应该饱含热情,充满激情,深情热爱学生,柔情引导学生,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呵护学生、激励学生、警示学生,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正向情感的导引下,积极真诚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一节课的开始用新颖而又悬念的方式引入,激起学生兴趣,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微笑的表情激励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愉快进入学习状态。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以不同的眼神,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希望,激发学生的不同情感体验,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分心时,用凝视的目光去提醒;学生胆怯时,则用热切的目光去鼓励;学生犯错时,用严厉的目光让其知错并改;学生积极进步时,用含笑喜悦的目光表达赞许和信任。学困生,往往长期遭遇挫折困扰,情感特别脆弱,感觉特别灵敏,对待他们无论是言语还是表情和动作,都要谨慎、恰当,不要损伤其自尊心,挫伤其自信和积极性,用期待、信任、充满温情的目光,诚挚、鼓励和睿智的语言,温暖抚慰、贴心的动作,会让他们感受到关爱,看到希望,增添力量、勇敢进取。一次在学习《孝敬父母》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多幅父母为儿女操劳的图片,然后问同学们 “爸爸妈妈为你们做过什么?你还记得吗?你们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在我真诚的语言和期待的目光的鼓励下,许多同学含泪用颤动的语调讲述了父母感人的事迹,表达了自己为爸爸妈妈做得实在太少的亏欠心情,这堂课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但我的心里依然充满了感动。有一种东西常常使我们泪流满面,那就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感情。谁说我们感情淡漠,那是因为没有被唤醒,用真情激发学生的真情,用良好的情感唤起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憎、好恶之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把,激发学生积极进取探索真理的强烈愿望,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智慧也是使命。教师的一举一动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诚心和对他们殷切期望,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真情投入到学习探索活动中去,享受精神愉悦,获取知识和能力。

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感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焕发继续前行的热情和希望。青少年充满好奇、自信,更渴望肯定与赞扬,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信心,增强对未来和学习的希望与热情。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道理,学生身上和学习中不缺少闪光点与长处,关键教师是否有发现学生闪光点及长处的心与眼睛。对学生要从发展的观念去观察去评判,要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去分析认识学生的各种表现,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其一举一动,这时你会发现学生真的很可爱,有好多优点值得肯定甚至需要老师学习。

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只有掌握合适的方法,才能轻松有效的驾驭学习过程,才能自主探究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想想看,面对课本,面对问题,茫然无措,不辨东西,兴趣必然下降甚至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就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最重要是的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①自学课本、掌握基本知识的方法。②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方法。③课外阅读、观察社会、认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④日常生活、交往,处理同学关系,自我保护等的方法与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和解题的技巧、方法,掌握了一些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鱼得水,学得轻松而有效,才能更好的认识到思品课的巨大价值,生发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上一篇:如何有效进行语文课堂的写字教学 下一篇:人文素质:当代大学教育的新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