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成龙》:儿童电影,得之所失

时间:2022-10-17 09:38:01

《寻找成龙》:儿童电影,得之所失

当初决定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感动于祝希娟、田华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以及各方人士对于儿童电影的关爱,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成龙。可是,就因为成龙这个“噱头”太过耀眼,让人们不禁对它的初衷产生了质疑。看看那些毫不掩饰的成龙“软广告”吧,如果说这只是一部给孩子消夏看的儿童娱乐片,那么它当然无可厚非。只可惜,真若那样的话,就又枉费了那么多人对它的垂爱。

作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儿童电影,本片无疑肩负着“重整旗鼓”的重任。或许也因此,导演才在形式上费尽心思,云集众多明星,做足商业铺垫。但其结果却是倒置了本末,越是重其“形”,也就意味着越发轻其“神”。当形式大过了内容,失望便在所难免。

影片的立意其实很好:希望孩子学好中文,才不会被嘲笑。片中,张一山由于错别字而几次误入歧途的表现,便很好地呼应了这一主题。但可惜的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这条线索被抛到了脑后。导演转而用一段又一段冗长的武打场面,尤其是成龙的炫目功夫来吸引眼球。这显然已经背离了主旨,更忽视了张一山的参与。试想,一段主体缺席的打戏,在一部以儿童为主的电影里又有多少意义?在这里,武打这个本应充当绿叶的“看点”,已经严重影响了叙事的节奏,以至在该煽情的地方仓促而过,却在该带过的地方拖沓不已。这种喧宾夺主的处理,不仅掩盖了张一山作为“执著童真”化身的主观能动性,也让他缺失了一些展现珍贵美德的机会,比如孝顺、感恩、责任感等。

与此相对,电影却有意加入了几点当下的流行元素,如群众演员风潮、追星风潮等等。这些元素充其量只是增添花哨度的花边,他们没有与“中文寻根”主题相对应的适切性,因而也无益于主旨的佐证,而只是一种迎合,一种技巧式的拼贴。

说起与武术有关的当代儿童片,其实并不乏优秀范本。记得90年代初有一部《我的九月》,即表现了大杂院里的普通孩子,如何为参加亚运会开幕式的武术表演而努力。如果说对于孩子而言,亚运会和成龙都代表了一个梦的话,那么,实现这个梦的方式理应有所借鉴。但不同的是,《我的九月》并没有囿于大量的武术场景,只是在最后的高潮阶段,才着墨刻画了小主人公安建军,如何用尽全力完成动作,坚持到最后。它的长处,便在于叙事构架的合理。无论是孩子之间的冲突,或是来自父母认可的冲突,以及学校选拔竞争的冲突,最终,都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完整而立体的典型形象。他揣着单纯的梦想,从懦弱走向坚强,观众会为这个典型而感动。而唯有感动,才算达到了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

但《寻找成龙》中,我们的情绪却很难集中在张一山的“追星梦”上。首先,他的梦本身就不那么值得赞扬。其次,来自导演意识的、投资方意识的、甚至是成龙意识的“恶意加载”,也随时都在干扰和打断我们对电影主体成长历程的读解。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愈发不像一部儿童片,而更像一部为着某种功利而集合到一起的“教化”的拼盘。然而,孩子们从来都不希望在说教中成长。他们需要的,恰恰是用纯粹的儿童思维去思考和发现,用真实的生活体验去验证,用小榜样的成功去自我确认、坚定信念。张一山是无辜的,他本来可以成为这样一个榜样,却又被什么牵绊了、束缚了―是什么呢?

电影作为一门必然要、而且已经走向“商品化”的艺术,或许已无法做到“无功利性”。但至少,我们应当在儿童片的创作中,警惕着不去抹杀孩子作为电影主体的行为空间。在这个使命感已逐渐为物欲所消解的时代里,是否应当为孩子保有一片精神的净土?是否也有必要为把孩子们从所谓的“追星成名梦”里唤醒,而多一些思忖?

上一篇:谢铁骊:“多替别人着想!” 下一篇:电影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