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的世界

时间:2022-10-17 09:37:06

深水埗的世界

弥敦道的南端,是尖沙咀。从尖沙咀沿弥敦道一直往北走,经过佐敦、油麻地、旺角、太子,界限街是弥敦道的尽头。进入了长沙湾道后,便是深水埗。如果说,弥敦道沿线象征九龙主要的消费空间,那么,长沙湾道便是另一个区域的开端了。

底层的生活

对深水埗,香港社会有一些固有的“印象”,例如,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娼妓问题,会联想到贫穷、破旧。一次,某名校因为重建校舍,暂时迁到深水埗上课。为了所谓“保护”学生,校方高调地派出教师在区内巡逻,避免学生被“滋扰”,结果引起居民不满。

一次,我访问了一批在深水埗生活的家庭主妇,都是社会底层人士。问到那里的娼妓问题,一方面,她们不满外界夸大了深水埗的情况,另一方面,她们之间也会分享如何避免被误认为流萤的心得。至于日常生活,碍于车资,她们很少搭车外出,她们接触的世界,只限步行能够到达的地界。往北,她们最多去到荔枝角,因为美孚已经是中产屋苑;往南,她们最远去到佐敦。这个从荔枝角到佐敦的地域,是她们的世界,其中有菜市场、有小贩、有廉价成衣、有旧式茶楼,还有维修钟表、修补皮鞋等几乎失传的行业。

天光墟

有一段时间,很多人讨论天水围的天光墟。其实,深水埗也有天光墟,在通州街附近,只是人们较少注意。天水围的天光墟,是商场完全垄断天水围商业活动下的“透气口”,主要出售蔬菜、衣履等生活必需品;而深水埗的天光墟,可说是底层物资的集散地。

曰“天光墟”,其实是一些没有领牌的地摊。为了避开食环督察(即类似内地的城管)的检控,也为了避免阻碍交通,他们只在每日深夜至清晨时分摆卖。在那里摆卖的,有老人家、有拾荒者、有流浪汉,也有年青人。

凌晨三点的通州街,有人播放太极乐队的录音带。卡式机、Walkman、Discman、VCD机、MD机等现在被淘汰的音乐器材,放满一地,每件数十元。

何伯的地摊是卖玩具的,他卖的并非那些外貌复古,有小资情调的铁皮玩具,而是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塑料玩具。当年麦当劳送出很多麦当劳叔叔、汉堡神偷、史努比等塑料玩具,都能在通州街的地摊找到。记忆中,麦当劳送的史努比玩具曾经风靡香港,吸引了数百人排队,成为国际新闻。

钱宁失业后,跑到深水埗卖电影光盘。他以前在影碟店打工,后来因为租金上扬,店东无心恋战,干脆结业,还送给钱宁几千张滞销的电影光盘。钱宁于是每晚到深水埗天光墟卖那些光盘,一至五元一张,讨点饭钱。

财叔的地摊,有旧风扇、旧家具、旧文具,甚至有旧相簿、旧照片,立立杂杂。问他哪来这些东西,他笑而不语。原来,他的货源就是附近的垃圾站。他每日下午翻垃圾箱,看见有什么可卖的,他都捡来。他说,下午去翻垃圾最好,晚上的垃圾箱里有很多剩余饭菜,味道难闻。遇到有人搬家,总会丢弃很多其实还能用的“垃圾”,对财叔来说都是宝藏。例如,捡到人家丢弃的旧电线,他会剪去外层的橡胶,把里面的铜线卖掉。

潘婶卖面包,每个五毛钱,有不少家庭主妇光顾,那些面包都是超市和面包连锁店丢弃的,不过,潘婶的生意最近遇到困难,因为超市和连锁店现在干脆在卖剩的面包洒上消毒药水才丢弃。潘婶的“货源”出了问题,客人自然只能乖乖地去超市和连锁店。

天光墟的运作,有一些内在逻辑。例如,地摊货虽然便宜,但他们不会为求多卖,刻意减价打击其他地摊。反而有可能一部卡式机在某个地摊卖20元,被另一个地摊买去加价后卖40元。

有深水埗的议员形容,深水埗穷,但穷得可爱。当然,他不是说贫穷可爱,而是一群经济能力有限的人,各自找到营生方法,互相协作,互相依存。这种感觉,令人加倍欣慰。

上一篇:教师成长的秘笈 下一篇:班里来的“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