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律研究

时间:2022-10-17 09:28:19

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律研究

“媒体审判”洪流中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之研究

一、法官独立是审判独立的核心和应有之义

所谓审判权,是指国家赋予人民法官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进行裁判的权力。审判独立来源于西方三权分立学说,没有审判独立,司法无公正可言,人权就得不到保障,也必将阻碍法治社会的进程。

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即审判独立在宪法条文中的具体体现,这也确立了我国法院的审判独立制度。审判独立包括三层含义:(1)审判权独立,即人民法院在国家机构中的独立,这意味着其处于不受立法权、行政权管理和干预的地位。(2)法院独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院作为审判组织,不受任何外部势力和压力的影响和干预;二是不同审级的法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依附关系。(3)法官独立,即指法官在履行职务时仅依靠事实和法律,在秉持理性和法律正义的理念下形成内心决断,并以此作为判定纠纷的唯一依据。

所谓法官独立,是指法官在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除了服从法律,不受制于其他外来压力,其基本内涵包括法官不是政府的工具、法官应独立于法院、法官应独立于自我。正如卡尔·马克思所言"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法官有义务在把法律运用于个别事件时,根据他在认真考察后的理解来解释法律。独立的法官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政府。"

在审判独立的三方面内容中,笔者认为法官独立是审判独立的核心和应有之义,理由如下:(1)审判权的最终落实依赖于案件最终裁判者的法官,法官是联系具体案件和法律的桥梁。(2)审判权独立和法院独立均属于抽象的范畴,目前我国审判权独立在制度层面已经实现,但法官独立和法院独立仍未得到充分实现,法院独立最终要通过法官独立来实现。(3)从责任追究角度看,只有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法官身上,才能切实杜绝不公判决的产生,如果把抽象的法院作为追究者,只会将惩罚的意义流于形式。

公平正义是司法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审判独立的价值所在。培根在《论司法》中提到:"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为了防止审判权滥用、损害司法公平正义,我国建立了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其中以"第四权力"新闻媒体为代表的社会监督权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然而,俗语有云"过犹不及",由于媒体独有的特性使得一些普普通通的案件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过度扭曲等导致了媒体超越司法,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案件的法官而形成的"媒体审判"现象,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二、 "媒体审判"是媒体监督权异化的产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是我国公民言论自由权和批评建议权在宪法上的具体体现,然而由于单个公民能力的局限,而传媒却掌握着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加上我国传媒具有的官方、半官方的性质,使得媒体的监督权在更大意义上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和批评建议权的延伸。

在当今社会,媒体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电台、电视扩大到了互联网,使得信息以高速、快捷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媒体对审判独立的适当监督对于司法权的行使以及司法公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增强了司法公信力。然而随之而来的"媒体审判"案件也正在逐渐增多,从刘涌案、许霆案、彭宇案、杭州飙车案、药家鑫案到最近的李天一案,媒体往往从公众的道德情感出发,越俎代庖,以社会正义和道德捍卫者的姿态抢先对案件进行裁判,使得一些普通的个案最终演变成波及全国的公共事件。显然媒体的不适当介入已在一定程度上给法官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对司法公正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从法院一审、二审甚至再审案件的判决上可见一斑。

"媒体审判"的概念最初源自西方,是指新闻媒体对未判决的案件进行预先报道和评判,产生一种先入为主,未审先判的舆论氛围,进而影响到最终裁判结果。国内对"媒体审判"有着不同的概念界定,我国学者魏永征将"媒体审判"界定为"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媒体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作出判断,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者败诉等结论。以"彭宇案"为例,原告徐老太声称被彭宇撞伤要求民事赔偿,而被告彭宇则辩解自己是见义勇为,一审法院以"从常理出发,彭宇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的判决理由让彭宇承担了40%的赔偿责任。在二审上诉期间,各大媒体纷纷以"扶老人反被讹"的报道将彭宇雷锋化,抢先对案件进行了评判--彭宇无罪,徐老太是讹诈者,从而在法院之外另建立了道德法庭,在强大的舆论风潮冲击下,案件最终以双方和解结束。

新闻的典型性原则要求媒体考虑公众的心理,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和窥探欲,因此往往会抓住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进行地毯式轰炸报道,力求抓住受众眼球,最大限度地将普通的个案放大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在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提高收视率的利益驱动下,媒体可能对某些案件的情节过分渲染或妄加评论,从而对法官判案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使正常的媒体监督异化为"媒体审判",严重干扰法官的独立审判,最终影响判案结果。

目前,国内学者在涉及"媒体审判"和审判独立问题上,往往从媒体角度出发研究"媒体审判"造成不公判决的成因,并提出具体对策。而笔者认为,从媒体角度寻找解决措施,犹如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因为媒体相对于审判独立来说是外因,造成不公判决的根源在于法院,尤其是法官在案件审理上的不独立。因此对当前学界普遍诟病的"媒体审判"现象进行批判不要仅停留在媒体这个外因层次,而应将焦点放在法官一方,所以对当前"媒体审判"和法官独立若干问题进行再审视与反思显得尤为必要,这对于扭转"媒体审判"导致的法官不独立,偏离法治正常运行轨道的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媒体审判"与法官独立若干问题的再审视与反思

在"媒体审判"案件中,媒体凭借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广阔的受众覆盖、极具煽动性的舆论导向等特性给正在审理案件的法院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外部压力,更是将案件最终裁判者的法官置于两难抉择的尴尬境地:是屈从于舆论压力而随波逐流抑或是恪守法律本位选择迎难而上?这既是考察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外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也是检验法官职业素养的最佳时机。

(一)由个案引发对"媒体审判"与法官独立问题的思考

20__年5月,"杭州富家子胡斌飙车撞人案"赫然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上。由于被害人名牌大学

毕业生的特殊身份和被告人"富二代"的身份背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经过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深入挖掘,"富二代"、"穷学生"、"街头飙车"、"欺实(70)码"、"替身"等敏感词汇瞬间地激起了公众的好奇心。不容否认,在媒体的有力推动下,本案的真实情况逐渐显现,然而有些媒体为了提高知名度和收视率,利用公众嫉富仇官和同情弱者的心理对此案进行了倾向性的报道,在法院尚未判决之前就已经对胡斌做出了舆论评判,使得"社会公器"的媒体顿时成为公众发泄民愤的窗口。当然,以上的个案并不罕见。

早在20__年轰动全国的"刘涌案"也是"媒体审判"洪流中的殉葬品,被视为中国法治进程中不得不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更有学者认为"它开启了全民审判的时代"。案件的审理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多幕剧,被告一审被判死刑,二审改判死缓,再审又改判死刑。此案因与沈阳高官腐败案件相牵连的特殊性而被打上了政治烙印,随后经各大媒体绘声绘色的报道,形成了全民审判的舆论风潮,"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最终在强大的舆论高压面前,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而落幕。之后,学界也曾进行过反思:"刘涌案"到底是中国司法界的耻辱还是光荣?在"媒体审判"与法官独立的问题上,该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也成为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

(二)"媒体审判"与法官独立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媒体监督和法官独立都能在不同的轨道中正常地运作,共同为促进司法公平正义而努力。然而"新闻与司法两种行业的逻辑有着明显的差异,新闻重感情的诉求,司法重理性的运用,新闻倾向快捷的报道,司法强调审慎的决策"新闻媒体由于受到不同利益驱动,不同价值导向的影响往往超越监督的合理限度,从而形成"媒体审判",将审理案件的法官置于强大的舆论氛围中。然而,"媒体审判"与法官独立是一个矛盾体,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媒体审判"与法官独立的对立性表现在:一方面使法官以先入之见,使法官对案情的认识和对法律的理解发生偏差;另一方面造成法官屈从舆论压力、民愤左右司法的后果。处于"媒体审判"洪流中的法官,往往不是仅从法律出发来审理案件,而是综合考虑外界非法律因素的影响,尤其经常被媒体所代表的民意所左右,从而作出违背法律的判决,在法治轨道上越走越远。

俗语有云"事物一分为二"。"媒体审判"与法官独立又是统一的,即它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完全一致,同样是为了寻求司法公正。"没有权利的救济就不是权利",当权利救济无法通过司法来实现时,媒体的监督正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补充和救济手段之一。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再加上审理案件法官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存在,尤其当法官在处理人情案、权力案、关系案等不能独立行使审判权,出现明显的违法违规甚至腐败等有失公正的情形时,传媒就可以进行适当的介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权利的保护变得更强烈,对某些司法不公就显得非常的敏感,"媒体审判"的实质就是人们对某些司法不公现象利用外部的力量加以监督,使得案件处于公共舆论和讨论之中,进而实现司法公正。

(三)审慎看待"媒体审判"现象:不能批判错位,因噎废食

"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司法者的独立程度决定着司法者与法律的接近程度。设立法庭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与社会保持适度距离的隔离空间,相对隔离各种公共权力,社会势力、社会情绪对法官的指令、干扰和影响。"

在"媒体审判"导致不公判决的一系列案件中,相对于审理案件的法官,媒体只是充当案件的旁观者,因为对案件一锤定音的最终决定权仍然从始至终掌握在法官手里。设立法庭的目的就是为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相对于法院判决书而言,媒体所谓的审判只不过是纸质的审判、言语的评判,丝毫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最多只是侵犯当事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然而由法官作出的判决书则不同,它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对其权益有实质的影响。

笔者认为"媒体审判"既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审",也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判",只是学者将媒体的舆论作用过分夸大,将法官不能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责任归咎于媒体的借口而已。在我国,真正有资格对案件进行法律上审判的主体只能是法官,这也是我国审判独立明确规定的要求。而将"媒体审判"导致不公判决的责任归咎于媒体身上,则是批判错位,因为最终对案件负责任的应该是法官,而不是媒体。

在"媒体审判"导致不公判决的案件中,法官选择了屈从公共舆论压力作出违背法律、顺应民意的判决,而没有遵循"法律之上无上司"的原则。媒体只是公众表达呼声的平台,并不直接作用于案件的审理过程。而作为案件审理法官,只能严格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审判原则对案件进行公正审理;同时对"媒体审判"现象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客观理性地看待媒体的意见和观点,不能因噎废食,采取敌视的态度,将合法的舆论监督排除在法院高墙之外。"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肮脏的交易都是在黑暗中进行的",为了有效地对司法权进行监督,合情合理合法的媒体舆论监督对于打击司法腐败,弘扬社会公平正义起着"阳光防腐剂"的作用。

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明确指出"越是重大的案件,越是社会关注的案件,越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越需要慎重,既不能法外开恩,也不能因为有了社会舆论压力就人为拔高。"这给正处于公共舆论与法律至上博弈困境中的法官,指明了正确的出路,即要从司法角度寻找应对措施,特别是要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

四、"媒体审判"洪流中法官真正实现独立的司法应对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20__年下达的《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中规定,新闻媒体如果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报道严重失实或者恶性进行倾向性报道,损害司法权威,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这对于抑制当前"媒体审判"现象,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该规定内容过于宽泛,实践中操作性不强,因此从媒体角度来说还应采取其他措施,比如加强媒体监管,加快《新闻法》制定,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等。

显然,要彻底解决"媒体审判"导致不公判决的关键在于法官实现独立,我国学者贺卫方曾说过"所谓司法独立本质上正是法官个人的独立。"但是法官独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司法体制,价值观念的问题,甚至与政治态度和习惯也密切相关。要想法官真正能够独立地行使审判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尤其是要从司法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特别是法官要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因为"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

(一)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是法官真正实现独立的重中之重

爱德华·考文曾将法官比喻为"说话的法律",之所以如此,是由法官身份的特殊性决定的,法官是联系具体案件和法律的桥梁,其作出的判决对于整个案件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但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并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要严格地遵守法律。卢梭曾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阐述过人与法律的关系,"服从法律:无论是我或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法律的光荣的束缚。"他这样说的理由就是法律所代表的正义、正当性,依此逻辑,他得出了"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的大胆论断。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作为案件最终裁判者的法官,理应光荣地屈服在法律这个国 王的权威之下。在"媒体审判"的案件中,正因为法官摆脱了法律的光荣束缚,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过多地考虑到案件以外的非法律因素,尤其是最大限度地迎合了公众心理,使案件的审理过程背离了法治正常运行轨道,殊不知结果适得其反,只会增加民众对于司法的不信任。

"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法官有义务在把法律运用于个别事件时,根据他在认真考察后的理解来解释法律",只服从法律,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是法官必须坚持的原则,因为法官的职责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代表人民行使赏善罚恶、评论曲折、为人民排难解纷、其肩负的使命非常重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甘苦,国家的安危、经济的兴衰、社会的荣枯。在处理权力案、人情案、关系案,甚至是"媒体审判"案件时,法官应当而且必须要做到无条件地服从法律,一切依照法律来办事,排除与案件无关因素的干扰,即便身处舆论浪潮的风暴中仍然能屹立不倒,将"法律至上"的理念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始终。

(二)着力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法官独立提供内在保障

法官独立取决于法官的素质。法官的素质高低不仅是司法公正与否的内部保证, 也是法官能否独立行使审判职权的前提。当前我国司法领域还不时地受到拜金主义之风的影响,使得法院这个正义的"天平"在权力与金钱的腐蚀作用下,失去了应有的公正性,严重地影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活动,损害了人民法院的声誉,如果任其发展 ,则必将导致国家审判机关部分职能的错位,阻碍国家法治社会的进程。

业务精通、公正不阿、清正廉洁是当今社会对法官提出的职业与道德要求。提高法官职业素质,教育培训是关键。法官职业培训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法官的职业素质。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法院的审判人员学历整体上层次不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因此在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着眼目标,立足实际,大力开展法官职业培训工作,增强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应对新时期出现的新类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培养高层次专家型审判人才。

在提高法官职业素质的同时,还应当着重提高法官的道德素质。康德曾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对法官而言,只有确立崇高的道德法则,才能在"媒体审判"洪流中保持独立,秉持法律至上的理念,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案件进行审理,保证案件最终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提高法官的薪金待遇和福利,为法官独立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美国著名学者汉密尔顿曾说过"谁控制了法官的生存,谁就掌握了法官的意志"。在西方国家,由于法律确立了法官的高薪制,使得其具有丰厚的物质保障,从而在案件的审理中保持独立,摆脱其他外来因素的干扰,依据内心确信和法理,对案件进行公正的裁判。然而就中国法官目前的生活现状来说,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味。

当前,我国法官的工薪福利与审判工作的高风险不成比例,使得法官对自己的职业缺乏高度的认同感,在灰色收入的利益驱动下,司法领域的腐败案件也在逐渐增多。

因此要从法官的薪金待遇入手,法官高薪制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惯例,例如加拿大宪法规定,法官工资补贴退休金由加拿大议会确定并支付,这些国家的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不仅在于宪法法律的明文规定,而且在于其现实中的严格执行,基本保证了法官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其工作具有专职性稳定性和公正性,保障了司法独立价值的实现,这值得我们去借鉴。优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可使法院不被物欲左右,不被金钱迷惑,进而在审判上保持独立。

(四)完善《法官法》中的法官保障制度,为法官独立提供法制保障

首先,应确立法官的不可更换制。法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换,防止非法罢免或者任意调动职位。西方国家大多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官的终身制,使法官具有尊贵的社会地位,保证了职位的专职性和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法官无所畏惧地独立行使审判权。

其次,要改变我国现有的法官任职制度。当前学历低、经验少、人数多、收入薄、地位低是我国法官的真实写照。要改变当前的现状,必须严格从理论和实务上对任职法官进行严格的筛选。具体来说:要从那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人员中选拔专业素质和水准的人来担任法官职务;同时提高对法官的法律工作经验的要求,面对案件日益复杂、专业化程度高的现状,两年工作经验的要求很难胜任现有的职位。

再次,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审判工作特色的法官考评制度和法官晋升机制 。以法官是否具有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职业道德和良知 ,是否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和敢于独立作出判断的勇气以及审判业绩作为法官考评和法官的晋升标准,不能以是否"听话"或裁判是否符合当地党政领导的意图为标准,特别要克服动不动就给法官戴上不讲"社会效果的帽子"在审判工作中不能以牺牲法律效果来换取所谓"社会效果"。

(五)配合其他相应的司法措施,为法官实现独立保驾护航

(1) 改革法院现有经费制度。目前我国法院的经费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政府财政部门的拨款,使得一些法院沦为地方政府的法院,在处理涉及地方政府利益的案件时,法院很难保持完全的独立,而作为判案的法官,在政府的施压下往往作出迎合政府的判决来保全自己,可以说法院经费不独立,法官很难独立。

(2) 完善中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中关于庭前准备程序,防止法官通过庭前审查产生未审先判的先入之见,要彻底实现案件的立审分离,对案件进行审判的法官只能在案件进入审判阶段才可以接触。

(3) 奉行"不间断审理"原则。该原则要求审判人员连续、集中对案件进行审理,中途不得随意更换法官,这有利于法官全面地把握案情,作出正确判决;同时还可以避免间断审理可能带来的法官因调查案件而与当事人在庭外进行私下接触。

(4) 除上述措施以外,还应加强立法、实行司法公开、完善法律监督等方面来保障法官独立。

结 语

审判独立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人民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但法官独立并非绝对,而应要接受社会尤其是媒体的监督。媒体的适当监督对于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公众知情权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其不适当的监督所导致"媒体审判"也在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要将媒体监督完全排除在法院高墙之外,而应当要审慎看待"媒体审判"现象,防止批判错位。

有人说,"中国梦"也是一个公平正义的梦。在"媒体审判"的案件中,笔者认为,之所以产生不公判决的根源就在于法官不独立。"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法律之上无上司"法官只有保持独立,尤其是要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舆论洪流中屹立不倒,才能保障当事人权益。只要法官独立了,那么我们离公平正义的"中国梦"就不远。

诚然,要彻底根除"媒体审判"现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包括媒体自身等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非仅靠法官的一己之力就能力挽狂澜。对于如何恰当地处理"媒体审判"与法官独立问题仍然要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编辑:琛哥)

上一篇:社区矫正工作调查报告 下一篇:完善我国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标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