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的培养

时间:2022-10-17 09:15:15

浅论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的培养

摘要:中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当代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对于我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的英语教学活动中,笔者一直努力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地探讨怎样与德育相结合。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大学师范专业知识学习及实践,以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例,较为系统的从转变学校德育新途径;加强家庭德育功能的发挥以及完善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初中生德育实效性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英语课堂 初中生德育 教学过程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111-02

1 引言

初中生处于人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所塑造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对其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有知识而无道德,则无以得一生之福祉,而保社会之安宁,未得为无完全之物也。”中学德育所处的地位向我展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笔者是以大学本科阶段的学力对初中生道德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如传统的德育体系、体制不完善,学校或家长过度强调学科学习重要性存在忽视道德教育重要性,传统德育手段落后,不适应新时期德育需要等。正是基于德育的这些现状,本人从英语课程教学为视角,从学校、家庭以及学生笔者三个方面,探讨提高初中生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2 转变学校德育新途径――提高初中生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学校德育一直是初中生德育的主战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取得一直是提高初中生德育的关键因素。而转变学校德育的新途径主要表现在三点。首先,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德育提供有利环境。充分利用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园意识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媒介为初中生德育提供学习途径。其次,转变英语教师传统说教的教育方式。英语不仅是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信息。英语教材中一定包含、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认真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教育为己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针对不少学校在德育内容上普遍不重视实践、不重视身边德育案例;说教单一,讲授方法陈旧,呆板、不生动,学生参与性、主动性不高等特点,英语教师应站在德育的高度,确实提高课堂的德育水平,应该与时俱进,收集并讲授鲜活的案例等。在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我们发现在中学英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对话就包含了这些思想内容。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挖掘,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如: The Traffic Accident 让中学生目睹交通事故,主动救助,培养他们互助的品德。What A Good Girl!教育初中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培养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格。The Queue Jumper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人。笔者强烈建议,在英语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上,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课前要准备一到两个典型的道德案例,可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动学生来参与讨论,用提问对话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进行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如: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face with this situation?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In that case we will not look on with folded arms.;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 couldn't go away.第三是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中。初中生正处成长期,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简单粗暴,少用命令式,多用启发式,少说教多实践,现在学生道理懂得不少,但实践不多,能说不能干,因此对他们的教育要强调实践。

3 加强家庭德育功能的发挥――提高初中生德育实效性的基础

家庭德育并不是学校德育的补充,而是初中生德育实效性取得的关键因素。在家庭的道德教育中,首先,需要的是家庭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许多学生家长都有只要把学生送到学校就什么都不管了的习惯。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初中生良好道德的养成是离不开家庭德育的,而家庭德育中父母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传统道德养成。然而英语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而更多的要关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笔者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某学校见习实践的过程中与部分学习散漫,思想相对较落后的学生沟通并且发现,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如逃课打麻将,翻墙上网吧等等,多数是因为父母经常在家里邀请亲朋友好友打麻将或是家长长时间对孩子不闻不问而养成的。抽烟,喝酒等也是从父母身上模仿而来的。其次,家长要及时与学校相关德育工作者沟通,交流学生的近况,包括思想和学习方面。初中生德育实效性的取得离不开强有力的家庭德育的支撑,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手段与途径是提高初中生德育的基础。

4 完善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保障

真正的教育必须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德育的任务就是把社会的道德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学生品德形成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由小学到初中过渡的阶段,学生开始反感教师硬性约束,这也限制那也限制容易造成学生逆反心理。这个时期的学生想与成人平起平坐,不愿意听别人的指责,愿意自己思考、自己分析。同学之间有拌嘴,发生争执,旁边同学“Sorry,I’m sorry。”也不时听到“Excuse me,may I borrow your book”“Sure.Here you are.”“Thank you very much.""Is this your eraser? It’s on the floor.”“Yes, It’s mine, thanks a lot.”这样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习英语结合起来,可以培养他们的文明行为。因此英语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进行自我约束,经过刻苦锻炼,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英语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提高初中生德育实效性的保障只能从学生本人身上挖掘,笔者在以往学生时代听老师上课和如今走上讲台的时候都发现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在德育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是实践的结果。同时,充分利用课堂的优势,将问题交给学生选择。在教“The relay race”时,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Who fell and hurt his leg in the race? (2)What did he do after that? (3)If you were him, what would you do? 通过讨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一次勇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争取成功的哲理教育。在教“My Family” “Our School”时可对学生进行尊敬父母长辈、尊敬师长以及团结同学等,并让学生分分组组成家庭成员,互道尊敬话语,使德育渗透于课堂点滴。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中心任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是有着广阔的前景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我们要善于挖掘语言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就能走出一条独特的、广阔的英语教学之路。初中生的道德发展受到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家庭、社会、学校都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负有责任,因此,将三者结合起来是切实提高初中生德育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本文较为系统地以这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德育实效性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桂兰.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2007.

[2]张玲.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J].科教文汇,2007.11:51.

[3]夏红艳.浅谈新形式下的小学德育教育[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6.2.

[4]张香姬.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10:50-51.

作者简介:金颖,女,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大学本科,师范英语专业。

上一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思考 下一篇:Portfolio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