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中学农学专业有效教学的初探

时间:2022-10-17 06:44:59

关于职业中学农学专业有效教学的初探

摘 要:目前,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好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搞好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有效教学;激发兴趣;因材施教;专业技能

当今社会是经济、技术、教育迅猛发展的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也应紧跟形势。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农学教师,深知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如何进行农学专业的有效教学呢?

一、在课上课下着力于激发学生兴趣,坚定学生学农信心

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在农业发展上的方针政策。其次学校教师应组织学生到农业高新科技园参观,同时介绍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发展趋势,使学生深刻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清农学和种地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学农照样有奔头。

二、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在教学上,要统筹兼顾,职中学生大部分起点较低,要因材施教也要因人而异。在教学内容、进度上要有弹性,激励绝大多数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得到良好的发展。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有很多内容相当不好懂。如何妥善处理这类问题?首先要追究其实际的应用价值。如果属于该学科的高尖内容,我们的学生就没必要去研究和探索,所以我们不必讲,比如呼吸作用中本身仍有很多未弄清的领域,这类问题在教材中出现,不需要再去深究,而有些问题本身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活动,这些问题就又必须讲,比如植物的必需元素。

三、上好实践课,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实习对本专业的学习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农学专业对本专业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显重要。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跟当地农业经营模式,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通过严密的分析、恰当的推理,按照不同的季节和当地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安排好实验实习,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个实验。对本专业各门课程进行认真编制,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界限,真正做到基础课中有技能课,技能课中有基础课,二者融会贯通,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相连。

认真指导学生上好每节技能课。在上技能课前,教师要明确这次技能训练的目的,考虑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条件,采用哪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指导教师必须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一步一步达到要求,慢慢增加训练难度。教师在布置实训任务时目标越明确、要求越具体越好。

四、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尽可能把专业的内容形象化,而且可以使教学中学生理解困难的概念、现象和具体操作等生动地演示出来。

五、加强专业教师的技能训练

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理论功底深厚,基础课教学扎实、生动,但实训能力欠缺,这和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专业教师,要首先保证有过硬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上好每一节实训课,保证学生看得懂、学得会。只有技术过硬的教师,才能教出技术过硬的学生,才能使学校具备过硬的专业设置,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

总之,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我相信,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技能、献身职业教育的崇高信念,会使每一位农学专业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 河北省涿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上一篇: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方程 下一篇:近年来安顺市区商铺市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