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7 06:09:25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总结大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并分析大学生的写作能力。然后,本文介绍笔者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设想及教学措施。最后对大学英语过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笔者认为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学有所得。

关键词: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1. 学生写作能力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写作水平是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大学生英语写作成绩不容乐观,写作能力亟待提高。根据我院新生入学摸底测试统计、期末考试与平时写作练习的情况,我院教师普遍认为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当薄弱,写作是英语教学中需要加强的重要环节。教师们长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一些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仍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们会继续进行探索和努力。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学生们的作文表达中存在很多“中式英语”。可能由于是对英语单词和句型积累的欠缺,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受到中文的影响,致使在写作中按照中文的表达方式或者思维方式强行翻译。我院外语系张悦清老师提出“学生对常用词搭配的掌握很不娴熟,他们的行文带有明显的“中国式”思维痕迹,不符合英语思维模式,造成语篇既不连贯,又不合乎英语语言规范。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习得词汇时忽视对词块的学习;二是受母语干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把已经掌握的母语知识不恰当地迁移到新的目的语任务中,产生了严重的负迁移,而负迁移会阻碍新语言知识的获得”。

第二,学生们的语法使用混乱。学生在表达句子时,往往忽略英语句子的语法运用。对于英语的句型掌握的不够熟练,很多学生不了解英语语法的使用及实例的掌握。学生很难写出漂亮、通顺、符合句法与逻辑的长句子。

第三,写作内容贫乏,语篇生涩。学生们的作文大多数是写作内容空洞贫乏和思路不畅,文章前后没有明显的照应,意义很难连贯,不能完整连贯地刻画主要细节,更谈不上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

第四,写作中句子的衔接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大多不了解英语与汉语句子衔接的差异。因此写出的文章存在误用标点衔接句子的情况,或者是不能较好的使用英文的连接词、连词或既定句型来组织语言。

第五,写作中存在时态混乱,人称混乱,语态错误,主谓不一致,词汇使用不当等诸多问题。而且普遍缺乏词块的积累,大多呈现出短语贫乏的特点。

2. 教学设想

基于以上问题,教师们在教学中尝试采取各种策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思考和设置大学英语写作的训练目标。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们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入手,结合教材进行写作训练。教师们认为作文教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品尝到写作的乐趣;学生在写作中学以致用,将语言输入的内容以写作的方式输出,达到培养语言使用能力与预感的目标。

有的教师开始研究语块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有望取得预期的效果。

3. 教学措施

3.1 多管齐下,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教师们尝试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试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教师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3.2 坚持英语写作的一些教学原则。首先教师们普遍认同渐进性原则。在写作训练中坚持“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先短后长,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先学会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后学会用复合句表达。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并能写出简单句子后,逐步过渡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或某个观点去写有主题的文章。有的教师运用了多样性原则,即坚持写作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比如有缩写(将课文中的关键词串起来,缩写出本课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仿写(让学生按模块里的重点课文进行仿写训练);扩写(扩写属材料作文,一般是将概括的句子、段落加以扩展和深化);改写(将课文当中的对话改写成短文)等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大多教师坚持结合性原则,即坚持听说读训练和写训练相结合,使听、说、读、写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把写与听说读紧密结合,进行多元化的能力训练,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最后,教师们大多坚持持久性原则。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们重视作文输出与训练的持久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教师布置每两周一篇作文的任务,并将任务完成情况同期末的平时成绩挂钩,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做到勤思考,勤动笔,教师们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并进行必要的点评。教师们同时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检查:教师们每学期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背诵、模仿与写作任务;适当布置跟课文紧密相联系又符合四级题型的作文;

3.3分组学习方式:教师们积极探索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部分教师尝试了写作练习使用分组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心得,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比如让学生练习写作同伴反馈、互相评价学习结果等。

3.4 尝试多种办法帮助学生走出“中式英语”的误区。比如,强化语法学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强词块学习,重视句型模仿;一次作文讲评解决一个典型错误等手段。

3.5 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很多教师坚持科学批改,及时讲评。教师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每两周一篇英语作文,有的教师做到全批全改,面批或者采取学生互批的方式。教师们在批改过程中坚持肯定为主,纠正为辅的原则,指出错误,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写作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 教学效果

4.1 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形式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与克服写作畏难情绪的作用。比如,“缩写”是使用的写作题材跟学生刚学过的模块的题材相关。按照关键词—思考—讨论—复述—动笔这样的思路进行,学生较容易将课文中的关键词串起来,写出本课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仿写”时学生们看到是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从心理上感觉就轻松了很多,没有畏难情绪,自然兴趣较高,也容易写好。“扩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又要求学生想象合理,做到符合原意,符合实际。“改写”时常用的改写方法是将课文当中的对话改写成短文,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注意审清题意,研读原文,在准确理解原作中心思想后,按要求进行改写。在操练听、说、读后,通过写的活动巩固听、说、读学到的知识,实现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2 教师们采取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适时鼓励,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成,常常依赖于外部良好的刺激。赏识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在作文评改中,尽可能地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写得好的,表达贴切的句子指出,或在旁边加批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他们写作的兴趣。

4.3 部分教师们采取控制批改的错误率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当中教师们注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从而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去批改学生作文。掌握了不同的批改侧重点,在批改中把批改的错误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即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避免可能出现的骄傲自满情绪,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4.4 写作是一个如何寻找最有效的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连续过程,是一个循环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学生在书面表达准确性和流利性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提高改进。写作要求表达清楚而完整的思想,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写作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上一篇:婚前教育在美国 下一篇:浅谈体育舞蹈运动的锻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