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积累”现状 重“有效”指导

时间:2022-10-17 05:45:27

析“积累”现状 重“有效”指导

一、析现状辨症结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着重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重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们带着小孩去书店买各式各样的课外书,班级的黑板上老师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摘抄,家庭作业总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看书30分钟以上……但结果却不容乐观,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辞不达意,或是如记流水账般干巴无味,即使用了个成语,也常让人啼笑皆非,更不用说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为什么小学积累费时却低效,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重“内容”轻“方法”“情感”

优美词句、精彩片断的积累固然重要,这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表达,但“方法”和“情感”的积累亦不可少。其实如果词句的积累在理解意思、体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那积累的速度就更快了;另外,积累下来的“方法”和“情感”还可以对接下来的进一步阅读和再积累做很好的铺垫。

(二)重“数量”轻“质量”

有不少老师会要求学生设一本专门用来摘抄的本子如“采蜜本”,让学生把好的词句摘录下来,学生写了一本又一本,老师“阅”了一本又本。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积累”,个人认为适当的摘抄是应该的,但是盲目的追求数量是否有点舍本求末,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每天只摘抄两个自己认为最好的词语或句子,并在下面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或模仿运用一下,是不是会事半功倍呢?

(三)重课内校内,轻课外校外

这里的“轻”往往不是思想上的“轻”,其实他们也都知道课外校外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考试或课程的压力,他们往往选择了课内校内,有时嘴上也会交代一下:你们要多看看课外书,至于怎么看,看什么,全凭学生自由发展,不加引导。其实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积累材料和运用积累的材料。

二、究来源,巧入手

(一)课堂教学,原始积累

1.悟中积累 其实如果积累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观潮》一文以震撼的语言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来时的景象。文中“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漫天卷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无处不充满气势,犹如一幅幅壮观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文章的语言如此美妙,怎能不让学生好好积淀呢?但由于学生未见过那场面很难记住。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地读,再通过画简笔画、朗读、结合课件等方式再现潮来的景象,学生就在悟得课文内容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的好词句,也为以后的运用做好了铺垫。

2.说中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机会,设计各种形式的说话训练,让学生在说中积累语言,并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设计了“船夫招揽乘客”这一表演活动。看看下面的教学片断:船夫甲:哎!南来北往的人们注意啦!心动不如马上行动!我的小艇是正宗的威尼斯小艇,您坐在软软的皮垫子上像坐在沙发上一样。我的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再窄的胡同我也能平稳穿过,毫不手忙脚乱。我还能作急转弯呢。如果您觉得我的小艇适合您,就请上我的小艇!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思维活跃,不时迸出智慧的火花,已然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

3.练中积累 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形象地描述了语言由“积累”到“运用”这样一种最高的境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各种小练笔让学生将学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出来。

(二)课外阅读,延伸积累

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却很茫然“不知道该给孩子们买什么书才好?”或是满腔的无奈:“买了,可是孩子就是不喜欢看,我也没办法。”这就要求老师关注与指导课外阅读。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所以当课堂上有学生很好地引用了名言警句或好词好句时,我们要及时表扬他积累得好,运用得妙;我们也可以用自身的素养散发积累的魅力,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当学生敬佩、羡慕时自然就有想积累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教材指导课外阅读,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2.创设条件,形成读书积累的氛围。

(1)推荐优秀课外读物。老师要精心为孩子挑书,究竟哪些书更符合孩子们的胃口呢?老师们先做大量的调查,事先拟定书籍的清单,尽力囊括现在更多符合这个年龄段的优秀经典读物和儿童读物。可以向学生推荐与所学课文有关的,也可推荐虽与课文没有联系,但对学生很有益的图书。老师的推荐虽然只有一二句话,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着导向的作用。

(2)加强指导。当学生开始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时,往往在如何“读”的问题上,都是一知半解,一目十行,读过就忘。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要会读,这样才能有所得。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如:圈勾画、作批注、写笔记再创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做卡片……

(3)给展示的舞台。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他们就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如在学习园地中,专门开辟“读书”专栏,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词妙句等摘抄上去,把自己满意的作文张贴上去。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上一篇:数学课堂提问要诀 下一篇:“以文为本”还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