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院校舞蹈教育

时间:2022-10-17 05:19:16

探析高职院校舞蹈教育

摘要: 舞蹈作为美的表现,长久以来,舞蹈一直受到人类的青睐。将舞蹈和教学相结合,也屡见不鲜。现如今,德智体美教育共同发展,舞蹈教学在教育界也发展迅猛。因为舞蹈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传播舞蹈文化、提高全民素质。舞蹈教学集技巧性与实践性为一体,是一门高职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高职院校;舞蹈教育;教学方式;舞蹈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49-01

1对我国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教育、教学方式陈旧在传统教育中,舞蹈教学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口传身授和学生模仿练习为主。教学内容则以教学素材传授为主,忽略对学生的实用性教学的传授。教学时间上,则教学课时少,而教学内容过多。教学课程安排则多以大课教学为主,学生数量多,只有个别学生能得到老师的辅导指点。舞蹈教学整体存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时间、形式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高职院校舞蹈教育效果始终不明显,学生的艺术修养也得不到加强。

1.2 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及舞蹈经验基础技能参差不齐,水平不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舞蹈,仅凭自身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兴趣学习,其基本动作、韵律都难以把握;部分学生有过少量的舞蹈经验,熟悉基本的形体动作,身体也有一定的柔韧性。还有的学生则经历过专业的舞蹈训练,无论是软开度及各个部位的肌肉能力,还是身体的韵律感觉及技能技巧等都可熟练掌握。这样生源水平不一,同时受教学资源及教学时间限制,系统施教难从入手。因此,针对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情况,我们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区分开学生舞蹈水平的差别情况,分班教学,以确保教学成果。

1.3 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通常舞蹈课比较消耗体能,擦伤、扭伤等轻微伤害也时常发生,这无疑就降低了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尤其是对无舞蹈基础的同学而言,自身基础薄弱,基础功课枯燥且劳累,易产生紧张、烦躁、厌倦等不良反应,积极性也相当薄弱。对有过舞蹈基础的学生而言,其积极性也有待提高。学生因接受过专业训练,专业技能较为突出,由此自我感觉较为良好,一方面易出现骄傲情绪,一方面慵懒、怠慢等惰性情绪也容易出现在课堂之中。

1.4 艺术教育空间被专业学习“挤占”部分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学生不重视舞蹈艺术学习,盲目认为艺术学习是浪费时间。学校舞蹈课程少甚至有的学校不设立舞蹈课程,有的学校虽有舞蹈课程,但形同虚设,舞蹈课程常被其他课程所替代。学生则因受学习、就业等压力影响,利用舞蹈教学时间翘课学习其他科目或者外出打工寻求工作经验;有的学生则把舞蹈课当成休闲娱乐放松时间,不配合老师学习。这样不仅严重违背了舞蹈教学的宗旨,致使舞蹈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也大大加剧了舞蹈教学的推广难度。

2对我国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2.1 要有科学的教学计划好的舞蹈课基础就是要有好的教学计划,舞蹈老师则是教学计划者。因此舞蹈教师要时刻关注相关教学政策、教学方向的变更,以便可以更科学的因材施教。优秀的舞蹈老师,不仅可以要了解舞蹈教学的基础及各技巧,要了解每位学生的智能和体能的情况,还要明确教学目标,规划安排教学内容,发现并扩展学生的渠道潜能,通过科学可施的教学形式把自己的舞蹈经验心得有效的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教师在实施舞蹈教育之前,还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智力、体能、心理等方面要素,以及场地地点、时间安排等问题。

2.2 注重实际、实用、实践相关规定说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因此,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从内容要全面,形式上要多样,效果要能满足各种场合需要。为了达到此目的,首先,教师要有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熟悉各种类别舞蹈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舞蹈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熟悉各种舞蹈技能技巧和表演技能。再者,教师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舞蹈行业的发展动向,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做到能掌握新舞种的理论知识及舞蹈技巧,并可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内容跟得上时展的步伐。此外,舞蹈是一门综合国际艺术,要想透彻的掌握理解舞蹈知识,生动的表现出舞蹈内涵,还要求教师了解世界历史、人文、音乐等多方面知识,以便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舞蹈内涵。学生在丰富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下,也会获得丰富的舞蹈知识,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可适应各种行业需求。

2.3 注重兴趣教学的实施由于舞蹈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且消耗大量体能,还时有伤害发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深受影响。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呢?结合学生处在活泼张扬的时期,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可向学生兴趣方向靠拢,选择激情四射的现代舞曲等;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穿插表演、游戏等教学形式来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欣赏舞蹈的水平和艺术修养。

2.4 注重创作教学的实施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创作、编导舞蹈,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适宜鼓励引导,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自行创造发挥,释放个性。青春期的学生缺乏自信,不愿、不敢表现自己,在教师同学面前没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参与集体活动等。所以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积极热情的解答学生的疑惑,用亲切的目光、和蔼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消除学生紧张、害怕、消沉的不良心理。

总之,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开展,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学水平以及教师的整体素质。还要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把舞蹈教学成果落实到实处。此外舞蹈教学还要紧跟时展的脚步,能够适应世界发展的形势。我们要把以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开拓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努力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美育教育的建设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一定会沿着科学、系统、规范的道路发展,一定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全面文化素养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又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潘玲.高职院校舞蹈教育之探析[J].艺术教育,2010,(01).

[2]李金岚.浅谈高职院校舞蹈教育[J].理论导报,2009,(04).

[3]孙姗姗.我国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1).

上一篇:民办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